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1945年10月上旬,新四軍第二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羅炳輝奉命率第2師師部及第4、5旅告別淮南,北上山東。淮南根據地的人民和部隊在血與火的歲月中建立了魚水之情,他們實在捨不得自己的子弟兵離開。畢竟羅炳輝在淮南這塊熱土上與日本侵略軍奮戰了整整7年,他同這塊土地、這裡的人民也難捨難分。依依惜別了淮南,部隊過三河,經泗陽,到淮北宿遷集中。在這裡:第2師第4、第5旅與第4師第9旅合編為新四軍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羅炳輝任司令員,韋國清任副司令員,詹化雨任參謀長。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10月20日,二縱從炮車、趙墩間強行越過隴海鐵路,進入魯南滕縣地區,在津浦路中段活動,準備打擊敢於北犯之敵。這時,歸國民黨第5路軍指揮的吳化文部從蚌埠東運至徐州,爾後徒步沿津浦鐵路行進,企圖穿越解放區北上大汶口,到濟南地區集中,配合日軍第3師團一部,掩護蔣軍主力北犯。吳化文部行動部署的情報被新四軍截獲破譯,其後又捕獲俘虜審問後得知,該部將於11月2日由滕縣進至界河,3日由界河出發,以日軍部隊為前鋒北犯。

陳毅與羅炳輝等指揮員研究後決定伏擊該敵,並佈下了天羅地網:第8師在界河以西一線山上設伏,二縱9旅在界河以東一線山上設伏,5旅配置在9旅以南,三支部隊形成一個三角形伏擊網。待吳部進入設伏地域後,由5旅斷其退路,8師會同9旅攔腰出擊。第4師和魯中警備第3旅在鄒縣以南、兩下店以北地區,攔擊可能逃竄之敵。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佈置完任務後,陳毅在前線召開的連以上幹部動員大會上,為伏擊戰作了動員。同志們,我解放區軍民經過八年艱苦抗戰,歷盡千難萬險,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可是,抗戰的槍聲還沒有停止,躲在峨眉山上的蔣介石就指揮部隊下山來搶摘人民的勝利果實了。在美國佬的支持下,急調重兵沿津浦、平漢等鐵路北上,處心積慮地陰謀挑起全面內戰,妄圖控制華北,搶佔東北,獨佔勝利果實,對全國實行反動統治。講到這裡,陳毅提高了嗓門,同志們,你們答應不答應? 堅決不答應!會場上響起了如雷般的吼聲。

看著一張張激動的臉龐,陳毅興奮地說:這次作戰的特點很多,首先,這是我山東八路軍與華中新四軍首次合作的第一仗。要打出水平,打出團結,打出人民軍隊的風格來。其二,這次戰鬥是由過去分散的游擊戰轉為大規模運動戰。因此,在戰鬥中必須克服遊擊作風,嚴守戰場紀律,堅決執行命令,服從指揮,密切協同,主動配合。我們要全力以赴打好這一仗,為魯南人民報仇雪恨! 最後他拍拍自己的胸脯,風趣地說:今天,我陳毅一不做,二不休,決心與大家同生死共戰鬥,打勝了開慶功會,打敗了開鬥爭會,打死了開追悼會。同志們哪,我們只能開慶功會。堅決打勝仗,開好慶功會。大家的口號聲響徹雲霄。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11月3日清晨,大霧瀰漫,天公作美,這樣的天氣打伏擊戰,更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10時左右,霧氣漸漸散去,敵人果然來了。只見日本兵在前開道,吳化文率總部及第1軍緊隨其後,沿著鐵路西側往北而行。5旅13團團長宋文觀察到敵人出動後,立即向羅炳輝報告。羅炳輝等在前線正用望遠鏡觀察,也看到敵人正在北界河東北角的野地集合,黑壓壓的一大片,便要求13團密切注視敵情變化,適時斷敵後路,關好“大門”。

下午1時許,敵後衛部隊離開北界河已一公里多,宋文一面向指揮部報告,一面派該團第1營直插北界河,向盤踞在那裡的1連敵人突然開火,敵人無法招架,退縮到南界河據點。13團很快佔領了北界河,截斷了吳化文部南逃退路。這時,8師、5旅、9旅放過開路日軍,從公路兩側迅速對吳化文部進行分割圍殲。9旅26團衝到前圪村鐵路橋西側墳地一線時,遭到五里鋪敵密集火力阻擊,形成對峙狀態。後1營從3營北側迅速越過鐵路,直插張家莊,將敵割裂,並向南猛攻,守敵頓時大亂,3營乘勢攻下五里鋪。8師一部則已攻佔界河西北保安山。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陳金合

五里鋪地域之敵,一部被我26團殲滅,一部向七賢莊方向逃竄。敵殘部向七賢莊方向逃跑,被27團配合5旅將其殲於七賢莊、東八里地域。下午5時許,戰鬥勝利結束。此次戰鬥,歷時兩個小時,吳化文部被打得暈頭轉向,有生力量被大部殲滅,其第1軍軍長於懷安等紛紛繳槍投降。吳化文見勢不妙,丟下部隊,帶著親信衛士,在十幾名騎兵的掩護下,飛奔到日軍的隊伍裡。

此役,新四軍各部一舉殲滅了吳化文部,共殲敵4,000餘人,取得了魯南自衛戰的首次大捷。被俘的官兵身上,佩戴著兩種肩章符號:一是日偽的白底藍邊紅字的“興亞愛華”,另一種是國民黨的白底藍字的“五路”,既是偽軍,又是“國軍”。這是蔣介石的蔣、敵、偽合流的有力罪證。逃敵如喪家之犬,龜縮於界河鎮內。羅炳輝率領所部繼續作戰,順勢把界河之敵團團圍住,然後發動強攻,一舉佔領了界河鎮。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界河北伏擊戰役是羅炳輝率部北上山東後所打的第一個大仗。這一規模較大的伏擊戰,預示著新四軍將由原來的游擊戰,開始轉向運動戰、陣地戰;由小規模戰鬥,轉向大兵團協同作戰。這個變化,對指揮員要求將更高,展示指揮藝術的舞臺更大。戰役的勝利,打擊了北犯之敵的囂張氣焰,擴大瞭解放區,為粉碎北進之敵創造了有利條件。

11月5日,山東軍區8師以一部沿津浦路以西地區南下,進逼臨城。當日夜,8師由23團1營與5旅13團緊密配合,進攻臨城附近的柏山要點。敵憑藉一個大碉堡,以密集的火力死守。1營3連派爆破組上去,想用拉線手雷炸掉它。不料放好手雷,爆破員退下來使勁一抻拉線,線斷了手雷卻沒響。眼看天快亮了,連長急得要命。這時班長陳金合主動請戰。連長讓他接上拉線就撤回來。陳金合在機槍掩護下爬到碉堡跟前,發現沒辦法掛上拉線。這時,他沒有猶豫,也沒有退回來,毅然用手拉響了手雷。碉堡在一聲巨響中坍塌,陳金合也光榮犧牲了。陳毅在指揮部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說:陳金合是實際戰爭的領導者,是徹頭徹尾的共產主義英雄!

他是陳毅手下猛將,哪場伏擊戰他讓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計劃破產

戰役之後,津浦前線各部隊廣泛開展了向陳金合學習活動。當地人民政府為紀念陳金合,將“柏山”命名為“陳金合山”。打下界河以後,津浦鐵路中段南到滕縣、北到兗州的50多公里全部被新四軍、八路軍控制。斬斷津浦路的任務已經初步完成,蔣介石沿津浦路運兵北上的計劃破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