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不传的重疾险配置心得

独家不传的重疾险配置心得

一、

最近保险的名字取得越来越千奇百怪了,什么达尔文、至尊宝、多啦A保、唐僧保、秦天柱。。

其实不仅是保险名字越来越有创意,重疾险的保险条款也是越来越有特点。

比如光从保障方面,就能分那么多类:

多次赔付 与 单次赔付

保终身 与 保至70岁

身故赔付 与 无身故责任

轻症&中症&重症保障 与 纯重症保障

很多人都来问了,到底要怎么选呀?

今天写这文呢,就是来专治各种花里胡哨,甩结论,90%的人,直接选上述后者就完事了!

为什么这么说,听我娓娓道来。

以年收入10万的30岁男性为例,如果选择保至70岁无身故责任纯重症单次赔付的50万保额康惠保,价格是3400元/年。

看似不贵,完全能接受。

但咱还要买医疗险、意外险、寿险,以及配偶、小孩、父母的各种保险。

一整套下来,差不多要1.5万元/年。

搞不好女方是独生子女,你还得给岳父母再来一份。

那么这样一整套保险计划,就超过家庭收入的10%了。

假如我们把以上康惠保如果换成保终身含身故责任,且轻、中、重症多次赔付的信美相互i健康多重保呢?

3400元的康惠保将直接飙升至i健康多重保的15140元/年!

买了保障齐全的重疾险,你还有钱去给家人,给自己买其他保险么?

显然远远不够。

二、

很多人都说:“如果不差钱,就买齐全一点”。

纯粹是伪概念。

因为买保险,永远不存在什么不差钱之说,总有你花的地儿,就怕钱没用在刀刃上。

我的看法是:第一,险种要涉及重疾、意外、医疗,寿险则根据负债酌情考虑,第二,重疾保额要在年收入五倍以上。

把以上两点考虑到位了之后,再考虑所谓的“其他保障齐全”。

再拿以上几个例子一个个说说:

1)所谓保终身。

很多人的观念都是保终身那么就一辈子都安心了,钱没白交。

可你要知道,中国的重疾险保额是不涨的,到80岁你就会发现这点保额已经不值几个钱了,过去的万元户放现在能住院几天?

更何况,重疾险的核心功能是对冲因不能工作而带来的收入损失,而非医疗费(这个由医疗险出),你80岁不会还在上班吧?

要知道保终身的康惠保比保70岁的康惠保要贵70%。

2)所谓身故赔付保额。

有的人认为身故赔付多好呀,总能拿得到这笔钱,不会亏。

但你要知道,一般多个身故责任,保额至少贵20%,而且重疾保额和身故责任保额是共享的,如果重疾赔付过,身故责任就失效了。

图这个身故责任多花20%多的钱,那还不如干脆多掏40%,买个同等保额的寿险,重疾身故了能赔付两倍。

根据2013《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大概88%的人都是得疾病后身故的。

所以附加身故责任就不如再买个寿险,或者干脆加保额。

3)所谓多次赔付。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多次赔付的概率高吗?

很低,很低。

你仔细看会发现大部分多次赔付的重疾险都是分组的,只有不同组别的重疾确诊才能二次赔付,而同一组通常都是有关联的疾病,比如得了癌症,重大器官移植术就不能赔付了,终末期肾病也不能赔付了,因为它们是同一组的。

不仅如此,多次赔付的条件还要满足一个等待期,一般首次确诊至少等半年后,再次确诊重疾才能得到赔付。

所以要触发多次重疾赔付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这概率,估摸着和走路摔死差不多。

而多次重疾赔付比单次赔付至少贵10%,这个意义真心不大。

4)所谓轻症、中症赔付

轻、中、重,顾名思义就是重大疾病的早中晚三个阶段。

目前很多中症都被划分到轻症里面。

其实轻症保障我认为是值得配置的,因为轻症包含了早期恶性肿瘤、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动脉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等高发疾病。

那么中症保障,是否有必要呢?

咱拿康惠保与康惠保旗舰版做个对比就知:

独家不传的重疾险配置心得

如图,康惠保旗舰版相对康惠保,把过去一些被划分为轻症的疾病划为了中症。

但是把早期恶性肿瘤、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动脉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等高发疾病仍然划为轻疾。

所以实际上中症的作用并不明显。

另外康惠保旗舰还增加了轻症最多三次赔付(赔付保额30%)、中症两次赔付(赔付保额50%)

付出的代价就是,康惠保旗舰40万保额的保费,对应可以买到50万保额的康惠保:

独家不传的重疾险配置心得

对比下来会发现,同样费用下,康惠保旗舰的轻症、中症保障力度更足,而康惠保重症保障额度更高。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来看,康惠保旗舰版还不如康惠保。

有一点要搞清楚,买保险的目的只有一个,对冲风险。

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不是轻症、不是中症,而是重症。

患上重症,没有个三五年时肯定无法继续工作了,这时才迫切需要一笔补偿来对冲无法工作,需要大量疗养费支出带来的损失,所以重症保额,是最关键的。

三、

聊了那么多,核心的观点是什么呢?

先把险种配齐,再配置足够保额,再考虑重疾的其他保障。

购买重疾险的选择顺序如下:

足够保额>轻症保障>中症保障>多次赔付>身故责任>保终身

而每增加一个保障责任,价格都会有所上涨,大致如下:

轻症保障(贵30%)、中症保障(贵10%)、多次赔付(贵10%)、身故责任(贵30%)、保终身(贵70%)。

可一个每年3000保费的重疾险,加到最后价格就破万了,谁承受得起?

所以为什么我给标红了呢,因为满足前三者后,后面几项老百姓压根没有实力去配置!

你要满足保额,还得有轻症保障,一年保险支出就超家庭年收入10%了,要是后面的全管上,这个家庭的经济结构肯定会出现畸形,要不就是保费支出太高,要不就是落了其他保险。

所以买重疾险,其他保险配置齐全的前提下,买够五倍年收入的保额,有余力的情况下加个轻症保障,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