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各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那個姓氏?(1)

《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於《三字經》。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他判斷《百家姓》“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所謂“有國”據史書記載,吳越在宋太祖開國後,還存在一段時間,至宋太宗興國二年才率土歸降。可見這本書是北宋初年問世的。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我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增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該書頗具實用性,熟悉它,於古於今都是有裨益的。


趙錢孫李

趙:嬴姓祖先伯益的後代叫造父,造父為周穆王駕車,在穆王出巡及征伐中屢屢建功,穆王於是把趙城封賞給了他,造父的後代便以趙為姓。

《百家姓》各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那個姓氏?(1)

錢:相傳五帝之一 顓頊的後代彭祖之孫彭孚,在西周時任錢府上士,掌管財政,其子孫便以官職錢為姓。一說彭祖姓籛鏗,乃古之長壽者,其後裔去掉竹字頭而改姓為錢。

《百家姓》各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那個姓氏?(1)

孫:春秋時衛武公的兒子名惠孫,其後代子孫便以孫字為姓。一說孫姓源於楚國賢臣孫叔敖之後。一說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後改姓田,田完六代孫田書討伐莒國有功,被齊景公封於樂安,並賜姓孫。

《百家姓》各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那個姓氏?(1)

李:顓頊帝高陽氏後裔皋陶在堯、舜時任理官,執掌刑獄之事,故以理為姓。其後代遭殷紂王迫害,當時理氏家族族長理徵之子理利貞出逃避禍,採食李子充飢,後改理姓為李姓,以躲避紂王耳目,同時也是為了表達對李樹救難的感激。又唐代開國皇帝名李淵,李氏於是成為國姓,許多有功的家族都被賜姓李,李姓由此大增,血緣亦不再單純。

《百家姓》各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那個姓氏?(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