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新一線城市,正已嶄新的面貌迅速崛起,這些新一線城市,給無數年輕人,帶來了新希望。除了北上廣,他們又多了更好的選擇。

4月26日,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根據: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口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幾大因素,再乘以係數,得出了“新一線”城市的排名。

在“新一線”城市,共15名的榜單中,成都和杭州分數遙遙領先,在榜單上傲視群雄。

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兩個城市人均GDP的提升,教育,醫療,科研及交通的發展, 成都杭州也許會替代北上廣成為年輕人們,更願意選擇居住的城市。

以後“蓉漂”“杭漂”將成為新的流行名詞,指代那些奮鬥在這兩個城市的年輕人們。

為什麼年輕人更願意選擇成都和杭州?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1.競爭機制公平

北上廣高校眾多,科研力量雄厚,也不乏海歸人才。

競爭激烈,但慶幸的是,整個城市的政策導向是鼓勵人才市場競爭。競爭機制相對公平,競爭方式公正公開,過程的監督,結果的反饋,都有跡可循。我們大多數人,願意背井離鄉,在陌生的城市裡勤懇工作,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絕大多數原因,是因為家鄉的競爭機制太不公平。

求職,上學等機會,都需要人情,而我們大部分人,都來自普通家庭,沒有背景,也負擔不起人情交往的代價。

成都,杭州等新一線城市,同樣有清廉的政府,公平的競爭機會,而競爭的激烈程度,卻比一線城市少了許多。因此,年輕人們,有了更多選擇。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2.吸引人才機制

2017年,成都市發佈《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共12條政策,充分展示了成都市委市政府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氣魄和決心。

2015年,杭州出臺“人才新政27條”、2016年出臺杭州人才“若干意見22條”,2018年初, 杭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杭州人才國際化的實施意見》。

除了給予補貼之外,還可以給予生活配套設施。擴大人員國際交流便利。拓展評定人才的方式。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這兩個城市招賢納士的野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3.更多的閒暇時光,更好的生活質量

步履匆匆的上班路,人潮擁擠的地鐵,密不透風的辦公樓,排的滿滿當當的工作日程。

一週五天,不加班已是萬幸,到了週末,只想葛優躺,加上吃吃吃。這樣的生活週而復始,好不容易盼來小長假,卻在出城的路上堵了兩個小時,好心情一掃而光。生活的樂趣寥寥無幾,更別提生活質量了。

而在成都,杭州這樣的城市。人口密度沒有一線城市這麼高,工作雖然一樣辛苦,但這裡的人,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分的很開。

週末總有好去處,且不說風光瀲灩的西湖,也不說草木蔥翠的青城山,但是那浩瀚磅礴的錢塘江,和那古色古鄉的寬窄巷子。在明媚的陽光下,品一口龍井,你會由衷的微笑,這才是生活。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4.更濃郁的人情味

很多人抱怨,在高樓林立的北上廣,人情味淡泊。的確,鄰居可能從來沒講過話,同事可能除了工作之外沒有交集,面對陌生人的搭訕,更多的是戒備。

而就杭州和成都來說,也許是更為寬鬆的生活氛圍,也許是更為緩慢的生活節奏。人與人之間,還保留著一點天然的純真,人情味更濃。

對於成都,大家記憶尤深的畫面,一是各大街上連夜排隊為醫院獻血;二是廢墟之上,架起桌子就打麻將。前者讓人體會到災難面前每一個市民的團結和善良,後者則體現了成都人民樂天的生活態度。

杭州,只要有公園,就有唱越劇的票友,只要你會唱,可以盡情加入,拉二胡的師傅,備著譜子呢。杭州圖書館允許流浪漢入館的,杭州的“車讓人”也全國聞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都、杭州

愛上一座城,不僅因為它的美,更因為那裡的人情冷暖。選擇一座城市,不僅因為它的經濟,更因為它的前景。成都和杭州,正以嶄新的姿態,歡迎著四海八方的有志之士。

年輕人們,你們多幸運,有這樣多的新選擇。新的希望之花,必將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