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在泉州涂门街中段,有一座带着独特异域气息,与周边房屋风格迥异的白色建筑。这座神秘的白色建筑便是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它不远处是香火鼎盛的关帝庙,一个庄重,一个古朴,搭配在一起倒是相得益彰。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水上清净寺

清净寺占地约2200平方米,与杭州的凤凰寺、广州的怀圣寺和扬州的仙鹤寺并称为中国四大伊斯兰教古寺。除麒麟寺,泉州清净寺也被称为"艾苏哈卜清真寺"。艾苏哈卜(Ashab)是阿拉伯语,代指"伙伴、弟子",作为伊斯兰术语则专指"圣门弟子",即穆罕默德同时代伙伴、朋友、信者、以及追随弟子。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清净寺石碑

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009年),至公元1310年,伊朗人艾哈默德又重新对其进行翻修。历经改朝换代的动荡、雨雾风霜的侵蚀,清净寺遭受了一定的毁坏,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仅剩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

寺门是用花岗岩和辉绿岩堆砌而成,通高达11.4米,宽约6.6米,拱顶呈桃尖形,极富阿拉伯特色。整个建筑看上去简洁庄重,充满异域风情。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寺门

走进寺门,左手边便是历经风霜的礼拜大殿,也是讲经的奉天坛所在地。放眼望去,整个大殿仅有几根石柱矗立着,不免令人心生疑惑,这真的是礼拜大殿吗?据《重修清净寺碑记》记载,礼拜大殿本来有一个大圆顶,公元1607年泉州发生大地震,致使圆顶坍塌。虽然后来国家有意对其进行修复,但因种种因素阻挠,最终并未能实施。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礼拜大殿内残存的的石柱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奉天坛

穿过礼拜大殿,继续往寺的西北方向前行,一座砖红色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座建筑便是"明善堂"。明善堂不同于寺内其他建筑,它具有浓郁的闽南建筑风格,原本为阿訇(即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的住所,因礼拜大殿倒塌,后被改成穆斯林礼拜安拉的场所。

「探访古城」中阿文化交融之地——泉州清净寺

这座千年古寺,隐匿于闹市之中,一砖一瓦皆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见证着中阿人民的友好往来及文化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