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書法行楷《燕喜亭記》

祝允明以其草書的磅礴氣勢鼎立於明代書壇,他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作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才氣,當筵疾書,思若泉湧,尤工書法,此卷自署書於成化二十三年。紙本,小行楷書四篇,凡一百十三行,計一千六百三十七字。長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為祝氏二十八歲所書,是其傳世墨跡中最早的作品之一,也是其傳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小楷作品。帖後有文徵明,王榖祥,周天球、彭年閣,文逸等題跋。文徵明晚年在此卷後跋雲:“支山先生文章名世,尤工書法,此四文成化丁未歲作,於時專法晉唐,無一俗筆,非若晚年大草爛漫,人可學也。王榖祥亦跋雲:“支山逝矣,其字跡流佈海內,若草書大筆,往往而是。至於真行小字,未可多得。此卷亦謹見耳。當是其佳品也已。”

祝允明書法行楷《燕喜亭記》

祝允明書法行楷《燕喜亭記》

祝允明書法行楷《燕喜亭記》

祝允明書法行楷《燕喜亭記》

釋文 :

燕喜亭記

太原王弘中在連州,與學佛之人景常元慧者遊,異日,從二人者行於其居之後,丘荒之間,上高而望,得異處焉。斬茅而嘉樹列,發石而清泉激,輦糞壤,焚翳,卻立而視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為池,而缺者為洞;若有鬼神異物陰來相之。自是弘中與二人者晨往而夕忘歸焉,乃立屋以避風雨寒暑。

既成,愈請名之。其丘曰“俟(下缺:……)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餘見前輩手錄古文百數,蓋謂親書一過,嘗得其大略也。映窗展冊,足以興起,後人允明,有志未逮,偶得佳紙,乃錄四家文各一篇,聊以自適,安得擬前輩好學之勤哉?成化二十三年秋七月朔日枝指祝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