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纵览中国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农民起义战争,而在这其中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末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说起太平天国我想读者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它作为在晚清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运动,其到底是为了农民还是和清王朝一样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1843年,洪秀全汲取了《劝世良言》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大概就是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群众的要求,然后结合中国的一些具体模式,创立了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带领着他的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开始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其军剿太平军,太平军的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包红巾,表示已经政府势不两立,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开始。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我们从太平天国发家的拜上帝教看,可以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只是迎合了当时劳苦大众的想法,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贡献,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举着一面旗子来蛊惑当时的百姓,但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着反对清政府的势力,短时间内看它是正义的。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然后就发生了一件比较神奇的事情,公元1851年太平军行至武宣县东乡时,当时的洪秀全就宣布“登基”称自己为天王,并且确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且给当时跟随他的,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一一进行了封赏。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们只在乎眼前的利益,部队才刚刚进驻到一个乡里,就开始称王封侯,这是要在村里当皇帝吗?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们目光短浅,但是谁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洪流,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发展,到了1856年,太平天国已经掌控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重镇,并且已经占据了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可以说已经和清王朝平分天下了。但是这就是历史,盛及而衰太平天国也至此开始走了下坡路。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运动,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元气大伤,极大的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自从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就慢慢的被清政府一步一步打败了,时间到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攻破,可以说,轰轰烈烈的太平苹果运动到此就结束了,虽然之后他有一些残余势力在做抵抗,但是已经起不了太大作用。

回顾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场必然要爆发的农民起义,由谁领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当时压在农民身上的不平给发泄出来。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利用了这一心理,以此达到他的目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的失败是一场必然的失败,因为在本质上他比清政府还要坏,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是他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能维持中国的现状,而太平天国是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制度,却没有办法拿出一套更好的制度。

中国最后一场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竟是因为内讧

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