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看到文章头图,你们应该大致知道:

今天我要说的,和“吃”紧密相连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周末知道它首播后,本来想养肥了再看。

但一不小心点开“播放”后,我的眼睛就盯着屏幕,根本移,不,开。

是的,一切,都是屏幕的错!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可能你们都已经猜到我要说啥了——

《风味人间》

Once Upon a Bite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上线12小时,播放量破亿

对一部剧而言,同样的时间,完成这样的流量简直不要太简单。

但别忘了,在纪录片市场历来小众的中国,这个成绩,已经是现象级。

不光线上流量强劲,《风味人间》的口碑,也在越来越多的好评声中水涨船高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观众兴奋地表示,那个擅长用镜头捕获美食的陈晓卿,又回来了

除了总导演陈晓卿重出江湖外,和他一并回归的,还有李立宏。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二人此次凭借《舌尖1-2》的合作,早已积累下深厚的默契。

此次老李再度献声,无疑给《舌尖》的粉丝带来双重惊喜。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李立宏

说到《舌尖》,自去年陈导从央视离职后,该系列最新作遭遇扑街差评,一度让人们对这个由陈晓卿立起来的金字招牌大失所望。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这块招牌有多吸金呢?

这么说吧,央视纪录频道是2011年成立的,当时的广告收益,从网上公布的数据来看,是3600万。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个频道的收益就突破5亿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显然,《舌尖1》的播出可谓功不可没。

遗憾的是,如此良好的势头,并未在第三部得到延续。

尽管最新季获得了“国内首部冠名费破亿

”的美誉,但成片质量如何,看过的都懂。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说起来,《风味人间》算得上是陈晓卿第一部离开体制后的导演作品

今年早些时候,他曾以制片人身份,联合腾讯推出过一部高仿版《纪实72小时》。

从成片来看,这部只模仿到人家表面的作品并不成功。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不过等到我看完《风味人间》后,我发现此前对陈晓卿的担忧是多虑了。

只要回归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陈晓卿和他的团队用事实证明:

国内最会拍食物的,非他们莫属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在逛关于《风味人间》的短评时,能够看到很多人形容它是《舌尖》的再版。

“真正的《舌尖3》”、“延续《舌尖》前两季水准”,类似的评价有很多。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的确,从整体呈现的形式来看,无论是循循善诱的解说词,还是对美食的拍摄,两者都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但,人终究是喜新厌旧的。

如果按照过去的思路来拍,再好的东西,如果一直重复,观众看了也会觉得没创意。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所以,我接下来要说的,是《风味人间》相较《舌尖》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部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首先,最明显的改变,在于《风味人间》开始尝试把视野放眼国际

同样的食材,通过不同国家的对比,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不同地域对于食物的理解差异。

比如在第一集中提到的火腿。

安徽制作火腿的方式,是用盐腌制,并通过户外暴晒,让食物形成自然风干。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而到了西班牙,当地人则选择用户内风干的方式制作火腿。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室内腌制的好处,是让肉质表层附着一层微生物,在其帮助下,火腿的香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和安徽人利用暴晒提升食物香味的办法,殊途同归。

为了表现这个制作过程的精妙之处,节目组还在拍摄环节中引入此前未曾用过的技术——微观摄影。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这是我接下来想谈到的第二个亮点,

技术层面的突破

以往,人们收看美食节目,无外乎从两个层面评判它的好坏。

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一个,来自对食物的视觉感受。

对于大部分同类节目来说,这个很好实现:

挑一个好点儿的镜头,选个合适的光照时间,后期画面再调调色,都是套路。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难就难在第二点上。

即,观众看到这道美食的同时,能够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就这点而言,《风味人间》实际上做得非常出色。

视觉上,它用了刚刚提到的摄影技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不同制作工艺对食材的微观影响。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除了在视觉上下功夫,《风味人间》在继续保持高质量文本之余,还不忘加入对环境的交代,以及对制作工艺背后的科学原理进行分析

怎么样,是不是感到节目的档次,瞬间就提上来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土豆都吃过吧?

一般人形容土豆的美味,简单的“好吃”俩字儿,直接概括拉倒。

而《风味人间》不但告诉你它美味,还会告诉你它为什么美味。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上面提到的这种带啫喱状的土豆,生长在土质疏松,且日照充足的高原环境。

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土豆,不但淀粉含量高,糯性也大。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寥寥数语,就将土豆背后蕴含的知识悉数道破。

这么做的好处是,既满足了一般观众对于食物视觉上的追求,也让想了解美食背后奥秘的观众,形成更理性的认知。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视觉上爽过一把后,还能得到有趣的知识。

什么叫寓教于乐?这就是啊!

在知识性和娱乐性的融合方面,经过《舌尖1-2》的历练,《风味人间》无疑把之前总结下来的经验发挥到最佳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除了照顾不同食客的观赏口味,主创团队还不忘将路人拉进坑。

怎么让此前毫不关注美食节目的观众爱上这个题材呢?

当然是插入带有戏剧冲突的故事咯~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上面这张剧照,来自第一集最惊险,同样也是最好看的部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它的摄制地点在宝岛台湾,聚焦的是一对靠打旗鱼为生的父子。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对于靠海吃饭的他们来说,能否捕到鱼的关键,一是看船头猎手的捕猎技术。

另一个,还得看黑潮的走向。

不了解啥叫黑潮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注解: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不幸的是,在节目拍摄过程中,出现了黑潮外移的现象。

这意味着,父子二人必须航行到更远的大海进行捕捞。

在变化莫测的深海中,这样的出行无疑伴随极大的不确定和危险性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等到好不容易来到预定海域吧,这鱼又半天不出现。

对于和时间赛跑的主创而言,这样漫无止尽的等待无疑是致命的。

为了让旗鱼出现,主创甚至被逼到和渔民一样去庙里祭拜,以求鱼儿能顺利出现。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心诚则灵,等到好不容易通过玄乎手段召来了旗鱼,负责捕捞的哥们儿失手了……

没办法,水里是人家的地盘,人要斗过它,需要的可不只是技术,还有耐心。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尽管最终父子两人以捕获旗鱼告终,然而过程的坎坷,才是导致这个片段被众多观众铭记的原因。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纪录片最难处理的部分,是它的不可预知和不可控。

就这点而言,这部历时4年筹备的作品,无疑是在经历重重阻碍后,才最终呈现了如此高质量的效果。

如此诚意,观众当然不会感受不到。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毫无疑问,今年最具观赏性的国产纪录片,应该当属《风味人间》。

它华丽的表象下,掩盖着丰富的人文逻辑和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即便对这些元素毫不在意的观众,也能从中找到一种纯粹的膳食之美。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风味人间》的每一帧镜头,都记录下人类在饮食方面发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才能。

透过这项才能,观众见证了不同地域的饮食之道。

可以看到,文化差异并不会阻碍人们从食物中得到幸福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夕之食,让我们获得了某种形式上的统一,是为大同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这年头,能够静下心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不多了。

陈晓卿和他的小伙伴不但做到了,而且还能深入浅出,拍出饮食之外的哲学意味。

这都不去看,难道等着烂剧辣眼吗?

豆瓣9.4,超越《舌尖》的舔屏大作把我馋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