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明朝沒有覆滅,遇見列強入侵之時,會比清朝下場好嗎

倘若明朝沒有覆滅,遇見列強入侵之時,會比清朝下場好嗎

從15世紀之處,歐洲便開始了大航海時代,各國列強都開始對全世界的殖民,當時的明朝作為東方大國肯定是首當其衝的。

明朝中期之時,與西方列強:

大明葡屯門海戰:1521年至1522年間,明朝與葡萄牙在屯門展開了激戰。此戰役是明朝首次和西方國家較量,明朝共投入一萬人左右,葡萄牙七八百左右,葡戰敗之後,遭到明軍驅逐。經過此戰,明朝見識到西方的火炮威力之大,便開始使用各種途徑購買了佛朗機炮還仿製並且改進;

大明與葡西草灣之戰:1523年期間,葡萄牙再次武裝船隊駕駛戰船五艘,攻打廣東新會縣西草灣地區,但是,明軍依然取得了勝利。

大明與英虎門事件:艘英國船艦於1635年到虎門挑釁,廣東海防當局派出的3艘戰船衝潰了英國船艦。但是明朝也同樣是損失慘重,雙方談判之後,英方答應了明朝的要求,賠償大明白銀2800兩;

倘若明朝沒有覆滅,遇見列強入侵之時,會比清朝下場好嗎

大明與荷料羅灣海戰:荷蘭艦隊1633年7月進兵南澳,攻打廈門,鄭芝龍駕駛140艘戰船,和荷蘭還有海盜劉香聯軍的五十九艘艦隊於料羅灣交火,鄭芝龍使用火攻,擊潰荷蘭,海盜劉香船隊被全部燒燬。伺候,鄭芝龍便贏得了遠東海域地區的主導權。

在面對西方列強無理要求之時,明朝和清朝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明朝非常堅決的進行了反擊。最終與西方列強達成了有利的協議,並保證了明朝不會再受到列強的侵略。

我們看從明朝前期到後期的變化,在東北、正北和西北方向,疆域都出現了大面積的萎縮,但是在東南沿海,明朝做到了“不忘初心”。

倘若明朝沒有覆滅,遇見列強入侵之時,會比清朝下場好嗎

東南沿海地區,宋朝往後都一直是各朝的賦稅重地,一般情況下只要江南安寧穩定,那朝廷的根基便不會崩塌,所以說此處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對比之下,清朝雖說江南也是賦稅重地,可是清朝的好像是更加青睞北方。吳三桂造反之時,康熙想去的地方就是東北老家,清朝後期英法聯軍攻來之時,咸豐逃跑去了承德熱河。

不過就明朝相對西方來說,事實上已經開始落後了。

看清朝的鴉片戰爭就知道,清朝不管是在軍事思想還有技術上,全方面都落後西方國家了,對於這種落後,其實明朝中期就開始了。

大航海時代之後,西方列強一直互相發動戰爭,為了能夠擊敗對手爭奪利益,都推出新技術還有新式武器等等,以至於西方列強們軍事進步神速。但是反觀明清兩朝,出來對陣沙俄,其餘的時間都浪費在與周邊小國作戰上,至於戰爭思想還有技術的提升非常小。多以,在不知不覺之中,我國的軍事發展很早之前就落後西方列強。清朝末期,不管是軍事還是其他的全方面都落後了。

完全能夠想象,就算沒有清朝,恐怕明朝在步履蹣跚之中一樣會落後,面對英國的堅船利炮之時,大明的並不一定會比清朝要好到哪裡去。

倘若明朝沒有覆滅,遇見列強入侵之時,會比清朝下場好嗎

除此之外,需要明白明朝與西方列強的戰爭裡,明軍能得勝靠的並不是船堅炮利等武器,多數時候,依靠的主要是“智取”,就像是料羅灣海戰之時的“火攻”一樣。

所以說,明朝若是能夠挺到鴉片戰爭時期不滅亡的話,大明的命運相比清朝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在軍事方面早就落後於西方各國列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