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出色又最得民心的皇帝父子組合,原來是他們

父子兩代都是賢明帝王的真的不多。真要說的話當數漢朝文帝和景帝父子倆。

很多人對漢文帝還有漢景帝知之不詳。但是一旦提到西漢大家都會自然地聯想到有雄才偉略又北擊匈奴,西統西域的漢武大帝。漢朝文景武三朝和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相似。清朝的康熙雍正之時呈現了昌盛太平,但是乾隆則是“坐享其成”,真要說乾隆是一代聖主的話,倒還不如說乾隆平庸受成。漢朝武帝也和他們非常的相似,不過,漢武帝不是守疆土,卻是在開疆拓土和安民保境。這樣的豐功偉績,不得不說的就是文景之時的基礎,才又這樣的成就。試想一下,漢初高祖劉邦,有張良和韓信與蕭何等眾多文臣武將。在群英閃耀的年代中,當時的劉邦對匈奴卻是毫無辦法,還差點被匈奴包了餃子。這倒不是劉邦能力不行,而是漢朝最初之時,國庫空虛。再有能力也需要兵器還有糧食。劉邦沒做到的事情,他的後代漢武帝卻做到了。原因就是在這兩代英主中間,隔著一個“文景之治”。

歷史上最出色又最得民心的皇帝父子組合,原來是他們

漢文帝

從前有一個這樣的王爺,從出生之時就最不討皇帝的喜歡,他的兄弟眾多,母親又出身卑微、十分不受皇帝的寵愛,數年都難以得見皇帝一次。這個王爺7歲之時就被分到了荒涼又偏僻的地方,他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

這就是對漢文帝年幼之時最中肯的描述了。正是因為這樣的處境,才躲過了呂后的殘害。呂后死後,漢初各個開國重臣們推崇他為後繼之君,入長安。此人便是漢文帝。

在西漢初年之時,大侯封國不到萬家而已,小的才只有五六百戶;劉恆景帝之時,流民歸於田園,戶口繁息起來。比過去富實多了。從此之後漢朝開始進入治世。在古代人口的數量關係到國力強盛。他在位23年間使人口翻了許多倍,糧食還有物資都是成倍的擴大。結束了呂后當朝的亂象,社會開始恢復正常,開啟了太平大之治之象。一句話總結就是:漢文帝在位23年之間,讓西漢從吃不飽穿不暖的國家,變成了小康水平的強國大國。

歷史上最出色又最得民心的皇帝父子組合,原來是他們

漢景帝

漢景帝劉啟在位之時,實施了“削藩策”,削除諸侯封地,平定了“七國之亂”,不止是鞏固了中央集權,更是勤儉治國,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賦稅,發展生產。那個時候在西漢歷史中佔了重要地位,漢景帝發展其父的事業,和漢文帝一起建立了“文景之治”;併為漢武帝的“漢武盛世”建立了基礎。

漢景帝在漢文帝的基礎之上,增強國力。同時,只要是歷史進入一個大治時代之時,總有出現攪局的人。但是漢景帝就是攪局的終結者,在位之時,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漢朝的消藩時留下重重的一筆,為後來中央集權的鞏固起到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最出色又最得民心的皇帝父子組合,原來是他們

漢武帝劉徹

最後總結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的功績就是:漢朝的人口和糧食還有兵器都翻倍了。國內的不安因素還有蛀蟲們都被一網打盡了。留給漢武帝劉徹的就是個兵器用不完,糧食吃不完,人口使不完的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