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草书,是在汉字书写艺术中形成的一种书体,其在快速书写中遵循规律、彰显性情,并释放出书写者的学识、阅历、积累、见解以及审美与个性的本能,呈现出一种书法艺术的本质与魅力,历史上从汉初开始的草隶到章草,再到今草与狂草,积聚了历代许多书家学者的不懈研究与聪明才智。草书,以其书写简便和直抒胸臆之舒心适意;以其狂野飘逸和跌宕起伏的形态优美与节奏乐感而为人们所喜爱。但要写好草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将草书视为畏途,历史上不乏书法名家大师,但以草书享誉的却寥寥无几。草书之难,入门辨识已经很难了,章法也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历来关于草书章法的著述,有如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以点划为性情”,有如怀素“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等等;还有《草书势》、《草书状》之类,时代久远,文义辗转,读起来云里雾里,并不容易理解。不过,自从宋代开始流行的一册《草诀百韵歌》,却被学习书法者所追捧,被视为草书入门的重要门径,因该“歌诀”归纳分析了众多书写草书所

提练的符号以及字型结构等规律,并编成歌诀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与传唱。该“歌诀”伪托书圣王羲之所著,据考证实为佚名宋人启编,后经过历代多人补充修整,并有多种版本传世,故不能以“一人、一时、一地”之作视之。其中,流传较广,较受认可的当属明代韩道享编写的《草诀百韵歌》,皆因其宗法二王、法度严谨,并且楷草对比,易于辨认又富有书写质量。但今人读来,古文通假,强赋歌咏,依然令人十分费解。广东书法名家陈秋明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加上其身边朋友、学生也常为不得其理而产生困惑,于是萌生了注释和重新书写《草诀百韵歌》的念头。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的资料和手稿

陈秋明先生从事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己逾半个世纪,尤以行草书为主攻方向,他书宗二王,其间又广泛涉猎篆隶楷碑等各种书体,最后仍以二王为依归。他笔墨精到,线条质量极高,形成了纵逸有度,遒劲飞舞,灵秀间蕴苍劲,温婉中见新意的书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书法作品不仅被众多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机构收藏,也入编了不少权威著作和书法辞典等,还有作品“清.陈恭尹诗《木棉花歌》”从2012年开始长期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鉴于陈秋明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和影响,他曾被聘任长期于书画学院执教行草书法。他对书法的学习与教育既有自身的体会也有实践的心得,尤其在当今书写形式习惯于以电子输入的时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书法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此,陈秋明先生收集了以往的几个草书歌决版本,发现都没有注释,而且有的版本书写水平很一般,有的为形成歌诀牵强赋会,令读者和学习者不得其解,含糊其义。为了让草书学习者少走弯路,尽早掌握草书入门要领,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希望在后学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能与同道共同探讨,于是陈秋明先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有如《草书字典》、《草书识辩指南》和许多名家行草字帖,并结合手头搜集到的“草书歌诀”不同版本和网上资料,重新书写范例,同时增加了通俗易懂的注释和补充,并对草书符号的延伸使用举出具体案例,书作示范、比较查证并举,做到心中有数,归纳完整,核对细致,纠偏谌误,避免存在错漏而被质疑,从而使读者容易理解,容易辨别,书写规范,内容丰富,提高了“草书歌诀”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陈秋明先生认为,草书入门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临写草书“千字文”和熟写“草诀歌”,“千字文”的目的在于识字,“草诀歌”则在于记忆归纳书写符号和规律。草书中,常常有同一字几种写法,学书者既要掌握书写方法也要善于在不同内容不同篇章中灵活运用,增强变化,提高可读性与艺术性。前人于佑任先生曾编著《标准草书千字文》,虽把许多同一字同一偏旁部首约束成一个符号,取其易识易写,易于上手而且相对准确规范,但容易单调,容易刻板,不够丰富、不易流行。所以虽是做普及工作也要积极认识不同的符号形式,用多种线条符号营造出容易书写、容易辨别而又丰富多变、富有艺术性与欣赏性的书法作品。陈秋明先生授学带徒这么多年,对自己讲究书写质量和艺术水平的创作还是有信心的,但也认识到不能固步自封,他通过对书学基础性工作的疏理,继续在书法形态、笔力以及纸与笔磨擦间变化的放纵与掌控,在个人情感和书写内容的契合与表现等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这些工作与思考未必被人看重,但却是书法创作中很接地气很务实很有效的实践,也是他书法人生、快乐人生的历练与自我修为。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近年来,陈秋明先生也写了不少书法艺术常识与感悟的小文章见诸报端,有的还编成书册,这既是对自身实践的总结与积累,也是与同行的探讨以及对后学的启迪与影响。由他注释与重新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既是对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一次系统性检验,也是做了一件延续前贤又增补提升的好事,特别是对“草诀”的注释与延伸,这是未有人做过的事情,陈秋明先生对这个发现与选择十分开心,也十分投入,他所书写的《草诀百韵歌》,用笔健劲,结字优美,不失为一个极佳范本,相信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将有莫大的增益。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陈秋明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陈秋明,汉族,广东普宁人,1946年出生。原任广州市海珠博物馆、邓世昌纪念馆副馆长,现系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自幼爱好书法,擅行草,兼工楷隶。行书以二王为脉络,上溯汉隶章草,下追唐宋行草大家,书体遒劲飞舞,洒脱中见豪放,在多次全国书法展中获奖及殊荣;由岭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陈秋明书法选》、《陈秋明书东坡诗帖》、《陈秋明书法》、《春华秋实——陈秋明书法》及陈秋明书《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后赤壁赋》等数十本字帖,书法作品在国内百多家报刊上发表 。《书法报》 、《广州日报》等多家报刊介绍其创作成就 。书法作品为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并为海内外尤为港、澳、台等地人士珍藏。

佳作风行,艺树常青——陈秋明注释重写“草诀百韵歌”

文艺评论家、收藏家、原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