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後悔這件事,沒看清形勢,導致一個女人把持朝政48年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清朝的一位皇帝,大家都知道,清朝是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了,當初是由努爾哈赤的建立的一個國家,到宣統皇帝(也就是溥儀皇帝)雖然清朝不像唐朝那樣繁榮,也不能這樣說,每個王朝存在都有他自己的特色,而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咸豐皇帝,這個時候大家便會問了,不說清朝的開國皇帝,或者是末代的溥儀皇帝,為什麼要說咸豐皇帝哪?

咸豐後悔這件事,沒看清形勢,導致一個女人把持朝政48年

大家都知道,一個王朝中開國的皇帝或者是末代皇帝往往是故事最多的,而今天要說的咸豐皇帝便是一個清朝的轉折點,為什麼這樣說哪?大家接著來看,正是咸豐皇帝在位時期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有最大的農民起義,可以說咸豐皇帝比較倒黴,把清朝前幾位皇帝的後果全都承受了,雖然經歷了這些,但是咸豐皇帝還是努力的撐過去了,可以說咸豐皇帝雖然不如乾隆,雍正皇帝一樣有能力,但是卻也是皇帝裡面佔據中等地位的,本來能一直這樣保持下去的咸豐做了這樣一個錯誤舉動,讓一個女人把持朝政,整整48年,而這個女人便是慈禧,正是這個轉折點讓清王朝一點一點衰敗。

咸豐後悔這件事,沒看清形勢,導致一個女人把持朝政48年

說了這麼多,可到底咸豐皇帝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哪?這是發生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這個時期的咸豐做了一件讓人大跌眼界的事情,他棄城逃跑了,可以說正是這樣讓清王朝轉折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家這個時候會問,一個皇帝貪生怕死不是十分正常嗎?為什麼著重提出來哪?確實,皇帝可以說人人都想當,但是不要求你有明末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精神,至少你不能怕的直接逃跑啊,這得讓多少擁護清朝的人傷心失望,不管你這個皇帝治政如何,至少“皇帝”這個兩個字便是精神的象徵,是其他人心中的信仰,你忽然就逃跑了,讓那些擁護你的人怎麼想?

咸豐後悔這件事,沒看清形勢,導致一個女人把持朝政48年

其實但是可以這樣說,隨著歷史的發展,早晚也會經歷八國聯軍,這可以說是一種趨勢,早晚都會碰到,如果咸豐帝稍微晚深處想一點便會發現,其實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並不是為了覆滅清朝來的,而八國聯軍更是不會覆滅清朝的,為什麼這樣說哪?他們的領土離當時的京城那麼遠,可以說八國聯軍的手伸不到這麼遠,只要給夠利益,八國聯軍也不會久留,畢竟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更可況也犯不著滅掉清朝再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統治者,而清王朝在當時可以說是“正統”,所以,只要咸豐“忍過”這一段時間,像勾踐那般,最後肯定能打敗八國聯軍的,正是這次的出逃,讓咸豐越來越沒有威嚴。

咸豐後悔這件事,沒看清形勢,導致一個女人把持朝政48年

直到咸豐駕崩時,同治皇帝繼位,只因其年幼,才被慈禧垂簾聽政,而後來的光緒皇帝依然如此,整整讓慈禧把持朝政長達48年,接近了半個世紀,可以說悲哀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