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60年》—了解日本漫畫史

喜歡 關注

作者保羅·格拉維特是一個英國人。

核心內容

日本漫畫的源起是西方卡通畫、連環畫和諷刺漫畫與日本傳統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手冢治虫改變了日本漫畫,如果沒有他,可能日本漫畫也不會如此興盛。他的成就在於將電影的敘述方式帶入了漫畫的創作,讓讀者覺得“新鮮得令人震撼”。少年漫畫是漫畫市場上銷量最好的漫畫,它的興起與二戰後美國對日本武士道的禁止、麥克阿瑟對競技體育的放開有關。少女漫畫出現得更晚一些。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少女漫畫都是由男漫畫家主導,價值觀比較傳統的作品。之後湧現的女性漫畫家,大膽打破了男性的邏輯與線性思維,在創作手法以及思想上,都有極大的突破,這才真正讓少女漫畫成為另一個主流的市場類別。日本漫畫的出口之路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暢,因為西方國家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日本讀者的閱讀習慣不同,而亞洲地區又盜版猖獗。今天,日本漫畫之所以能夠成為全世界最風靡的漫畫類別之一,是因為在日本漫畫的體制下,角色更容易與讀者形成強烈的感情羈絆,而且畫風討人喜歡。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亞洲地區大量的盜版物,也為日本漫畫的人氣打下了基礎。

第二部分

說完了手冢治虫的故事與他對日本漫畫業的深刻影響,我們再來看看看少年漫畫和少女漫畫的發展與繁榮。友情、努力和勝利,這三個詞曾經深深地打動過日本少年漫畫的讀者,不分國別,就像你曾經揮舞著拳頭大喊“天馬流星拳”,也曾因為“教練,我想打籃球”而感動過一樣。這是日本著名漫畫週刊《少年Jump》提出並堅持的三個價值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價值觀,《少年Jump》及其所代表的日本少年漫畫,才得以繁榮至今。少年漫畫是日本漫畫市場上銷量最好的漫畫,它的誕生和興盛與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二戰之後,日本處於美國的管制之下,為了打擊鼓動日本開戰的言行和武士道精神,所有與武士相關的連環畫都被禁止,不僅如此,所有的競技體育運動題材也都被連帶禁止了。直到1950年,麥克阿瑟才解除了這個禁令,他覺得至少可以讓日本人回到運動場中,重新樹立這個戰敗民族的信心。這裡多提一句麥克阿瑟的背景,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他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因此,在戰爭與武士道題材被禁的前提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少年漫畫雜誌就大量地湧現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足球小將》是一部在中國和日本讀者中都很有影響力的作品,作者高橋陽一在1978年親歷了阿根廷世界盃以後,立志在日本普及這項運動,當時足球在日本還不是一項職業運動。足球小將大空翼深深影響了日本人,參加2002年日本世界盃的好幾個球員都提到,這部漫畫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從1959年開始,戰後生育高峰期的小孩子漸漸到了可以閱讀漫畫的年紀,日本的經濟在飛速地發展,因此,漫畫行業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兩家出版公司在當年發行了最早的漫畫週刊:講談社的《少年雜誌》和小學館的《少年Sunday》。每週一更的漫畫週刊迅速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在此之前他們都只能通過月刊去閱讀漫畫。但收音機和電視機的出現,讓雜誌社意識到一個月的週期對於孩子們來說實在太長了,這才有了週刊的嘗試。有趣的是,最早的兩家週刊的發行日期其實是同一天,1959年3月17日,可見當時的競爭是多麼激烈。動畫的出現也急速擴大了少年漫畫的受眾,除了小朋友,日本的成年男女其實也為此痴迷。作者認為,這是因為日本社會壓力極大,壓力重重的成年人,尤其是在外工作的成年男性,內心也對回到童年,繼續做一個“12歲的男孩”非常渴望。而且少年漫畫的價值觀並沒有鼓勵他們逃避成年人的責任,而是給予了成年人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動力。同時,這也是漫畫為戰後重建、從蕭條走向經濟復興的日本帶去的動力,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少年Jump》的價值觀一樣:友情、努力和勝利。作為日本漫畫的另外半壁江山,少女漫畫則有自己的發展路徑和價值觀。1964年,裡中滿智子的作品《皮亞的肖像》昭示了少女漫畫市場的到來,在此之前,這個16歲的女孩讀到的作品都是由男性漫畫家創作的。到了20世紀70年代,大約400名女性漫畫家開始在這個市場活躍起來。正如剛才說到的,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少女漫畫的主要創作者都是男性。日本是一個價值觀非常傳統的國家,1947年美國強制日本實行的憲法賦予了日本婦女平等的地位和選舉權,直到今天,大部分女性仍然會選擇成為家庭主婦,很難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日本女性仍然有活躍的創作能力,最早的知名作品可以追溯到1001年至1008年間,當時皇后的侍女紫式部在工作閒暇創作了她的小說,後來這部名為《源氏物語》的小說成為了當今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那麼男性創作少女漫畫的問題在哪裡呢?答案顯而易見,由於男權社會的薰陶,男性漫畫家們普遍遵循著最傳統的價值觀,在故事情節中只會倡導女性專注於結婚、家庭和為母之道。在形象上,也是延續到如今非常典型的大眼睛、長睫毛、身材纖細的樣子。漫畫大師手冢治虫也不能免俗。手冢治虫曾經創作過一部著名的少女漫畫,主角是一位“騎士公主”,即女扮男裝的公主,為了奪取王位繼承人的位置,這位公主不得不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王子。但在漫畫的最後,手冢治虫仍然安排了一個傳統式的結局:公主嫁給了心儀的王子,成為了“完完全全的女人”,過著幸福的生活。當然,在當時的背景之下,這樣的設定仍然是有魅力的。一位漂亮的公主以英俊的王子形象出現,女性讀者看到以後也蠻激動的。手冢治虫這樣的性別傾向其實是有來由的。手冢治虫出生在寶冢市,這個城市位於日本中西部,離大阪不遠,它另一項著名的產物是日本國寶,寶冢歌劇團。寶冢歌劇團到今年已有103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全團都是女性,而其中扮演男性角色的女性普遍都身材挺拔、長相英俊,在日本的女性當中非常受歡迎。寶冢歌劇團演出的劇目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也會引進國外的經典劇目如《伊麗莎白》《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在日本人氣頗高。手冢治虫從小被母親帶去觀看寶冢歌劇團的演出,這些女扮男裝的形象與迷人的舞臺效果,都在年幼的手冢治虫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女性漫畫家湧現了出來,她們創造了真正的、屬於女性自己的少女漫畫。男性的線性思維和邏輯被推翻了,比如女性漫畫家會突破長方形的畫格,採用不同的形狀和結構以表達自己的情感。有些作品直接放棄了邊框,而有的作品甚至被處理為滲出了印刷頁面,暗示在情節之外更大的漫畫空間。女性漫畫家也更擅長用符號去表達情緒,比如用背景上盛開的花朵象徵女主角的身份,用閃電代表震驚,用火焰表達憤怒。這些技巧的出現,讓女性讀者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情節之中,對故事產生共鳴。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漫畫家的出現,使得漫畫家這個群體也開始探索性別界限的突破,以尋求女性地位的認同。在這樣的背景下,少女漫畫並不是像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一樣只是描寫浪漫的愛情故事,它們也有自己所倡導的價值觀。最具代表的作品是1972年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描寫了兩個女性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生活與愛情,並且都為了責任犧牲了自己的真愛。主角奧斯卡是非常經典的女性角色,為了滿足她父親想要一個兒子的願望,她從小被當做男性養大,並且成為了王室護衛隊的隊長,最後她與愛人安德烈在攻打巴士底獄的暴動中雙雙犧牲。雖然是個悲劇故事,但池田理代子通過這部漫畫表現了一個認同自己身份,並且認為自己與男性完全平等的女性形象,這是女性漫畫家出現並賦予作品和社會最大的意義。

第三部分

說完了少年漫畫與少女漫畫的發展與興起,接下來,我們來說最後一個重點內容:日本漫畫輸出到全球的艱難過程,以及它如今風靡世界的原因。與我們想象的並不一樣,日本漫畫的出口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日本漫畫輸出到西方非常困難。排外政策和貿易保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日本漫畫作品通常長得可怕,並且不同國家之間的閱讀習慣不一樣,這意味著出版社需要重新排版,適應國外讀者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這不是像照個鏡子把版面直接翻轉一下那麼簡單,否則會導致書中的所有角色都變成左撇子。日本動畫的境遇就好多了,因為只需要重新配音。在美國的20世紀60年代,孩子們可以看到動畫版的《鐵臂阿童木》,但看不到相應的漫畫作品。一直到2002年,手冢治虫真正的原版阿童木才被翻譯成英語,中間隔了長達三四十年的時間,可見其中的艱難。你可能以為這個情況在亞洲地區要好得多,但事實上我們小時候看到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盜版出版物。因為一直以來,日本的出版社並沒有特別積極的意願去推動海外市場。直到上世紀90年代,西方的出版社和消費者才開始接受日本漫畫式的黑白平裝本,也幾乎是同一時間,亞洲地區的盜版商們看中了日本漫畫。1993年,法國格雷納出版社按月出版發行了《

《日本漫畫60年》—瞭解日本漫畫史

》,平均每次的印刷量高達30萬冊,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賣點。在此之後,西方市場才對日本漫畫打開,並且讀者們也適應了日本漫畫的表達方式。那麼,為什麼日本漫畫能夠跨越國別風靡世界呢?首先我們要談一下它的本土基礎。作者認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青少年開始叛逆,不認同父母的價值觀,漫畫正好滿足了他們特立獨行的需求。這些出生於戰後生育高峰期的孩子,從小就是以漫畫為伴的。隨著時間發展,青少年們逐漸成長為主流消費群體,但他們對漫畫的感情並沒有發生變化,使得漫畫也逐漸進入了主流。這讓日本漫畫的風靡首先了有本地基礎,也讓出版社和漫畫作者有了長期生存的條件。其次日本漫畫題材豐富,讀者幾乎可以通過它學到一切知識。比如圍棋曾是衰落的運動項目,在1999年,日本青少年對圍棋的興趣卻突然爆發了出來,這是因為連載漫畫《棋魂》的暢銷。此外,日本漫畫裡也有很多生活化的題材,讀者和漫畫人物的關係可以持續終生,一起變老。與美國漫畫的流水線式創作過程不同,日本漫畫作品往往只由作者本人創作,而且創作週期長達幾十年。在漫畫家創作同一部漫畫的過程中,他們也與讀者有更多的互動和感情,使得漫畫裡的人物與讀者產生強烈的羈絆。從畫面風格上來看,日本漫畫更追求完美。美國漫畫的代表作大家都看過一些,比如蝙蝠俠和超人,它們的風格是更加接近真人的,包括身材比例、臉型的特徵等等,但日本漫畫極度誇張的大眼睛和小嘴小鼻子,反而讓這些漫畫人物更加討人喜歡,也讓小朋友們更覺得親切。就像現在互聯網中貓的風靡一樣,人類天性更喜歡可愛的外表。日本漫畫在亞洲地區的風靡,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前面說到的盜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盜版雖然猖獗,但它確實為日本漫畫積累了相當的人氣。盜版商們之所以熱衷於選擇日本漫畫而非美國漫畫來做生意,並不是因為日本漫畫更好看,而是因為成本。大家回想一下,我們看到的美國漫畫通常是全綵印刷,而日本漫畫則是以黑白畫面為主。這樣從成本來說,盜版一本黑白作品遠比盜版全綵作品容易得多,因此,我們小時候接觸到的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是數量級上的不同。所以,在美國漫畫進入亞洲市場之前,這些地區的小朋友在審美和情感上已經被日本漫畫培養了起來,這也為日本漫畫的風行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