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艺术网:清代机制铜圆赏析

中国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有一种货币在中国近现代货币史上显得格外特别,这就是大清铜币,又称清代机制铜圆。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开始,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铸造时间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只有十余年。

1905年10月,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的户部造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并颁布《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规定:“铜元成色定为用九七紫铜,三厘白铜,原用听锡一厘”;“重量定准当二十者重库平四钱,当十者重库平二钱,当五者重库平一钱,当二者重库平四分”;“统一制造大清铜币,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每次铸出,均须呈送财政处户部化验,并由财政处户部随时遵派要员前往稽查”,“各省所铸铜币,应令该省所设官钱公估等局,酌量市面情形定价,随发随收,持之以信”;“各省所铸铜币, 不得大宗贩运出生活上,若各省需用铜币,可备价至总厂领取”。

大清铜币”铜圆鼎盛时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中央镌刻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中央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滇;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皖;18、东;19、宁。其中,吉字最少;川、湘字次之;滇、赣、苏、浙、东字再次之;余皆多见。

目前就有这样一枚大清铜币展现在国内知名艺术网站上—虎拍艺术网。此枚钱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直读,上缘为满文,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丁未”,下铸“当制钱二十文”字样,代表币值;背面中心为蟠龙纹,下部有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字样,此枚钱币保存完好,包浆浑厚,锈色自然。雕刻精良,不可多得。

虎拍艺术网:清代机制铜圆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