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限行已成为常态,距离汽车限购还有多远?

今年4月16日,刚刚解除2017年冬防期限行(当年11.15—次年3.15)一个月后,西安市又公布了夏防期限行措施,每天限行两个尾号,工作日减少机动车上路20%。

一、限行时间:2018年4月16日至2018年9月30日每日(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7:00—20:00。若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

二、限行区域:我市行政区域内,以西安绕城高速以内区域为中心,向南扩展至南横线、堰渡路、三星快速干道连线(不含)以北,西汉高速以东、西柞高速以西围合区域;向北扩展至西咸北环线(不含)以南、包茂高速以东、西禹高速以西围合区域。途经本市高速公路过境通行但不驶出高速公路的机动车,不采取限行措施,允许通行。

在9月30日在夏防期结束后,官方又再次宣布限行。如此循环往复,和常态化限行已经没有区别。如果空气质量得不到好转,那么对汽车的限购措施会择机出台吗?

西安市限行已成为常态,距离汽车限购还有多远?

汽车限购

7月24日,西安市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禁限行高排放老旧汽车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2008年8月1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天然气)汽车属于高排放老旧汽车,从明年8月1日起这些车将禁止进入西安市三环路以内以及远郊区县主城区。

这一纸惊雷横空出世,引起巨大争议。西安市环保局紧急召开说明会,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风头甚至盖过假疫苗事件。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7月27日表示,出台征求意见之前考虑不周全不充分,造成了公众的担忧,向民众道歉。虽然事件得到平息,但是可以看出西安对机动车,尤其是老旧机动车的态度,那就是要清理,尽量减少污染源。

8月1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及《西安市2018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2+22”组合方案(办法)》的通知。方案共246页,其中提到,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包括研究出台机动车出行总量调控政策。这个“总量控制”其实就是指机动车保有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对新增机动车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也就是平常说的限购或者摇号购车。

根据往年情况,西安市进入采暖季之后,空气质量形势会再次变得严峻。因此,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也被称为治霾减霾的“冬防期”。这期间空气质量大多不会太好,甚至会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或爆表天,因此有必要再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减少污染。

西安市限行已成为常态,距离汽车限购还有多远?

雾霾

此外,西安的拥堵情况不容小觑。根据滴滴出行发布的《2018第一季度城市交通出行报告》,西安全天交通运行指数为1.620,拥堵状况居全国首位。同时西安市注册停车位只有60多万个,和300万的数字相比,停车资源缺口巨大。毕竟城市道路是有限资源,摇号买车无疑能最直接的遏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从而给城市道路通行及车辆停放来解解压!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正式突破300万辆。回想曾经,西安市机动车突破100万辆时用了20年时间,2014年7月突破200万辆之后,西安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不到4年增加了100万辆。不到两年增长50万辆。机动车井喷式的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空前压力,如何在有限道路条件下,最大化提高通行效率,这给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带来思考。

西安市限行已成为常态,距离汽车限购还有多远?

交通拥堵

近年来,不断有有两会委员提议,西安地铁1号线、2号线和环城路地下通道的建成通车,有效的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交通拥堵,方便了广大市民出行。但西安“行车难、停车难、乘车难”三难问题依然突出,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限制车辆购置的政策,借鉴其他城市成熟经验,采取控制总量,按月摇号购买车辆等措施,争取使新增车辆控制在合理范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虽然汽车生产和销售受限会影响经济数据,但是极力破解“堵城”之名再加上中央环保督查汾渭平原以及对秦岭违建的处理,都明确告诉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人民的幸福指数要高于经济指数。因此,痛定思痛之后,西安市的汽车限购政策极有可能出台,并且会参照南京、深圳的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台,根本不会给突击销售的机会,所以要购车的还是抓紧时间,或者考虑新能源车,既不限购也不限行,还有补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以上为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