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李詠,我們最可愛的那個主持人走了。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今早一聽到這個噩耗,我還不敢相信,直到所有人都緬懷起了李詠,打開百度百科看到黑白的頁面,那一瞬間,才明白他真的離開了。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10月29日上午,李詠妻子哈文發文稱丈夫李詠去世。她原文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這位陪著8090後長大的主持人,每週六準時出現在《非常6+1》,那麼愛笑的一個人,突然說沒就沒了,死亡真的是一件說來就來的事情。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生命無常,誰也不會知道,意外和明天究竟哪一個會先到!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今年夏天,武漢一位叫劉凌峰男子,被檢查出患胃癌晚期後,他的一張“遺願清單”刷屏了朋友圈:

我想擁抱每一個認識的人;

我想跑一次馬拉松;

我想回一次母校;

我想陪著孤獨的父親安享晚年;

我想帶兒子去釣魚、野營、夜讀,開家長會;

我想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陪妻子走更長的路;

……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37歲的劉凌峰是武漢小有名氣的地產廣告策劃人,有兩個兒子,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這是多少人羨慕的美好生活,可這些都被一場疾病毀掉了。

這些普普通通的願望其實都很簡單,對他來說,卻成了奢望。

令人感慨的是,得知胃癌晚期後,他回了趟老家,為自己選好了墓地,就在媽媽墓地旁邊。

然而,僅僅在幾天之前,劉凌峰的人生還令許多人羨慕不已,可是誰知道,這一切美好的背後,都是用“命”熬出來的:

劉凌峰一個月平均出差五次,幾乎每天都熬夜。常常一天連續不斷工作14到17個小時,然後睡四五個小時繼續幹活。

在他和妻子的簡單對話中,更是深深刺痛每一個人的心: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妻子:我去求醫生

他:老婆,委屈你了,跟了我,倒黴

妻子:沒有,不委屈,我願意

愛意綿綿,卻早已回不到從前,只能留下滿目淒涼。

疾病就是這麼殘酷,悄無聲息地奪走你的一切,甚至連聲招呼都不打。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經濟學家有一個共識:健康等於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後面的那些0。

村上春樹是業內出了名的高產作家,長篇、短篇等作品加起來足足有 40 多部,也是諾貝爾獎呼聲最高的亞裔作家。

當然,不可否認他在文學創作上極具才華,但是村上春樹卻有自己的另一套說法:

他認為寫作更近於一種體力勞動,開始決定從事文學創作的時候,他發現即使一個人能夠一天三四個小時集中意識執筆寫作,但是時間一長,體力和精力都會大量透支。

於是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村上春樹開始早睡早起,健康飲食,每天堅持跑步。

這樣有規律的生活他堅持了30多年,同樣他那旺盛的創作力也一直延續了30多年。

我們都聽過牛頓的那句名言:“天才是1%的天賦,加上99%的汗水。”

也許從村上春樹的身上你能看到它的另一層含義:

一個人即使再有才華,但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有充沛的體力去讓你“流汗”,最終也無法支持你實現自己的理想。

村上春樹曾經給自己的生活方式做過一個總結——

世上時時有人嘲笑每日堅持跑步的人:難道就那麼盼望長命百歲?

我卻以為,因為希冀長命百歲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

懷著“不能長命百歲不打緊,至少想在有生之年過得完美”這種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

同樣是十年,與其稀裡糊塗地活過,目的明確、生氣勃勃地活當然令人更為滿意。

因為,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敗,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是主持人李詠,下期節目再見!”

復旦大學的青年教師于娟曾經在網上發表過一部非常著名的《生命日記》,其中她詳細敘述了自己身患癌症前的一段生命軌跡:

“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與此同時,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齡球、吃飯、一個人發呆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這就是她三十歲之前的生活,同樣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日常。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只能躺在病床上,望著不到兩歲的兒子,以及一臉絕望的丈夫和母親,無能為力時,才恍然大悟:曾經所有的“拼命”,到最後都成了鏡花水月。

健康,是一種責任。

尤其是人到中年,一個人失去了健康,不僅自己要承受病痛的折磨,還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

可惜,到現在很多人還是一邊看著于娟寫在網上的“故事”,一邊日復一日地走在於娟曾經栽過跟頭的道路上。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2011年4月19日于娟因為乳腺癌辭世,這是她離開前,留給這個世界最真誠的祝願。

就像亦舒說的一樣:一個人不必功成名就才叫光宗耀祖,身體健康已算孝順父母。

人生越走越長,你會發現你的身體不只屬於你自己:

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生的美滿,都需要用精力去創造。

人生下半場,拼的就是身體健康。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