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當今社會,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情況下,如何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讓自己的資產不斷增值成為了熱門話題。在眾人眼中,理財理所應當理的是金錢,其實不然,這個誤區一直干擾著人們的視線,轉移著人們的注意力,只有擺脫理財誤區,直面理財真正的重點,才能穩定盈利。

其實,理財有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只有清楚了這三個階段,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

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何謂過去、現在、未來?小嘉認為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瞭解。

1.測試你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2.正處在理財週期的哪個階段?

生命週期理論是由F莫迪利亞尼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該理論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了全新的解釋,它指出個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他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

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由此延伸到理財領域,即為家庭生命週期的應用。

它分為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家庭應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結構的理財。即讓你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以及可預期開支、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諸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一生中內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而不至於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一般而言,投資者在理財過程中會產生兩種支出:義務性支出和選擇性支出。義務性支出也稱為強制性支出,是收入中必須優先滿足的支出。包括以下三項:

第一,日常生活基本開銷;

第二,已有負債的本利償還支出;

第三,已有保險的續期保費支出。

收入中除去義務性支出的部分就是選擇性支出,選擇性支出也稱為任意性支出,不同價值觀的投資者由於對不同理財目標實現後帶來的效用有不同的主觀評價,因此,對於任意性支出的順序選擇會有所不同。

3.你的個人財務狀況如何?

瞭解自己的財務,需要從三個層面:收支,資產負債,財務目標。

a.做好收支明細表

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做出相對合理的預算跟儲蓄計劃,這是所有人財富積累的基礎。花半個小時靜下心來好好整理自己的收入支出明細,找出固定和剛性支出,算出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儲蓄額,確定好以後固定下來,接下來按照預算嚴格執行。也許你會難以堅持,最好的方案就是強制儲蓄。

做收支明細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繁瑣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通過這個過程來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儲蓄方式。

b.資產負債

資產負債表可以顯示家庭目前的財務狀況。家庭資產負債表在理財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為,如在優化家庭消費結構、幫助家庭資產快速增值、建立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

目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投資渠道有活期、貨基、理財產品、股票、基金(不包含貨基)、貴金屬、外匯、期貨、國債、定期存款等等 。因為資產配置會考慮到理財產品的風險,這裡按照資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來劃分一下:

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第一類:流動資產,也就是風險低、流動性強、收益低的投資渠道:活期、貨基,還可以包括期限在一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參考年化收益在3%左右。

第二類:低風險長期資產,流動性要差一些,收益略高些:債基、國債、定存、還有期限在一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參考年化收益在5%左右。

第三類:高風險資產,長期收益高,流動性不可測,因為有可能套牢:股票、股基、貴金屬、外匯、期貨等。

理財誤區:理的是人不是錢

4.資產配置是一門技術

資產配置是一種投資組合技術,其目的是建立多樣化的資產類別,以達到平衡風險的目的。資產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單一資產的風險,是投資組合管理的重要環節。

每個資產類別有不同程度的收益和風險等級,從而在一段時間內各種資產表現會不同。在資產配置中,總結了一些配置的定律和不同階段的分配策略。

金字塔原理

理財金字塔的原理是:最底層較寬較穩健,它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如儲蓄、保險、國債等等;中層是年期、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優先股、各類基金等等;頂部較窄,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房產、股票、期貨等等。

金字塔的尖頂有多高,底邊有多長,要根據建設金字塔的人本身的希望,需要和能力,而這些東西又要視投資者的年紀,收入穩定性,資金規模,預計投資年期,稅收政策,流動需要等等而定。

資產分配策略

大家經常見到的資產分配比例有以下幾種:

532型(最常見,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特點是穩健,收益相對較好)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資產分配方式,將50%的資產投資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在這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險,國債等等的分配比例也是有些學問的,一般來說活期存款以留足個人六個月的月支出為限,保險的開支以個人年收收入的10%——20%為優,定存和國債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30%的以各種投資基金和各類債券來安排,20%投資於股市。

這種配比方式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士;其特點是穩健,收益也相對較好。缺陷是對於追求較高收益的人來說,收益還是不能讓他們滿意的。

433型(進取型,適用於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者)

同足球賽中的陣型一樣,這是一種進取型的理財方式,比較適用於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的人,及風險偏好人士,增加了高風險部分的投入,也就是說增加了理財者親自出馬參與直接投資的部分,可充分滿足其追求高收益和成就感的心理。

442型(攻守平衡型,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

是一種平衡性資產分配方式,攻守平衡,難點在於中層的40%的具體安排,在債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應多投入一點,股票型基金還是不要超過15%為好,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在經濟不明朗時可變為5---3---2,在經濟形勢好時可變為4---3---3。

總之,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再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基礎上,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規劃自己的資產。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絕對不存在最佳標準,按需求配置資產才是最恰當的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