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之争再升级:华为腾讯“大打出手”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腾讯、华为

数据之争再升级:华为腾讯“大打出手”

2015年2月,华为曾发布过一篇文章,宣布与腾讯“联姻”共建“华为腾讯NFV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两年后的8月,两家企业又一同出现在新闻中,不过这次,却是因为数据问题而“大打出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和互联网巨头腾讯就用户数据使用一事起了争执。

目前,腾讯已向监管部门投诉华为,而华为方面则认为产品通过检测,不存在争议。

双方剑拔弩张,互不让步。

分歧:数据的所有权

腾讯与华为的冲突,主要围绕“荣耀Magic手机是否通过微信获取数据”产生。

荣耀Magic是华为首款人工智能手机,会收集用户在社交平台的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服务。

腾讯认为,华为收集微信在内的社交平台信息,侵犯了用户的隐私

“华为不仅在获取腾讯的数据,还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并已向监管部门投诉华为,腾讯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信息,并与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以及监管机构等、共同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对于腾讯“侵犯用户隐私”的说法,华为以“经过用户授权”来进行反驳

“产品通过检测,不存在争议。荣耀Magic获取的数据都经过了用户授权,只有用户通过设置以后公司才能收集到数据。而且所有的数据都应该属于用户,而不是腾讯或者荣耀Magic。”

不仅仅是聊天数据,腾讯与华为在用户指纹数据方面也一直存在分歧。

华为方面曾称,“因为华为坚持指纹识别数据只能存储在手机上,而微信希望手机厂商向微信上传指纹识别数据。”为此,华为荣耀9等多款手机至今不支持微信指纹支付。

一方是手机品牌大佬,一方是互联网巨头,为何都对数据虎视眈眈?

数据:兵家必争之地

究其根本,腾讯华为之争是一场数据的博弈。

当前我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每年50%的速度增加。通过对不断累积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例如通过精准的获客信息来获取更多的用户,通过针对性更强的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产品黏性。

以电商巨头淘宝为例,用户在网站与APP上的行为会被尽可能多的收集,然后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相关的商品,例如“愿望清单”、“为你推荐”、“浏览历史”、“相关商品”、“购买此商品的用户也买了某产品”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的种类,但不可否认,每个人的页面都是根据需求,量身定制、投其所好。

同时,近两年持续发力的人工智能也与大数据关系紧密。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挖掘数据更深层次的价值,另一方面,大数据作为“养料”,是人工智能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争夺:巨头相争或成常态

腾讯华为之争并不是个案,今年6月,菜鸟和顺丰也曾因为用户数据互掐。

6月1日,菜鸟指责顺丰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随后,顺丰曝出猛料,称是菜鸟率先发难封杀丰巢,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顺丰由使用腾讯云切换到阿里云。这场围绕物流用户数据的大战持续了整整两日,最终以国家邮政局发话才得以解决。

纵览整个市场,巨头对数据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行业。

菜鸟顺丰、腾讯华为的矛盾或许仅是一个开始,对数据的争夺之战,将随着巨头企业的重视不断扩大。大数据时代,谁拥有数据,谁拥有对数据的解释权,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