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女教育上,媽媽越強勢,孩子成長越遭殃

小虎是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不知怎麼會事,王老師最近發現他作業越來越拖拉,上課無精打彩,提問個問題總是不敢回答,問他願不願意參加個活動,可他說“參加不參加都行”。再問急了,就說“我要回家問我媽一下。”

在子女教育上,媽媽越強勢,孩子成長越遭殃

看到小虎整日這樣,王老師可是急在心上,於是她就把小虎叫辦公室詢問了情況,結果讓她大吃一驚!

原來,小虎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經常發生爭執,而且有時在小虎面前爭的面紅耳赤,互相拆臺,讓小虎無所適從。

在子女教育上,媽媽越強勢,孩子成長越遭殃

經過進一步瞭解才知道,小虎的母親自持學歷高、收入高,在家裡非常強勢,看不起他爸爸,家裡幾乎所有的事,都由她說了算,包括小虎的生活起居、學習教育。

小虎的爸爸,由於工作原因,經常是一大早就出去,到晚上很晚才能回來,陪伴小虎時間較少。

偶爾回來,如果趕上小虎做作業,就座下來幫助小虎檢查一下作業,給小虎講講做題方法。但只要一講方法,其母親就會走過來,推翻其父親的方法,然後再給孩子講自己的方法。甚至有時爸爸在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時,也是要橫插一槓子,硬是不讓孩子學習父親的方法,然後她再另教一套。

為了讓小虎能考上個好初中,媽媽可以費盡了心,給小虎報了多個培訓班。因此,小虎很少有時間玩,學校的作業、培訓班的作業,多得天天做不完。

同時,小虎的媽媽經常在他面前,斥責、挖苦爸爸沒有出息,工資收入少,掙不了大錢,讓小虎不要學習爸爸。所以,小虎現在對爸爸的話基本上不聽。

在子女教育上,媽媽越強勢,孩子成長越遭殃

王老師瞭解後,感覺到小虎在家庭受教育方面應該受到了影響,就專門搞一次家訪,向家長溝通一下小虎的學習狀況,期待小虎的父母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讓小虎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王老師指出,孩子每天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知識外,更多的時間是在家裡與父母待在一起,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所以父母的行為,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見不能經常出現分歧,更不能互相攻擊、互相拆臺。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判斷力,會讓孩子養成猶柔寡斷的壞習慣,也會產生不敢提出自己意見的心理。

小虎的父母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要堅決改正,相互做好配合,將為孩子的成長盡心盡力。

心理專家指出,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他能夠為孩子帶來堅強、勇敢、擔當的形象,不能拿收入的多少來衡量一個父親的價值。如果這樣,將會影響孩子價值觀取向,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