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教父」告别茅台


茅台「教父」告别茅台

“我的人生已没有秘密,茅台是我一生的主题,酿造国酒就要对它负责一辈子、一百年、一千年。”

——季克良

撰写/华祥名 汪霞菲

多少年来,在白酒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茅台。

茅台能享誉全球,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名字——季克良。

茅台虽好,终有一别。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一天

8月24日,贵州省国资委于下达任免通知,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

对于此次的免职消息,季克良本人已证实,并表示:“此次组织上免去我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等职务是考虑到我年事已高等原因,是照顾我。如今,我已经快80岁了。”

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这是世人对季克良的评价。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中国白酒业做出了史诗级的贡献。从少年季到季老爷子,季克良的一生都在中国白酒行业里驰骋徜徉,他的命运与贵州茅台紧紧联系在一起。

季克良与茅台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满发银白却依旧心如少年意气风发的老人。

01

一条鱼,游到了赤水河

“我感到我与茅台是一个鱼和水的关系,我是离不开茅台了,我一辈子不能离开茅台了。我这条鱼应该说是从江苏的长江边上,慢慢地游到了赤水河边,然后游到了这里慢慢地长大,我离不开这个水的”。

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中注定,历史选择了季克良。

1939年4月24日,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茅台酒的广告——仿佛一则召唤酒神的广告。而在同一天,江苏省南通市区东郊农家一间茅草屋里,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就是季克良。

季克良在家中排行老五,本姓顾,父母因各自配偶相继离世,重组成了新家庭,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有了他。父亲是地主家的烤酒师傅,但因为家中贫困,将其过继给亲妹妹(季老的姑姑),改姓季,那年他3岁,养父母家没有孩子,但也是一贫如洗。

当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这个出身贫寒的小男孩未来会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贵州茅台镇,成为一代酒神。多年以后,季克良看着这则广告,含泪笑道:“看来这是命运的安排啊!”

虽然养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但打小便会监督季克良背书写字。他考取南通二中那年,年近六十的养父拿着根扁担挑着衣服、铺盖等行当,送其至离家四十多里的学校。

在养父母的鞭策下,季克良参加了高考。1960年,季克良考入了当时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食品发酵专业。

1963年,全国第二届评酒会,茅台落榜,周恩来总理下达命令,要求提升茅台酒质量。其中举措之一就是选拔、培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茅台酒厂,以便跟踪研究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保证品质。

1964年,刚刚毕业的季克良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远在贵州的茅台酒厂工作。

一到茅台,他就从基层开始做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季克良从副科长、副厂长一直到1983年做了厂长。1985年他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1991年他又成为了厂长,一直到2011年卸任董事长(还当董事)。这一干就是47年,小季成为老季,又成为了今天的季老爷子。

02

一对人,扎根在茅台

大学里,季克良做了五年的‘班主席’。当时班级里共32名同学,只有8名女生,其中一个名叫“徐英”的女生也是南通人。8年后,徐英成为了季克良相伴一生的妻子。

1964年,季克良和徐英放弃了去上海和浙江的工作机会,作为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专业的高材生,扎根贵州,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对来茅台工作的大学生。

初来乍到,迎接这二人的是正处于低谷的茅台酒厂:破旧零落的厂房,用酒坛砌起的宿舍和落后的生产设备。厂区之后几乎荒芜人烟,1000来亩的厂子只有1/5发挥产能,大部分被闲置。那年茅台年亏损80多万,产量才200多吨,厂里的300个职工在不断地往外调。

据季克良回忆说,当时的老厂长郑义兴就住在一间只有 14 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起了一个地炉,吃饭、睡觉全在里头。党委书记柴希修,住在一个用茅台酒瓶搭砌成围墙的房子里,瓦下面就是油毛毡。厂长刘同清则住在一间废弃的库房里,只是用木头的边角料隔断了一下而已。当时全厂三百多人,年产白酒 200 吨,连年亏损,厂领导最头疼的事情,是如何精简人员。

对于在江南水乡生长了25年的徐英来说,其实是忐忑的,据她曾回忆说:“到这里生活不习惯,交通不习惯,吃辣椒也不习惯,一吃辣椒鼻子就流水。确实很艰苦,怎么办呢?因为你学了这个专业,你就要坚持下去。”

文革期间,季克良因为替当时的厂长和书记申冤,被扣上了“铁杆保皇派”的帽子下放到制酒车间劳动。整整三年最艰苦的时光,生活和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徐英一个人的肩膀上。

生小孩的时候,他一个星期不来接我,后来我就自己抱着小孩回家。从老医院到办公室大概有20分钟的样子,路过车间看到他在烤酒时累得晕过去了,顾不上我了,当时好凄惨。”

眼前的困难并没有让两个年轻人心生退缩。相反,二人认真投身到茅台工艺的探索中去。

初到茅台,季克良说的第一句话是:“对茅台酒,我们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为了这个对国酒的发言权,他从技术员干起,拉过车、背过糟、踩过曲、除过甑,直到把茅台酒的每一个科学的、传统的工艺细节都融入自己的神经末梢之中。

1958年的一天,毛主席询问起茅台酒的年产量,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回答说627吨。毛泽东说:“搞它1万吨又何妨!”他又补充道:“但是要保证质量啊!”

保证质量前提下的产量提高,被季克良铭记于心。

此后的时间里,季克良沉迷在生产车间,与工人们一起,从投料、蒸煮、制曲到堆积发酵,每一个环节他都身体力行。1965年,季克良所写的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科学地总结了茅台酒的勾兑工艺,为提高酱香、浓香、米香、清香等香型白酒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茅台酒的生产质量。同时,他还亲自制定了制曲操作规程、小型勾兑操作规程、包装操作规程,以及建立相应的检验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对茅台酒质量的把控和规范化生产。

2003年11月的一天晚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是一个属于茅台的日子,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季克良为此用遒劲的笔墨写了6个大字挂于办公室——“发展是硬道理”。季克良说,这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1万吨,从共和国领袖的嘱托到万吨圆梦,伴随着季克良在茅台小镇的几十载。

03

一只鼻,打造工艺出质量

腰杆挺直,银发白眉,鹰钩鼻,面色温润,仙风道骨果清奇。这是季克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外在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他那鹰钩鼻,一只嗅觉灵敏的鼻,一只把关与造就品牌酱香国酒的鼻。

白酒行业内有人形容季克良的鼻子是全世界最为昂贵的,因为他只要用鼻子一闻便可区分出几百种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茅台酒。

“他的鼻子就像爪子一样,可以覆盖在酒杯上,防止酒香溢出。”

季克良的酒量在到茅台之前是不喝酒的,之后在茅台的几十载日子里,喝掉了2吨左右茅台,每天大概2两左右。

在白酒行业内看来,季克良作为早期茅台酒厂的“掌舵者”,他的贡献不仅仅是领着茅台驶对了航行的方向,更是由于其在技术层面补足了茅台的酿造工艺,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从而填补了酱香酒国内标准的空白。

初到酒厂,他便发现茅台的酿造工艺有许多神秘之处。例如,“伏天采曲”多用女性,几乎所有的重要工序都与炎热连在一起,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等等,这与他此前在课本里学习的并不相同。

在被下放到生产车间劳动的那三年里,他潜心研究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从投料、蒸煮、撒曲到堆积发酵,甚至上甑,他一个环节都没落下。一次在背酒糟的时候,季克良摔倒在三米深的窖坑里,腰受了伤,动弹不得,多亏师傅们把他背了出来。对于这些,他都不认为是折磨。相反,他把这段经历当做了领导对自己的培养、命运对自己的馈赠。

伴随着周恩来总理的‘茅台外交’,国际舞台上形成了一股‘茅台热’,茅台的产量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1978年,茅台实现了十七年来首次盈利。

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在茅台工作期间,他写了很多次调回江苏的申请,也找了很多次领导。“我养母和养父都是死了之后我才赶回家的。亲生母亲昏迷了,我赶回家,陪了她一个礼拜。至于我的亲生父亲逝世恰好在茅台酒厂投料的关键时候,所以没能回去。后来家乡要规划,要迁坟啊什么,这些我都没有回去,我深深感到,确确实实忠孝不能两全。”

从投料、背酒糟、上甑,季克良潜心学习茅台酒酿造工艺,并于上世纪80年代总结出获得广泛认知的茅台酒酿造工艺十大特点。在这过程中,他始终如一地秉承着一个原则: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

就这样,他把茅台酒带到了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位置,将这款在幽深的赤水河谷里生产的酱香型白酒,变成了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

1998年,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加上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整个中国酒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茅台也出现滞销。季克良临危受命,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他清楚认识到质量和营销的重要性,于是在坚守质量底线的同时,着手建立营销队伍以及营销网络,化解了茅台酒滞销危机。

在这期间,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国许多有代表性的地方,一边参观考察一边总结经验方法。不久之后,茅台酒厂的一系列大举动便开始了。

首先是大力充实销售队伍,在全厂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销售员,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迅速撒向全国各地。紧接着,在全国10个大城市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季克良亲自带头出现在商场,亲自宣传自己的产品。

半年下来,效果极佳。年终盘点,茅台酒厂公司本部不但弥补了上半年的亏空,而且全年实现利税4.41亿元,销售收入8.16亿元,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挂牌上交所,并在之后成为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之一。这一年,茅台酒厂实现了产量6000吨。

人们常说“云烟贵酒”,褚时健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而季克良则被誉为“一代酒神”,一手造就了一段茅台的国酒传奇。

茅台能有今天的成功,崇本守道、严守质量是基本。正如季克良所提出的质量铁律:当产量、效益、发展速度、工作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总是服从质量的要求,这一要求使茅台与急功近利和浮躁思想绝缘。

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尽忠职守、敬业奉献、崇本守道,是季克良的一生写照。

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的那样,他没有虚度年华,他将他的青春与热血挥洒在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茅台成就了他,他亦成就了茅台。

我是一个农民的子女,没有所谓的靠山,没有所谓的后台,也没有亲戚朋友在身边,远离家乡,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当了三十年的领导……应该说很难的,但是我过来了。』

今天,季老虽已退出茅台的历史舞台,但是,明天的茅台将依旧闪烁着季老兢兢业业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