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中國的布倫式基本都是加拿大制7.92毫米布輪式輕機槍,口徑為7.92毫米(為中國特製),導氣式原理,槍口初速為830米/秒,表尺射程1800米。膛線右旋6條,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槍全長為1170毫米,槍管長635毫米,瞄準基線長為787毫米,槍全重為10.5公斤。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布倫和捷克

二戰時期加拿大為中國生產的布倫輕機槍,進口時定名為"勃然"式。早期進口的布倫輕機槍是點303口徑,與當時中國槍械口徑不符,後來由加拿大專門為中國生產7.92毫米的布倫輕機槍,該槍可以使用捷克式的20發彈匣,其彈匣後的立式表尺以及該槍縮短了槍管與導氣管,取消了槍管散熱片,是與ZB26輕機槍明顯的區別。 志願軍入朝前,中央軍委統規定志願軍輕機槍彈藥為每個基數500發,後調整為每個基數800發,我們在關於那個時代電影中經常看到這種輕機槍,大家看到時基本都認為是捷克式輕機槍,實際上它是加拿大製造的,這槍算是志願軍前期戰鬥中最好用的輕機槍了。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在很多抗美援朝資料裡,該槍出現的次數比其他幾款輕機槍要高出很多,最傳奇的要算是志願軍特等功臣關崇貴用這機打下過一架美軍F4u。志願軍戰士,使用的是布倫式輕機槍。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在抗美援朝中前期,美軍完全掌握制空權,所以志願軍總指揮部明令,不準對空射擊飛機,因輕武器對空打不下飛機,反而會暴露目標,讓敵人更準確對地攻擊,這是志願軍在入朝參戰在初期不具備防空火力情況下,用無數鮮血和犧牲換來的經驗教訓,軍令如山,誰違反必受嚴肅處理。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1951年初,在經過了四次戰役後,志願軍急需補給彈藥人員,彭德懷總司令命令志願軍全部撤漢江至北岸,同年3月,美軍指揮部召開會議,認為不能給中朝軍隊休整的時間和空間,決定發動全線進攻。志願軍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面對美軍的空前火力,志願軍只能用生命儘可能地延遲敵人向北推進的速度。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關崇貴,副班長,機槍手,在挖完工事之後就與敵軍直接幹上了,隨著戰事延續,雙方都瘋狂起來,美軍飛機在我軍陣地來回貼地盤旋轟炸射擊,關崇貴急了,端起布輪機槍要向飛機摟火。副手立刻阻止,關崇貴此時已經打瘋了,大喊,大不了斃了我。接著就開槍,第一次沒有打著,緊接著又打了一梭子,結果,一架美軍的F4U機身一斜,機尾冒著黑煙栽進了山溝裡炸了,美軍飛行員跳傘後掛樹上直接見了上帝。

被誤認的捷克造-布倫式輕機槍

此後,受到關崇貴的影響,志願軍總部放鬆了對輕武器對空射擊的限制,在第五次戰役中,第15軍開創了我軍軍史上步兵輕武器防空作戰的先河,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就擊落了11架敵機,創造了我軍步兵輕武器打飛機的最高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