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就算整個尼泊爾都不在了

只要巴德崗還在

就值得你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

——英國旅行家 鮑威爾

北面是壯麗的喜馬拉雅山脈

南面是潮溼的印度平原

尼泊爾鑲嵌其間

寂靜的雪山下,夏爾巴人揹著重物行走于山峰之間

犛牛脖子上的鈴鐺叮噹作響,寺廟裡傳來喃喃的唸經聲

雪人的傳說四處流傳

地球上很少有國家像尼泊爾這樣,讓旅行者流連忘返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喜馬拉雅山麓下的“眾神之境”

這個國家一年大小節日300多個,國家法定節假日都超過50個

這個國家一個人可以兼信多個教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這個國家西北山區至今保留

一妻多夫制或者一夫多妻制

這個國家廟宇比住宅多

這裡,就是尼泊爾

為什麼說,人生必去一次尼泊爾?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尼泊爾是唯一以印度教為國教國家,它的國旗是世界上唯一的非矩形的國旗。的確,甚至連國旗都非同一般!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尼泊爾地處亞洲文明的交叉地,印度教、佛教、皇宮建築、雪山、谷地魅力多姿,這裡是世界上最適合徒步旅行的國家之一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因為它有高聳入雲的雪山,彷彿伸手就能碰到天堂;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因為它神比人多,廟比屋多,可謂“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濃郁的宗教色彩讓人心生敬畏;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採石

因為這裡有一類人——苦行僧,每人除了一個碗以外幾乎一無所有,一生只洗兩次澡;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風の季節

因為這裡人們將黃牛奉若神明,牛可以在大街小巷自由行走;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真-Lex胖紙

因為這裡的人點頭表示不同意,搖頭表示高興,同意和讚賞......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漂浮不定的雲

尼泊爾,一個神秘、美麗而又貧窮的地方,面對幾個世紀前留下的古老城堡,面對雪山腳下充滿宗教氣息的生活,圖片留下的只是過眼難忘的風景,心裡卻總在牽掛何時再次走進那片土地。

這一切,都是你此生必去的理由!

加德滿都

從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加德滿都開始,這個城市就不再安靜,變得熙熙攘攘,塵土飛揚。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亦生

想象中佛祖坐落的地方總是清幽的?當你沿著曲折的小路來到杜巴廣場那一刻起,眼前的一切將顛覆你的想象。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呼嘯而過的摩托車,到處擺地攤的小商小販,隨處休息的人影,踢足球的孩子,烏壓壓的鴿子群,杜巴廣場熱鬧得像個大集市。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目光越過擁擠的攤販和攢動的人流,你會看到在香火繚繞中的廟宇神像,不但沒有因為世俗的侵佔失去神聖感,反而因為世俗的融入更顯旺盛。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zippo男人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猴廟是來加德滿都一定要去遊覽的地方。它位於俯瞰加德滿都城的山頂,是一座佛教和印度教並存的寺廟,目前已被猴子們佔據。2015 年的大地震摧毀了許多周邊建築,只有猴廟毫髮未傷。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Jared Yeh via Flickr

這裡也是觀賞加德滿都日出的好地方,粉色的太陽在薄霧中升起,鐘聲響,古老的雕刻舉目可見,空氣中飄蕩著檀香和酥油燈燃燒時的特有香味。當地信徒撥動轉經筒,圍著佛塔轉經,鴿子扇動翅膀,猴嘯聲傳入耳畔。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燒屍廟

這裡的印度教徒相信,聖河火葬是人生的最後一項聖禮,死亡是另一個輪迴的入口,熊熊烈焰中,靈魂進入新世界。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唐威

在濃烈的枯焦異味中,縷縷青煙飄向天際,這裡的哭聲很少,只有那失去親人的人,偶爾抑制不住抽泣的聲音。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zippo男人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Fourteensir

求子、送走死者,這兩件事在一條河的兩岸進行著,這大概就是印度教所信的生死輪迴吧。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曉雨Rani

巴德崗

巴德崗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東14公里,為加德滿都谷地三大城市中,維持中世紀面貌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arax

磚紅色是巴德崗古城的主色調,質樸的紅磚、深栗色的精製木雕,密集的寺廟和磚石佛塔構成了巴德崗獨特的建築風格。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northgate

就算整個尼泊爾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崗還在,就值得你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奇特旺國家森林公園

與加德滿都的喧囂不同,這裡是最純粹的大自然。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攝影匠人小強

在這樣的原始叢林裡,世界與內心都顯得格外安靜。在過去的三年裡,塞倫蓋地和馬賽馬拉草原的大象種群已減少了10萬頭。相比之,奇達旺國家公園則是亞洲象們的樂土,獨特的生態系統和人文環境,讓它們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得以休養生息、自得其樂。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懵C麻麻

總之,這裡可以滿足你對森林的所有幻想。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tungmingchen

博卡拉

博卡拉依偎在終年積雪的安娜普納山峰和魚尾峰下,傍著迷人的費瓦湖,蒼翠繁茂的植被和壯麗的雪山風光形成強烈對比。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HQChen

在這裡,可以坐彩色的小船泛舟費瓦湖上,還可以在空中感受刺激的滑翔傘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當然,必不可少的是躺在岸邊或坐在小舟裡,慢慢享受這旖旎的湖光山色。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小唯姐姐

藍毗尼

藍毗尼又被稱為"佛祖的故鄉",是個很純淨的地方。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JanShen

這裡,每天都有無數的朝拜者,虔誠的佛教徒不遠千里來到這兒,表達真摯的心意。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攝影師蘇學

在枝繁葉茂的菩提樹下,僧侶們誦經宣道,神聖悠揚。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瘋行者

納加闊特

尼泊爾被稱為“雪山之國”,在它不滿1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屹立著 8 座世界最高峰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極微細色

“喜瑪拉雅雪山觀景臺”之稱的納加闊特,是加德滿都山谷觀賞喜瑪拉雅山脈視角最廣且最佳的地方。從山脊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清楚的觀賞對面的山峰,你可以輕鬆的拍下全景照片。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levitzki

本迪布爾

本迪布爾民風淳樸,生活悠閒緩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看見你都是面帶笑容。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你可以花幾天的時間在鎮子裡和附近的瑪迦人村莊漫步。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那份溢於言表的親切,能讓你的心靈很快的融入到這個恬然安靜的小鎮。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尼泊爾,為什麼被稱為“徒步者的天堂”?

徒步是遊覽尼泊爾的最佳方式。幾百年來,背夫、商人、朝聖者、登山者和當地人一樣邁開雙腿,沿著蜿蜒交錯的步道,從一個村莊前往另一個村莊,從平原到達山川,從尼泊爾進入中國。

在純淨的喜馬拉雅天空之下,周遭矗立著海拔超過8000米的座座山峰,從一座茶館徒步前往下一座茶館,世上再沒什麼能與這樣的旅程相提並論了。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 視覺中國

最佳山景路線 珠峰徒步大本營(EBC)

歷時:14~20天

最高海拔:5545米

最佳季節:10月至12月

起點:盧卡拉

終點:盧卡拉

許可證:徒步者信息管理系統識別卡(TIMS卡),薩加瑪塔國家公園門票

概述:中國旅行者將這條路線俗稱為EBC,一般選擇珠峰大本營和Gokyo山谷支線,全程約14天。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Kuntal Joisher via Flickr

每個人都想親眼一睹世界之巔,這是珠峰大本營徒步遊如此熱門的原因。觀賞壯麗雪峰,體驗夏爾巴文化,享受舒適的旅店,都是這條繁忙而熱門的旅遊路線上的亮點。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Piyush Bedi via Flickr

毫不誇張地說,徒步EBC不是觸摸天堂,而是實實在在地置身“雪峰的天堂”。沿途可看到的雪峰數量用兩隻手都數不完。此外,5500米以上的雪山更是數不甚數,且與徒步ABC路線更多地只能遠望雪山不同,行走EBC可與這些雪山、冰川近距離,甚至零距離接觸。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Cameron Moore via Flickr

珠峰,洛子峰,馬卡魯,卓奧友,格重康,這些如雷貫耳的雪山中的任何一座山峰單獨放到一個地方,都會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但它們偏偏彙集到了一起,而這個地方就是EBC路線。羅列這些數據就足以說明一切了,用言語去描述反而感覺有些多餘。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Stefanos Nikologianis via Flickr

這條徒步路線不但擁有無與倫比的震撼風景,而且擁有完備且費用相對低廉的後勤保障設施,包括嚮導、背夫和間隔不遠的徒步驛站,讓行者可以輕裝前行。只要你身體健康,科學前行基本上都可以完成該線路。

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只能選擇一個地方進行一次高原徒步,我會首先推薦EBC

我想有一天,去尼泊爾旅行

by Stefanos Nikologianis via Flick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