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大法西遊記,西遊記修行解讀,西遊記之修行第四回(2)

講西遊記第四回(2)

--2015-7-20--

本法靈

悟空一聽拴意馬修法,不過是下等法,於是認為此法配不上自己,豈是待我的,不做他,放棄此法不學了,甩手走人了。

一群猴都來叩頭,迎接進洞天深處,請猴王高登寶位,一壁廂辦酒接風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數年,想必得意榮歸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餘,那裡有十數年?”眾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覺時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請問大王,官居何職?”

天上一日,人間一年,悟空呆了半月多點,人間就是十幾年不到二十年的樣子。

那玉帝不會用人,他見老孫這般模樣,封我做個甚麼‘弼馬溫’,原來是與他養馬,未入流品之類。

不是玉帝不會用人,而因為悟空這個階段就是適合這個修法的,玉帝也是因人施教,只是悟空不能了悟此用意,反而誤會瞧不起他,給他一個下等法。

法,本無高低,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眾生根器不同,故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因人施教度眾生。

利根器者,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悟,或聞誰縛汝而當下印心。鈍根器者,如佛祖有一個弟子教什麼都記不住,就記得一個掃帚,於是念掃帚也成就了。

什麼樣的根器,用什麼樣的法。

如果眾生根器悟性相同,度人只用一法就好了,多簡單方便。

我也講了很多修行法門,亦是方便應機於各眾生。一句話,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法。

正飲酒歡會間,有人來報道:“大王,門外有兩個獨角鬼王,要見大王。”猴王道:“教他進來。”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問他:“你見我何干?”鬼王道:“久聞大王招賢,無由得見;今見大王授了天錄,得意榮歸,特獻赭黃袍一件,與大王稱慶。肯不棄鄙賤,收納小人,亦得效犬馬之勞。”

赭黃袍,是何意?

黃袍加身,要妄自稱王稱聖了,而這個王是賊王,這個聖是偽聖。

因為悟空此時是妄心主位,故是賊王偽聖。

悟空受獨角鬼王的蠱惑開始走火入魔,離正道越來越遠,所謂道不遠人,而人自遠之。

帝聞言,即傳旨:“著兩路神元,各歸本職,朕遣天兵,擒拿此怪。”

兩路神元是什麼?元神好懂,神元是何?

問:為何偏偏是獨角鬼王送赭袍,並建議悟空自稱齊天大聖?

獨角鬼王即是獨頭意識,一般的意識是因五識眼耳鼻舌身而起,如看到美女則生起要電話號碼的意識,聽到有人讚美生起我很厲害的感覺。

而獨頭意識是不與前五識起緣,單獨生起的,有點象空穴來風,平地起高樓。

獨頭意識分四種:一是夢中獨頭意識,睡覺時依夢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如到一起莫明其妙的地方,做很多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不可理解奇形怪狀的夢。

二是定中獨頭意識,禪定時,緣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如看到菩薩放光或魔怪來吃你。

三是散位獨頭意識,既不在夢中,也不在定中,也不與前五識同緣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亂心起,在意念遊走中,上下古今,胡思亂想,過去未來,臆造幻想,恩怨情仇,亂打妄想。

四是狂亂獨頭意識,人在顛狂或神經錯亂的時候,自言自語,比手劃腳,胡言亂語,行為瘋癲,語無倫次。

獨頭意識多以幻境而迷失自己,而悟空顯然處於獨頭意識幻境中,認假為真執幻為實,入了夢中獨頭意識;認為自己本事大玉帝不會用人讓他當個弼馬溫這是定中獨頭意識;認為自己本領超強當與天齊可做大聖打妄想,這是散位獨頭意識;以上行為在正道眼中看來已經走火入魔癲狂了,這是狂亂獨頭意識。

悟空此時的妄念奔騰的速度遠超天界他所養過的那些神馬良駒,此時若不急及時回頭,要攤上大事了。

學修霖

師父,認為自己本事大玉帝不會用人讓他當個弼馬溫這是定中獨頭意識

僅這一條就已經有一大批人都在癲狂狀態了。

本法靈

正解

本法靈

定,本是指禪定中所見。但是如果眾生認為世間能看到摸到的事物就是固定的真實的,這個也是定,只是進了枯定中了。

在這個認假為真的世界裡迷失了。

第四回,先講了悟空養馬時拴意馬的狀態還是非常良好的有大進步的,只是一下子又退轉了,這一退就是千里之外,一退退到了獨頭意識中去了,講拴意馬與獨頭意識是文章中承前啟下緊緊相聯的,暗示強烈。

悟空拴意馬剛退轉,一腳才退回花果山,緊接著獨頭意識鬼王就找上他了,成魔成佛,只在一念間啊。可怕。

本法靈

學修然 某位哲人早就說過:這個世界就是個瘋人院。。。

正解,從獨頭意識理解上來講,世界就是這樣的,因為都在顛倒行事生存。

上帝上要消滅他,先讓他瘋狂,眾生之所以死亡,因為太瘋狂顛倒。

人若不死永生,必須轉瘋狂為真實,轉顛倒為真相。

反聞自性,即是。

本法靈

守丹田,守呼吸,守任督,守泥丸,守這些都是在守幻相啊。

幻相都將歸於滅亡。為何不守不滅亡的東西呢?

一切有生有滅的法,都將是有生有滅的。而只有不生不滅的法,才是不生不滅的。

誰念阿彌陀佛,邊念此六字,邊守在那個自性上,一切都是自性幻化出來的境,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守自性上必得不生不滅仙身。

守虛空,我本虛空中來,還將虛空中去,所以存想虛空中有一個我,那個虛空我就是自性本我無形無相無名,也是不生不滅的法門。

守雌,勿先動,我不先動就是本來清靜如如不動,這就是自性啊,守雌這是不生不滅大法門。

講了多少法門,但凡抓住一個你喜歡的去堅持,何愁今生不成佛?

無上大法就在講法記錄中,仔細看,反覆看。

本法靈

平凡的鳥 師傅,這樣會不會離世俗太遠了?

請先下載講課資料瞭解,就知道了你這一問本不存在

本法靈

玉帝說要抓悟空,首先自告奮勇的是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

為何是這二人先出來,而不是別人?

左遊

群裡可有別墅需要別人幫忙照看的

本法靈

左遊,有座塔需要照看,你去麼?

學修心

他們好像是專門捉妖怪的。。

本法靈

正解

本法靈

太白金星招悟空上天界時,那時的悟空還不是妖,而是人,有九竅的人,是當人招去的。而當悟空放棄拴意馬大法一退千里後並進入了獨頭意識幻境中,此時就是妖怪了,所以捉他要請捉妖強將來才行,李天王寶塔鎮妖,哪吒擒妖。

也正是因為悟空入了獨頭意識幻境中,才在這時聽了獨頭鬼王的建議,自稱為齊天大聖,其實作者在此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齊天大怪”而不是大聖。

明明用齊天大怪更能清楚表達修行之意,為何作者卻用了齊天大聖?

獨頭意識即是無意識、無思念、離分別,而起的意識,這猛的看起來好象是修成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人心死道心生真心顯的大境界了,實事不然,此心並非是真心。修行界有句話: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山。如果修行進了獨頭境中,離道如隔重重山,需要觸機緣,最終將這重山撞破,才算到家。

正因為悟空因無心而入獨頭意識幻境中,故而將怪字的心去掉,成了聖,這個聖用的非真心,而真正的聖是真心主位,可謂雲泥之別。

思民

師傅,這山可是心有界之山

本法靈

思民,看山有界就是山,看山無界,山在哪?

思民,前此日子在大群裡講看山不是山三種修行境界,你看下就明白了

思民

師傅,有山還是山,有界還是界。無山也是山,無界也是界。這麼悟解,可以嗎?

本法靈

思民,萬法唯心,皆是心左右你的認知意識,有界沒界也是心作用。

本法靈

怪=心+聖,原靈本是聖人身,卻因妄心著幻相,是怪;聖=怪-心,著想之怪去妄心,真心主位離幻相,是聖。

悟空,由人變妖怪,就在黃袍加身,自命齊天大聖之時。

猴王大喜,將赭黃袍穿起,眾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將鬼王封為前部總督先鋒。

獨頭意識做了先鋒,悟空自己就是先鋒的上司元帥大王了,這明顯是走火入魔的節奏。

玉帝聞言,即傳旨:“著兩路神元,各歸本職,朕遣天兵,擒拿此怪。”

二路神元各歸本職,說明在悟空未入獨頭幻境成妖怪前,這二路神元本來是不在本職處職班的,而是要麼散居休假,要麼本在一起另居他處。

二路神元,是因為悟空成妖怪入獨頭幻境才被玉帝一聲令下分成二路,並各歸本職的。

這就是說,悟空當弼馬溫時拴意馬頗有成效,此時神元神元本是一,是統一體;當悟空放棄拴意馬修法一退千里退到獨頭幻境中後成了妖怪,此時神元就自然的由一分成二,開始降本流末,開始由清到濁,開始由一散萬珠,離道更遠了。

一變二,就是將統一圓融體,變為對立,形成有見或無見,生了二見,就看任何事物變成對立的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長是長看短是短,各自為政,各歸其職。

而以前多次講過,世界是統一的,色即空,色空不二,不要對立看色是色,是有見。看空是空,是無見。有見無見即二見,皆落於偏見中,而護命經講離種種邊,始達妙音,不要落邊,色空不二,有無一體,才是離種種邊,處於中庸,此是至道之妙理。

關於此處統一與對立,道德經裡“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間,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一段,前些日子剛詳細講解過,在此不再複述,有不明白的可以去看這段講課記錄。

了悟: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色空一如,色即是空,這是悟空之理,悟到空是這個樣子,就是打破頑空了,這也是悟空名字的寓意。

問:哪吒有哪些兵器,各什麼用,有何用意?

本法靈

有人問何時再講封神榜

西遊記100回,二天講一回,要200天,小一年就過去了。

封神榜要講也得西遊記講完以後,不然精力有限,時間有限。知識無涯,人生有涯,以有涯求無涯,殆矣。累矣。

大約明年秋天能講封神,那不知深淺的秋啊……

講西遊雖在三伏,但亦有一種不知深淺秋的感覺,我是邊看邊講,深一腳淺一腳的,如秋般有葉色深紅,葉色如淺枯。深紅處請仔細讀,淺枯處請諒解包容。

本法靈

醉顏 諸位群友,大師,神棍,你們好

悟空做弼馬溫時雖為人身但入了仙籍,此時金箍棒是法器,當悟空入獨頭幻境為妖怪時,此時的金箍棒就是神棍了。

這位道友,一進群就哪此呼喚大聖,群裡都有誰是那個真心不主位的大聖呢?

本法靈

哪吒的兵器有何寓意?

哪吒來捉大聖,先派了巨靈神為先鋒,魚肚將掠後,藥叉將催兵。

巨靈神,原靈本來巨強無比;巨靈神用一宣花斧,即玄化斧,此意提示大聖入了獨頭幻境玄化之境中而不自知,用斧來斧正大聖快快回頭,轉回正途。

魚肚將,欲度將,將欲度成怪之悟空歸正道。

原靈放之則彌於六合,為巨大,巨靈。原靈還可卷則退藏於密,藏於各萬物萬世及小小人身泥丸之中。

藥叉將,用來摧兵的,這個職責是說如果巨靈神打贏了,就要藥叉摧兵在擒賊王之後再擒賊兵,嶊天兵擒猴兵。

那麼,如果巨靈神敗了,藥叉將就不用摧兵了,當跟著巨靈神哪吒一起退兵。

巨靈神抵敵他不住,被猴王劈頭一棒,慌忙將斧架隔,呵嚓的一聲,把個斧柄打做兩截,急撤身敗陣逃生。

最後巨靈神敗了,斧柄被打斷二截,可見斧正悟空未成,悟空是要一條道走到黑。於是藥叉就成了要插一手摧兵而終未成,成了藥渣。

巨靈神來斧正,本是劑良藥,轉邪歸正,但是終未成功,於是這副良藥,成了藥渣(藥叉)。

這一場好殺:棒名如意,斧號宣花。他兩個乍相逢,不知深淺;斧和棒,左右交加。一個暗藏神妙,一個大口稱誇。使動法,噴雲噯霧;展開手,播土揚沙。天將神通就有道,猴王變化實無涯。棒舉卻如龍戲水,斧來猶似鳳穿花。

斧是金,棒是木,金木乍相逢,卻不知深淺;噴雲吞霧是龍,播土揚沙是虎,龍虎鬥而不能降龍伏虎;

棒舉卻如龍戲水:播土揚沙本是虎,偏偏做龍戲水,亂套!

斧來猶似鳳穿花:噴雲吞霧本是龍,偏偏學鳳穿花,顛倒!

巨靈神睜睛觀看,真好猴王: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

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

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鐘磬。

尖嘴諮牙弼馬溫,心高要做齊天聖。

玉帝命將來捉悟空,第一個出場的是巨靈神,在巨靈神的眼裡,悟空如詩中所言那般,詩中用怪眼一詞,明顯指明現在的悟空是怪,不是聖,即便是聖,也是那個失了真心的獨頭無心之幻聖。所以巨靈神一見悟空,開口第一句稱潑猴,第二句稱猢猻,第三句稱潑猴。沒當悟空是人,當他是畜或怪。當初太白金星招悟空上天界時可以說他有九竅亦是人,可以修仙的,說他是人的。潑猴,潑皮頑固不化,認假為真執幻為有,退入幻境人身將不保,退回畜身猴本相。,本是靈猴,可為人身,但卻因失了本心真心入了獨頭幻境,已然為猢猻。不再姓孫,而姓猻。

當初菩提老祖給他起姓說他雖然長得象猢猻,但是心性純良,可以修仙,故去了犬字旁以人身學道並象人一樣起了一個姓氏。

而如今 悟空退轉,妄心貪著為怪,這孫字得加上犬旁而成猢猻。

此心能善也能惡,眼前善惡憑他作,善時成佛與成仙,惡時披毛並帶角。

皆在一念間。

班部中閃上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越班奏上道:“萬歲,微臣不才,請旨降此妖怪。”玉帝大喜,即封托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即刻興師下界。

李靖與哪吒受封號是在悟空成怪入獨頭幻境之時,這二個稱號中,降魔大元帥,好理解,悟空就是魔怪了,降悟空就是降魔元帥。但是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是何意?

大家討論,哪三壇?海會是什麼?

巨靈神玄化斧(斧正修行妙藥),魚肚將(欲度),藥叉(藥渣),這些為何都是哪吒手下,不是李天王的。

哪吒在捉悟空這時代表什麼,暗喻為何?

爭取今天早些將第四回講完

不討論了,我直接講吧,能快點

不然明天再發第五回,又跟不上同步講解了

那悟空正來收兵,見哪吒來的勇猛。好太子:總角才遮囟,披毛未蓋肩。

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綵鳳仙。

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

身帶六般神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

今受玉皇金口詔,敕封海會號三壇。

龍種自然非俗相,哪吒是龍種?這是怎麼說的?

麒麟子,比喻才華異常,出類拔萃,與眾不同,好理解。可是龍種這個詞可不是能隨便用的。

混元祖炁一炁化三清,再化五方五老,五老曾各化身為五方教主教化眾生傳法度人,亦曾各化身為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而眾生就是五帝的後代,而皇帝被稱為天子龍命,故他們的後代就稱為龍子。

不只是哪吒是龍子,眾生皆是龍子。

有人可能會問,除了中國的外國人也是龍子麼?依傳說那時五帝所管理的天下就是地球全部,不分中原什麼的,現在的人的視野只將五帝的權力定格在中國中原這一小區域內了,實則不然,光是大禹治水就到了美洲那麼遠的地方,不可思議處很多,要學會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關於這見怪不怪理論,剛剛在大群裡講過,不明白的可以去看這個記錄。

龍生九子各不同,何況降本流末無始劫以來繁衍無量的龍子們就更千形百態了。而哪吒這個龍子,可是非常同尋常之龍子龍種,哪吒更接近了五老的血脈之系,而眾生而是離血脈之根太遠了,甚至都找不到祖宗了。

哪吒可是經過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由太乙真人由蓮花化身而成的。修行人都知道求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求一個蓮花化身,這事不易,但是哪吒求到了,這個蓮花化身就是清淨身了,與凡身血肉之身可是雲泥之別。

用照妖鏡往人身上照,會照出人樣,若是妖幻化成人,用此鏡一照,就在鏡裡現出妖本相,而照哪吒,是照不出來的,無形。

哪吒,純粹就是一團氣幻化而成的蓮花身,本是無形身,空有一個幻形,因為要護法所以才勉強幻了一個形出來的。

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打來。

斬妖劍:劍斬無量青絲煩惱妖;

砍妖刀:刀砍三毒所造業障妖;

縛妖索:索縛思緒狂奔意馬妖;

降妖杵:杵降上躥下跳猿心妖;

繡球兒:繡球作繭自縛須化蝶;

火輪兒:慾火熾焰轉為智慧光。

三壇海會:上中下三丹田為三壇,也對應於天地人三壇。海會是指精氣神各路會聚成海,由三歸一,三花聚頂歸性海,“問我心,歸性海;性海直應非內外。”

性海,也叫毗盧性海,是如來藏心的妙莊嚴海,眾生皆具,故說眾生皆有佛性,指的就是這個性海,眾生皆因有此性海,終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性海也被稱作毗盧遮那佛之體性廣大無限,猶如大海。又作毗盧藏海。毗盧為法身如來,故毗盧性海通法性界、佛性界。

玉帝派哪吒去捉悟空,其實不是捉,是換了一種方法來斧正悟空修偏之道,本意是想令悟空轉邪歸正。看那哪吒先派巨靈神用玄化斧斧正為妙藥,派魚肚將,欲度悟空,但是悟空不悟,將斧打折,妙藥成藥渣,這是自取滅亡啊。

哪吒就是如來藏心,真心本來的象徵,這在提示悟空將妄心稱王,認識神為聖,是認賊為父,不識真心元神,哪吒現身來提醒,卻是空走一場,反被“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這是背後下黑手,繼續認賊作父,反將真心真神哪吒打退位了,於是真心退位退得更遠,悟空離道更遠。打到哪吒左膊,左是左道旁門,顯然不哪吒走了左道,而是悟空走了左道。

這場鬥,真是個地動山搖,好殺也: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對手,正遇本源流。(哪吒猴王正遇本源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哪吒為本為清為水之源頭,猴王為末為濁為水之支流末端,猴王降末流末更遠矣。)

那一個蒙差來下界(奉旨下界,非妄心生而下界),

這一個欺心鬧鬥牛(猴王自欺欺人認假為真認賊作你犯了牛愚痴性不撞南牆不回頭)。

斬妖寶劍鋒芒快(斬妖劍再利,你煩惱亂生無用),

砍妖刀狠鬼神愁(砍妖刀再狠,你造業不斷無用);

縛妖索子如飛蟒(縛妖索再粗,你意馬狂奔無用),

降妖大杵似狼頭(降妖杵再重,你猿心躥跳無用);

火輪掣電烘烘豔(火輪兒再快,你慾火亂起無用),

往往來來滾繡球(繡球兒再滾,你作繭自縛無用)。

大聖三條如意棒(如意棒再多,你認幻為有無用),

前遮後擋運機謀(機謀測再深,你不能離幻無用)。

苦爭數合無高下(爭高下誰勝?妄心主位猴王勝),

太子心中不肯休(哪吒欲度之,耐何猴王不受之)。

把那六件兵器多教變(哪吒多變化,皆是方便法),

百千萬億照頭丟(無數度人法,無私傳眾生)。

猴王不懼呵呵笑(猴王眼不明,聞道卻嘲笑),

鐵棒翻騰自運籌(依著獨頭境,自以為得道)。

以一化千千化萬(能化千千萬,神通不是道),

滿空亂舞賽飛虯(六道中亂舞,心迷並自縛)。

唬得各洞妖王都閉戶(閉戶非真閉,妄不起是閉),

遍山鬼怪盡藏頭(藏頭非真藏,性海真藏心)。

神兵怒氣雲慘慘(哪吒神兵器,他不受度為慘),

金箍鐵棒響颼颼(識神用兵器,猴王心冷暗暗)。

那壁廂,天丁吶喊人人怕(妄心打不退,實在是可怕);

這壁廂,猴怪搖旗個個憂(真心想主位,反而為此憂)。

發狠兩家齊鬥勇(真妄二心鬥,看誰勝誰敗),

不知那個剛強那個柔(即心是道場,由心作仙怪)。

可惜的是悟空最終將哪吒打跑,真心退位,妄心主位,做怪了。

一心一念,作佛作仙是心,作妖作怪是心,一念間。

猴王得勝歸山,那七十二洞妖王與那六弟兄,俱來賀喜。在洞天福地,飲樂無比。他卻對六弟兄說:“小弟既稱齊天大聖,你們亦可以大聖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聖。”蛟魔王道:“我稱覆海大聖。”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聖。”獅駝王道:“我稱移山大聖。”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聖。”禺狨王道:“我稱驅神大聖。”此時七大聖自作自為,自稱自號,耍樂一日,各散訖。

牛魔王稱平天大聖(牛耕地為本卻要平天,顛倒)。

蛟魔王稱覆海大聖(蛟護海為本卻要覆海,顛倒)。

鵬魔王稱混天大聖(鵬巡天為本卻要混天,顛倒)。

獅駝王稱移山大聖(獅守山為本卻要移山,顛倒)。

獼猴王稱通風大聖(獼看林為本卻要通風毀林,顛倒)。

禺狨王稱驅神大聖(狨驅邪為本卻要驅神,顛倒)。

美猴王稱齊天大聖(靈猴迷於六識,顛倒夢想,認假為真,不能離幻,如何齊天?眾生本與天地同生,與天地唯一,本與天地一齊,耐何妄心貪著而不能齊天,悟空的齊天,齊的是自己幻境裡的天!)

七大聖自作自為,自稱自號,耍樂一日,各散訖。(自欺欺人,自狂自大,自我感覺良好,入戲太深,玩得不亦樂乎,結果即是不亦哀哉,人生如夢,夢醒總是太遲,幻相終是水中花,歸於散滅,各自散訖。)

禺狨,長得鬼面樣子,可恐怖可怕,有多鬼崇見了都怕得躲得遠遠的,因長象恐怖而具驅邪之用。

獼猴通風,是指刮颶風毀林。

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太白金星換了一種方法招安悟空,滿足他的願望準批齊天大聖之封。這是太白金星的良苦有心,想再度悟空讓其借假修真,悟空認假為真,那麼太白就隨順世緣以方便法度之。

有官無祿,就是有名無實,借假修真這個法門雖有名,但無實,因為借假而修的,哪來的實?

借假修真法,都是有生有滅法,有生有滅法,得有生有滅的果。只有無生無滅法,才能修成無生無滅果。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第四回中講悟空與巨靈猴哪吒大戰,都是寫拿出棒就打,沒有說從耳中取出棒來,說明悟空早已不用這個反聞自性的觀音耳根圓通法,此法前面講過也是莊子的心齋聽炁法,同義異名。

反聞自性大法不用久矣,後來他又改修拴意馬法,最後這個法也放棄了。

現在太白金星又因機緣方便度之,這次悟空將修個什麼法呢?

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養在天界,後來確實是專門給悟空在蟠桃園右邊建了一座齊天大聖府。太白星的本意是借天界的靈氣溫養悟空漸漸收其邪心,使真心主位,真王登基自然河清海晏,妄心是亂臣,是簒權之賊子,亂臣賊子黃袍加身做王天下戰亂。)

玉帝即命工幹官張、魯二班(為何不稱張班魯班?是因為這是建築部的二個部門,張班是張工程部,魯班是魯工程部)。

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悟空行左道而成妖怪,現移民到天宮中當轉邪歸正,由左道轉右正途)。

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遣欲心安靜,澄心神清寧,這就是清靜經裡的“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心靜神清,心安神寧,自然五臟五氣朝元,五斗指五氣朝元)。

外賜御酒二瓶(先天后天二甘露)。

外賜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甘露可安心定志,那金花卻又是什麼?與安心定志何關?

那猴王信受奉行(依遣欲澄心清靜經中之法奉而修行),即日與五斗星君到府(這樣修行的成效是五氣開始凝聚合一),打開酒瓶,同眾盡飲。送星官迴轉本宮,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於天宮快樂,無掛無礙(此清靜經法修行得了大益處,他很喜歡這個法歡天喜地,體會到妄心消而無牽掛境了)。正是:仙名永注長生錄,不墮輪迴萬古傳(若猴王能依清靜經中法堅持修行,就可以仙名永注長生不死,永不入輪迴了,但猴王能否堅持下去呢?魔考出現時他是闖關更上一層樓,還是又象以前那樣一退千里?)。

十界分別是指: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項稱為六凡,後四項稱為四聖,合稱為六凡四聖。 而張拙有名的悟道詩: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自性光明寂然不動是光明寂照,為道體空性;遍河沙是指凡間塵物變化無常,是道用色有。凡聖含靈共我家是指本我自性一體二面,聖是道體空性,凡是道用色有,空即色,體即用,色空不二,體用一如,如手心手背皆是手。

以前講過十法界因人心無明而被分成十法界,十法界本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自性空性道體,十法界就是妙有色相道用。

如電腦硬盤本無分區,如一真法界,而為了便用方便人為的給分成CDEF區,如十法界。

金花十朵,即十法界。十朵金花即一朵金花即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自性、本我、真如、真心、本來面目,名殊而義同。

這個真心之一真法界十真法界是沒法直接拿出來給悟空的,玉帝是以給大法的形式間接的轉贈,依安靜寧神二司名相及這第四回的最後一段來看,玉帝給悟空的是清靜經。

是玉帝給的麼?不是。是王母給的。

居於蟠桃園之右,蟠桃是王母居處,而清靜經中:“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到目前為止,悟空回花果山一連番的情節發展,已經學了三種修行法門了。

這王母的清靜經法門能堅持修行麼?畢竟不知向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大家自由交流吧,講完了。一部西遊,讓你學會逆思維,打破原有舊觀念,創立新思維

本法靈

學修行 感覺自己就像那孫猴子[表情]

猴王就是眾生的典型代表,人人都是猴王

撿一個法丟一個,再撿一個,再丟,最後不知自己要哪個

本法靈

再高的法,不適合你,也是下法;再下的法,能適合你,也是高法。

法無高低,只因適合與否而分高低。

那個太白金星叫啟明星,確實名如其人,到第四回為止,已經二次試著要開啟悟空智慧了。

本法靈

歷代西遊講解者不少,但是都走了一個致命的誤區,就是一看齊天大聖,一看猴王從菩提老祖那修行72地煞術回山,就在註解時,將猴王當大聖來看了,而未當他是人來看

邱處機要講的是人如何修行成仙得道,不是在講一個大聖怎麼再向上修行。這一點如果立基不對,就全盤皆錯了。

邱真人與李志常弘濟真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要將一個平凡的人修行時遇到的普遍狀況以一種文學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表達出來。

註解西遊的古今人士中包括一些有名的修行大德,也走了這個誤區,一開始就定位猴王從菩提那裡修成圓滿出來了,那麼如果這樣的話,哪來的壓五行山下,哪來的大鬧天宮,一個修行者是這種行為麼?

本法靈

正氣浩然 那麼七十二變指的是啥呢?道長

你看西遊裡都寫了悟空變了些啥,那就是。

正氣浩然

還是搞不懂,有了神通還被壓

本法靈

正氣浩然,新入群道友請先看以前的講課記錄,都講了,自己找答案

要想理解西遊講解,必須先看一群中的講法記錄,不然理解不了,會問一些重複的問題

跟不上思路,是因為沒看講法記錄

正氣浩然

那麼多

本法靈

到一群下載

正氣浩然

咋麼看的過來

本法靈

這個場景真是太熟悉了。前年做過一個夢,夢到我在講西遊記,有一個叫正氣的人不停的問,我說你下載記錄,他說太多了。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啊,誰知道乙未年七月我真講西遊了,連我都不可預知之事,夢卻先行。

在講法中,常常出現很多熟悉的場景,都是以前看到的或夢到的,卻如實的發生的,有時連對話都是那麼一模一樣。

當時三群才建立,人氣不活躍,於是與管理們商量發公案,講公案,但是這樣還是單調,於是商量著再發西遊記給大家看,大家自由討論。

本來是讓大家自由討論,卻變成我來註解了。

時機,因緣,成熟,就是這樣種因結緣結果,因果不爽啊。

本法靈

正氣浩然 那麼多

就在你說那麼多之後,剎時想起那個夢,再看你的名字也是正氣。

在夢裡我還回了他一句:正氣多再多的記錄也看得完。

這一句終在群裡以別一種形式表達回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