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熱內盧,巴西的大都市-1936年3D版《環球旅行》立體照片

一張老照片

一個剎那的瞬間

承載著一段永恆的歷史

讓照片時光機帶我們

穿越100年時光去環遊世界!


里約熱內盧,巴西的大都市-1936年3D版《環球旅行》立體照片


照片背後的原版文字介紹(譯文):

我們站在群山和海灣平靜的港灣之間的山頂上。博塔福古的郊區就在我們正下方。我們面前的陡峭岩石有1200英尺高,早期的葡萄牙探險者把它命名為“甜麵包山”。里約熱內盧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講葡萄牙語的最大城市,它的人口比葡萄牙所有城市的人口總和還要多。它是巴西的首都,是南美洲一半人口的大都市。此外,它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業帝國之一的主要金融和工業城市。巴西比美國或整個歐洲都大。

里約熱內盧的面積只有芝加哥的一半,而且更漂亮,如同詩人歌唱里約熱內盧灣的清澈。當葡萄牙人於1502年1月1日第一次進入這些水域, 他們認為已經進入了河流,並稱之為“一月河”,意思是一月份的河流。三十年後,他們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鎮。1762年,它成為巴西的首都,1808年至1821年是葡萄牙宮廷的所在地。1822年,巴西宣佈獨立,並在沒有遭到多少反對的情況下成為一個帝國。在幾次公民叛亂之後,1889年成立臨時政府,並於1891年宣佈巴西聯邦憲法。

里約熱內盧人口混雜。上層階級是葡萄牙後裔,但中層和下層階級與土著印第安人、進口黑人和其他黑皮膚人通婚,因此大多數人口是混血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