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變天」,新政府是否疏遠中國?

馬爾代夫“變天”,新政府是否疏遠中國?

邱 林

在9月23日馬爾代夫總統選舉中,反對黨領導人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薩利赫出人意料的擊敗現任總統阿卜杜拉·亞明,成為馬爾代夫新總統。該國“變天”是否影響中馬關係,引起外界的密切關注。至到上週三(10月10日),當選總統薩利赫保證上臺後將履行之前的中馬雙邊協議,繼續實施在這個印度洋島國上正在進行的項目。這才讓中方鬆了一口氣。

《印度快報》11日援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的話說:“馬新政府對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張利忠表示,將致力於加強同中國的關係,遵守中馬已簽訂的合作協議,繼續實施現有合作項目,並進一步探討在民生、基礎設施、旅遊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推動兩國關係更好發展。”

眾所周知,亞明在擔任總統期間,從中國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以推進馬爾代夫的基礎設施建設。由中企承建的馬爾代夫機場新跑道試飛成功,機場擴建完成後將大幅提高旅客接納能力,對馬爾代夫社會經濟和旅遊業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而“海上絲綢之路”的標誌性項目,中國援建的中馬友誼大橋也在8月30日開通。全長2000米的大橋連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與機場島,推動環馬累生活居住圈的發展。

然而,在上月的總統大選中,薩利赫就是憑藉中國投資的這些項目作為話題,對尋求連任的亞明進行批評,並稱正是這些項目導致包括亞明在內的一些馬爾代夫高官貪汙等,從而贏得了總統職位。為了體現自己的清廉形象,以及在競選中針對對手說的話,一些人甚至認為,薩利赫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停”中國的投資項目。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國家政權更迭後,贏得大選的在野黨變成執政黨後,其執政意志和國際形勢變化對雙邊關係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最簡單的辦法是,以前政府貪腐為名,對之前與其他國家簽署的合作項目進行重新審查,甚至取消。

例如,從2015年斯里蘭卡、2016年緬甸,到今年5月的馬來西亞的政權更迭後,與中國的關係發生搖擺。特別是過去中國與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簽署的港口、水電、鐵路等的投資協議,要麼被現政府擱置,即使上馬的項目也被迫停下來。馬來西亞新政府上臺後,立即暫停由中國投資、價值220億美元(約合1460億元人民幣)的三個項目,聲稱要重新談判。

所以,薩利赫當選後,一時間,“馬爾代夫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有可能疏遠中國”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的話題。況且,薩利赫被印度媒體普遍稱為“親印”領導人,而亞明則被指為“親華”總統,這次大選還被描述成了“中印在印度洋上的角逐”,宣揚薩利赫的勝出將會產生強烈的地緣政治效果。

雖然這些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誇張的,它們所依據的視角也存在問題。但也要承認,印度在馬爾代夫的地緣影響是天然的,其對後者的綜合影響可謂無處不在。中國與馬爾代夫近年發展經濟合作不應被看作是中國去馬爾代夫侵蝕印度的影響力,是“龍象之爭”的又一回合。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為,馬爾代夫政權進行了更迭,然而該國的國家利益不會變,對優質外部投資的需求不會變。儘管政黨輪替的衝擊波有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但中馬合作不會首當其衝,因為那不符合馬爾代夫的利益。

就連《印度時報》的評論員也承認,薩利赫“會繼續保持與中國的緊密關係,特別是在印度在馬爾代夫的基建項目投入上實在遜色的背景下”。即使新政府上臺,印度在經濟上不可能在馬爾代去取代中國,無論是在投資領域還是在旅遊領域。

同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等國的政權更迭一樣,儘管一些反對派可能會拿中國說事兒,但是總體上,中國是一個迅速崛起和發展的國家,上述國家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中國。預計,馬爾代夫新政府仍會採取更加平衡的大國外交政策,這其中就包括與中國的關係。同時,中國需要適應與新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