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 NIO HOUSE 探店:从这家新造车企业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蔚来 NIO HOUSE 探店:从这家新造车企业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9月18日午后,天高气爽,位于北京繁华长安街的NIO House蔚来中心,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现状与趋势的高端沙龙在“低调”进行。

让人享受的活动中,有幸参会的笔者不仅收获了满满的车市发展报告干货,还满足了一直以来探访NIO House的好奇心。再联系前几天蔚来汽车的赴美上市,不管这家新造车企业未来如何,其都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汽车金融业学习和思考。

01

打造用户体验与服务护城河

沙龙开场先参观了占地3000平、“高大上”的NIO House,共有2层、包含多个区域,一层主要用于展示车辆、同一般汽车展厅区别不大,二层则要丰富不少,Forum区域可举办会议和论坛,Living Room可以聚会、聊天,Open Kitchen提供下午茶,还有图书区、儿童娱乐区等。在这个“能让你看着长安街喝咖啡的地方”,蔚来车主可以与工作伙伴头脑风暴,和朋友举办分享会、生日派对、个人音乐会,也可以预约参与大咖演讲、极速赛车等活动和体验。

而后蔚来汽车北京总经理浦洋洋洋洒洒地介绍了蔚来要如何重塑用户体验和其建店逻辑。分享中用到了苹果智能手机“革”掉诺基亚、HTC等命的经典案例,试图告诉我们技术牛之外,刷新用户情感体验也太重要了!


蔚来 NIO HOUSE 探店:从这家新造车企业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想必这也是蔚来一直主打“用户企业”牌的重要原因。从蔚来汽车一直以来的动作可以看出,技术研发外,蔚来真正想要构建的竞争壁垒就是其“用户体验与服务”。蔚来上市招股书财务数据中,销售服务是蔚来很大的支出板块。另外,李斌在招股书中的一封公开信还承诺称,愿意用5000万股蔚来股票与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此次蔚来上市也是由12名蔚来用户完成的敲钟仪式······种种行为都在向用户表白——我要为你创造愉悦感与归属感。

可以看出,重塑用户体验也是蔚来想要最大区别于传统造车企业的领域。说大点,蔚来汽车和蔚来董事长李斌并不纠结于自家跑车的续驶里程和最快速度,其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新的用车生态体系。

显然,有此想法的并非蔚来一家。前段何小鹏在小鹏汽车发布会上的一张PPT有一句话: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这话产生一定争议后,何小鹏回应,他实际想表达的是,智能汽车不是一款汽车型号的制造,而更应该是个生态。可见,新造车企业都有志对现有汽车生态做一番重塑。

而至于成功与否,还要看大环境和各家本事。但目前看,以用户为核心做服务确实是趋势所在(产品自然也要硬),这一点放在汽车金融等行业同样适用。汽车金融玩家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何有创新地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走在其他竞争对手前边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02

在技术研发上倾情投入

蔚来汽车作为互联网造车界的“网红”,其实际造车能力一直是受争议的点。特别是此次蔚来上市,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蔚来共完成ES8生产2399台,已交付1602台,还有14376台订单等待交付。而李斌则曾许下年底前要完成一万台交付的目标。这让不少人质疑蔚来的交付能力。

对此,笔者认为,目前交付的1602台和一万台目标对比,数据确实有些惨淡。不过7、8月份已经看到有明显的产能增长,后续蔚来安排合理、解决好用户收车焦虑的话,1万台交付承诺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看到蔚来作为一家新造车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能力与诚意。吃瓜群众都知道,蔚来在国内是最先推出量产车ES8的新造车企业,外界对这款车的最大吐槽是产品和高昂售价不匹配,但不少业内人和笔者身边的朋友对车外形和技术配置还是比较认可的。蔚来在产品的核心部件上也确实投入了不少资源进行研发,对细小零部件的供应把控也相当严格。


蔚来 NIO HOUSE 探店:从这家新造车企业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蔚来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蔚来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总运营费用为26.02亿元、49.53亿元、31.86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4.6亿元、26亿元、14.5亿元,研发费用占比甚至已经超过50%。李斌也表示;“过去几年里,蔚来汽车40%的支出全部源于研发,蔚来汽车研发的均为世界级水平的汽车。”科研活动和人才的吸引与培养花费了主要的研发资金,蔚来产品研发员工人数占比已在40%以上。

以上可以看出蔚来汽车在技术研发上的倾情投入,汽车金融平台同样如此,需要专注于一些重点领域的投入和产品开发。

02

上市融资并不值得被诟病

不得不提的还有,前几天在一众“懵逼”眼神和“看不懂”评论中,蔚来的成功赴美上市。挂牌交易短短三天,股价就如云霄飞车一般,经历了破发、暴涨75.76%、大跌14.66%的起起落落。虽然总体低开高走、市值超长城汽车,但巨额的亏损和能否实现的车辆交付,还是让不少吃瓜群众感觉所谓的新造车第一股,蔚来IPO又是一场套现“割韭菜”的资本游戏。

似乎确实如此,成立不到四年,近两年半时间亏损109.2亿元,日均烧钱高达1195万元,交付车辆仅1602台,这就好意思上市了?然而事实是,时代在变,IPO“井喷”下,很多看起来无甚业绩的公司都“好意思”上市了。大家稍留意的话,汽车圈有流血上市、盈利模式尚未跑通的易鑫、优信,圈外有两年便IPO的趣头条,争议声中快跑上市的拼多多,还有在港敲钟的美团点评等。


蔚来 NIO HOUSE 探店:从这家新造车企业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可以看到,快速成长下,这些公司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上市时间距离公司成立时间越来越短。当然,愈发加剧的市场竞争和期待回报的投资者,也不允许这些公司成长得过慢。不赚钱,还要有资金支持企业继续在赛道上奔跑,无疑增大了企业的运营压力。所以最直接的,上市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蔚来选择此时上市,李斌的回答也很坦然,上市能募集到更多资金,可以用来研发更好的产品,这也证明了蔚来缺钱的事实。

在笔者看来,通过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发展并不值得被诟病,也并不丢人。同样,对于易鑫、优信的上市,我们也应该以正常心态视之,不能一刀切地认定就是“割韭菜”。

当然,众多企业的流血上市确实也应该引起一些反思:股价起落、市值缩水是资本市场不看好商业模式亦或IPO初存在估值虚高的问题?互联网实力跑得太快、激烈市场竞争下,一些很快上市的公司是否少了些耐心和积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