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華住5億信息洩露

上個月末,網上傳言華住數據疑似發生洩露,該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據報道稱,8月28日,網絡流傳一張黑客出售華住酒店集團客戶數據的截圖,其中涉及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開房記錄登錄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多達5億條信息打包價為8比特幣,約合人民幣38萬元,並給出了測試數據。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當天下午,華住集團對公眾作出了正式說明,稱已在內部迅速展開核查,並向公安機關報案。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發佈通報稱,接到華住集團報案,有人在境外網站兜售旗下酒店數據,客戶信息疑遭洩露。該公司已啟動內部自查,警方即介入調查。

直到9月17日華住集團在美國證券市場發佈了《關於華住數據疑遭洩露的調查進展說明》,聲稱目前案件已告破,在暗網上試圖兜售數據的犯罪嫌疑人已被緝拿歸案。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說明》還稱,犯罪嫌疑人曾利用輿論聲浪,對華住進行敲詐勒索,未遂。目前,公安機關在進一步的偵辦中。根據中國法律和公安機關的要求,案件偵查過程中不得有更多的信息披露;關於犯罪嫌疑人在暗網上的宣稱是否真實,是否存在數據洩露等各界關心的問題,需要等待案件偵辦完成後才能正式發佈。

業內律師表示,此次涉及的個人信息不僅數量巨大,而且涉及大量敏感信息,若查證屬實,將是迄今為止最大最嚴重的酒店信息洩露事件。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我的信息誰做主?”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數據蘊藏著巨大價值得以充分挖掘,但同時,也帶來了隱私信息保護方面的難題。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面對日益嚴重的個人信息洩露和安全威脅,加強相關法治建設至關重要。“在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相關法律還較為脆弱,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我的信息誰做主”“為什麼我們成了‘透明人’”“信息裸奔”……等等,細思極恐,人們不得不主動思索著這些問題。行走在大數據的社會,個人信息安全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生活中,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個人信息洩露已不是新鮮話題,被洩露信息者輕則頻繁被“精準”騷擾,重則可能遭遇電信詐騙、套路貸、敲詐勒索等惡性事件。如何減少個人信息被洩露,被套取?以下一組圖片告訴你如何警惕防範識別“套路”。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態勢感知、物聯網安全、高級威脅調查取證等新興技術發展,網絡安全產業迎來了新一輪變革。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除了完善立法、加強企業管理等措施之外,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正在介入。

大數據時代,風險與挑戰並存。雖然各類風險日益加劇,但用戶安全意識總體在提升,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企業也在不斷進步,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一定能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得以解決。

5億信息洩露,售價38萬元,大數據下我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

每天為你實時推送最新最火爆的熱點資訊、熱門話題,想知道今天都發生了什麼大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