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爲什麼沒有同意?專家:要那彈丸之地幹嘛

康熙即位的初期,清政府面臨著眾多的內憂外患,北部邊疆大漠草原上的準葛爾汗國就是滿清八旗的勁敵之一,還有西伯利亞地區的沙俄勢力像只鹹豬手,在雅克薩地區摸來摸去。清政府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方針,先除幹部隊伍裡囂張跋扈的鰲拜,再平定雲貴邊省擁兵自重的吳三桂,接著收復“明鄭政權”割據的臺灣澎湖

此人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專家:要那彈丸之地幹嘛

施琅建議康熙去攻打日本是有他的考慮的。當臺灣被修復以後,施琅就面臨這樣一種危險,那就是兔死狗烹的危險。再加上他是一個漢人,在當時的主流社會是,不被信任的。所以施琅始終都有一種危機感。

如果去攻打日本的話,那麼,他就會有以下好處,黑他還有使用的價值,康熙暫時就不會去動它,還有,如果真的是攻下,日本的話,那麼。海外的這些島嶼,可以作為他的資本。雖然康熙年代不會有王的分封了,但是,他的這些業績也足有稱王的

此人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專家:要那彈丸之地幹嘛

康熙收復臺灣並不是為了統一,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有一個以明朝永曆為年號,保中華衣冠的漢族政權。鄭氏政權不是數典忘祖的臺獨分裂者。當雙方就國家統一問題展開談判時,當鄭家提出“不剃髮”的正當要求時,卻遭到滿清的拒絕,於是兵戎相見了。當滿清佔領臺灣後,康熙卻認為“臺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更有大臣說“空其地任夷人居之”,主張重新“贈給”荷蘭人!這使滿清攻臺的真正興趣昭然若揭:即使把臺灣拱手讓給洋人,也決不能容忍這裡有一個漢人政權的存在。什麼中國領土完整不完整,只要不對自己的“家天下”構成威脅!對比同一時代滿清與沙俄在雅克薩交戰後忙把柏海兒湖(今貝加爾湖)割讓給沙俄的歷史,這一道理更加顯而易見了。施琅也是為了報復鄭家才主張攻臺的。鄭家和施家後代不能通婚,可見兩人的仇恨有多

此人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專家:要那彈丸之地幹嘛

徵日理論上可行,但是實際上並不划算。

先不說戰爭輸贏,首先日本孤懸海外遠離本土,需要渡海作戰,渡海作戰就需要選擇合適的登陸地點,但是日本長期閉關鎖國,除了長崎之外並無其他可以接觸到的地方,而過去又不像現在有偵察機或者是偵察衛星,只能依靠間諜去繪製地圖提供情報。前面說了,日本高度閉關鎖國,間諜去了基本就是睜眼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