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智能頭盔、微型機器人協力引領工業維修領域變革

在企業裡,每逢節假日或產線故障時期,我們常常可見一群忙忙碌碌的身影加班加點爭分奪秒的活躍於大型機器,廠房設施的各個角落去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他們就是企業的維護人員。

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的數十年間,一線工人逐步從繁重,危險的操作環境中解脫出來。然而,面對越來越多的複雜且精密的自動機械設備設施以及越來越苛刻的準時化生產要求,維修人員越感壓力山大和苦悶。一方面現代企業生產運營大部分問題如停產,質量、安全事故甚至環境投訴或者職業健康均和設備直接或間接相關,稍有差池或拖延,設備維護人員都要坐在被告席上;另一方面維修人員的工作環境仍不少處於惡劣和危險的區域,面對多種多樣設備設施所需的廣泛專業知識水平遠超幾名位於現場維修人員的能力,人手不足和時間的緊迫性使得通宵達旦的連軸轉搶修也成為維修團隊司空見慣的事情。

所幸,近日一些新興科技的發展終於把一線曙光照射進了這一企業運作的關鍵基礎領域。

過往,工廠每年需要對高層建築、工廠屋頂以及其他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至少一次檢修。維修人員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危險且耗時的全面檢查,位處下方生產區域也要專門排出時間停產。福特汽車最近開始在其一家英國發動機工廠使用無人機,對人員不容易接近的區域進行檢查,檢修與生產同時並行,替代維護人員的大部分高空作業。該定製無人機安裝有多個攝像頭,含感應熱量的熱成像攝像頭,廣角鏡頭和近攝鏡頭,可拍攝動態視頻或靜止圖像。無人機的檢修以視頻圖像為基本資料,提供了客觀的工廠維護記錄,有效防止對人為檢修疏漏,及診斷結果的爭論。以其工廠約200個龍門架的例行檢查為例,以前在夏季停產三週期間進行,維修人員需要使用電動升降機並鋪設腳手架以到達龍門架位置檢查確保它們不會破裂或鬆脫。無人機的應用使得由兩人組成的團隊就能完成二十幾人的工作量,一個120英尺龍門架的檢查時間從12小時減少到12分鐘。更關鍵的是工廠不需要因此關閉生產,並實現更頻繁的日常檢查。除此之外,該無人機還可以監控機器和電纜溫度,檢查機器人、高架輸送帶、起重機和屋頂是否有洩漏,甚至還有用於排水和下水道檢查以及應急照明的可能。

無人機、智能頭盔、微型機器人協力引領工業維修領域變革

無人機能幫助維修人員在高空環境中輕便的發現問題,而身處現場處理問題時,一隻可穿戴智能頭盔可以發揮出一個專家團隊難以置信的作用。

今年,霍尼韋爾發佈了一款採用最新的語音識別、增強現實、工業物聯網和移動軟件技術的可穿戴頭盔,使作業人員能夠更加安全、高效地完成工廠或野外任務。該頭盔含有顯示屏,可語音控制解放雙手,能將工業物聯網實時數據、文檔、健康和安全信息進行可視化呈現。當一名維修人員手持工具操作,置身於複雜環境中時,通過包括支持中文在內的聲控開啟頭盔內置各種功能。不僅可以掃描智能設備二維碼,閱讀設備相關技術信息,還可在維修人員感覺疑惑,解決問題力不從心時,聲控撥出電話,將現場視頻傳遞給想要諮詢的主管或專家。而在辦公室甚至家中的主管或專家可實時看到現場情況,詳細溝通了解,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提供解決方案併發送圖紙等到現場人員的頭盔屏幕中。互聯工廠技術和智能頭盔使現場人員隨時擁有團隊數十年積累的設備維修專業知識,整個現場故障排查解決極具安全係數和工作效率。每次維修過程的電子化視頻記錄則成為企業珍貴的專業知識積累。

無人機、智能頭盔、微型機器人協力引領工業維修領域變革

而對於大型重要設備內部的迅速檢查和缺陷修補,一群微型機器人提供了令人驚歎的可行性。勞斯萊斯正和哈佛大學合作致力於開發用於飛機發動機維護的機器人。通過一種蛇管型機器人輔助,微型機器人可在不拆卸發動機的情況下,鑽入狹小的發動機內部空間檢修。維修人員遠程就能遙控和執行專業的維修工作,讓飛機引擎修理的時間從五個小時直接縮短到五分鐘。

無人機、智能頭盔、微型機器人協力引領工業維修領域變革

在無人機、智能頭盔、微型機器人等高精尖技術的不斷湧現下,企業維修人員的專業能力將與之深入融合增強並徹底告別單兵作戰的時代,工業維修領域的一場技術性變革即將大幕拉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