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華:今年將適時啓動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4月7日,第三屆杜克國際論壇在江蘇崑山杜克大學舉辦。澎湃新聞(the.thepaper.cn)從崑山市委市政府獲悉,今年的杜克國際論壇聚焦綠色金融主題,來自全球重要的政策專家、金融及綠色產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在會上各抒己見。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改委前副主任解振華在會上說,今年按照中央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的部署,將適時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

解振華說,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理念之一,中國提出了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的目標。並在十三五規劃當中將其作為約束性的指標加以強化落實,成了綠色低碳發展的倒逼機制。

這一舉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效。2015年與2005年相比,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下降了38%。“按照世界銀行公佈的數據,中國近20年累計節能量,佔全球52%,也就是一半節能量是中國做的貢獻。”

但解振華也指出,要實現十三五規劃中關於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到2020年,碳強度相較2015年下降18%,單位GDP能耗降低1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等,中國還要採取多項措施。

其中一點,解振華表示,是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碳排放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

其基本交易模式是對一個地區確定碳的排放額度,各重點排放企業或排放單位按照減排成本購買這些額度。各個單位之間、各個行業之間減排成本差距越大,交易的積極性就越高。有些地區的企業若減少向大氣排放汙染性氣體還可獲得碳排放信用。

2011年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以及深圳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2013年6月,上述7個省市相繼開展了交易。至2016年底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了1.36億噸,總成交額超過了34億人民幣。

“碳交易市場對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顯著效果。納入碳市場的重點行業企業在碳排放總量和強度上保持雙降的趨勢,以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效果得到了驗證和體現。”解振華說。

解振華還在論壇現場表示,今年按照中央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的部署,“將適時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對碳排放空間資源的配置作用。通過建立健全碳價格機制,降低全社會節能降碳的成本,以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控制,推動國民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本次論壇還舉行了一系列項目簽約和發佈。崑山杜克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打造政策界、學術界、企業界協同參與的研究機構;崑山市政府與北京環境交易所、中銀國際證券及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環境權益交易、綠色金融等領域開展合作。崑山市委市政府表示,此舉將進一步推動崑山綠色金融發展,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