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華為成功全靠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終警惕員工惰怠的蔓延和氾濫。

任正非說:“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唯有我們內部的惰怠與腐敗。要杜絕腐敗,惰怠就是一種最廣泛、最有害的腐敗,人人皆有可能為之,不要以為與己無關。置公司於死地的就是這種惰怠。”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績效是經營企業的基本目標,績效管理是企業必須實現的科學化管理方式。但是,績效管理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做不好可能適得其反。當然,做好了有助於實現績效倍增,同時對人才經營、內部優化、管理革新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決定性價值。

有一家制造型企業,這幾年業績不太理想,老闆很著急,想快點改變局面、扭轉頹勢。

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績效管理的一些知識,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找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商量如何實施。由於這位HR經理雖然科班出身,但年輕力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於是,他們就從其他公司挖了一名副總過來。準備在公司大力推行績效考核。

  1. 原來這家企業的管理層,除了業務經理是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模式,其他崗位都是“月度固定工資+季度獎+年終雙薪”,有少數高管則是“月度固定工資+季度獎+年終分紅(即年薪制)”。
  2. 老闆決定採用公司貼一點、從原固定工資中拿出一點出來組合成一項“績效工資”,然後通過每個月的考核與績效工資掛勾。

比如,生產經理的月薪是10000元,從中拿出2000元,公司貼進去2000元,其績效工資就是4000元的標準。公司宣佈這個做法時,管理層還是認可的,因為工資都加了,如生產經理從月薪10000元增至12000元。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老闆想既然加了工資,要求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考核的都是以企業的經營目標為導向。所以在定指標、目標時,老闆提出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要求和標準。

馬雲對於加薪也有他的看法:

  • 外國人或者一些跨國企業,喜歡給高管漲工資,給員工漲工資的倒不是很多。
  • 其實,咱們中國企業應該多給員工漲工資,因為企業的發展和士氣有很大關係,而士氣與員工有非常大的關係。
  • 而且,你給一個高管加個30000元,50000元,高管根本沒什麼感覺。但是,如果你給一個普通員工加薪3000,5000,這個員工就能感激你很久,工作也會更加的努力。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到底如何激勵員工更富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直是各個中小企業苦苦思索的問題。合理的分配製度作為一種激勵和價值導向機制,企業應該如何設計呢?

基於以上種種,想讓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那麼設計KSF,到底要從何下手?以下六個步驟:

1、崗位價值分析

這個崗位有核心工作,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2、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

有哪些可量化的指標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3、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4、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多少?成本費用率?轉化率?員工流失率?

5、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6、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二、PPV量化薪酬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PPV模式,可以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在還沒產生業績的時候,就多做事,通過身兼多職讓自己成長,也提高企業的人效。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三、年度激勵——合夥人模式

想讓員工敬業?先學會使巧勁。即用明天的錢來做今天的事,員工變成合夥人。

在不增加當期成本的前提下打“時間差”,讓員工人把目光放長遠。讓他們知道多少年之後自己能得到一個更大的回報,把只顧眼前利益轉化為追求遠期利益。

能讓人才轉變思維,死心塌地跟隨企業一起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利益的趨同。

而能實現企業和員工利益趨同的模式就是——合夥人模式。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合夥人薪酬模式

員工購買的是增值利潤的分紅權,不佔用公司股份,但是到了年底,可以多分得一份錢,並且,公司業績越好,個人貢獻越大,分得的錢越多。

對員工來說,相當於購買了一個有高額回報,並且沒有風險的的理財產品,員工不承擔企業經營風險,哪怕是虧損了,也不會失去本金,只要肯努力,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回報。

對企業來說,既不失去公司股權,又能得到員工跟投的週轉資金,還能穩住人才團隊,凝聚人心,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

底薪加提成往往導致富了和尚窮了廟,老闆該思考這些問題!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如果你也想擁有拼命努力的員工,請點擊購買【績效核能】一書。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實現員工拿高薪,企業拿到高績效的共贏結果!

解決:員工流失快,執行力不夠,物料成本浪費嚴重的種種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盤活人才!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