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麟囊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侯佳儀


京劇《鎖麟囊》乃程派珍品,膾炙人口,久演不衰、百看不厭。

附:【劇情】登州富戶女薜湘靈出嫁日,花轎行至中途,遇大雨,至春秋亭暫避;又來一花轎,轎中貧女趙守貞,感世態炎涼悲傷啼哭。湘靈仗義憐貧,以內貯珠寶之鎖麟囊相贈,雨止各去。六年後,登州大水,湘靈與家人失散,逃難至萊州,孤苦無依,暫在當地紳士盧家當保姆。陪公子天麟遊戲中,天麟將球拋入小樓上;夫人曾囑勿上小樓,公子逼薛取球,湘靈見己當日之鎖麟囊供在樓上,百感交集,不覺悲泣。原來盧夫人即趙守貞,知湘靈為贈囊之人,敬如上賓,並幫助尋找其母、子和丈夫,一家團聚。~

此劇為京劇表演大師程(硯秋)派名戲。

劇中主人公薛湘靈乃富豪、閨閣、少婦,但她在短短歲月便經歷了人生炎涼冷暖,貧富懸殊的大起大落。以客觀環境的驟變促使她感情與性格衍化。該劇前半部“春秋亭”一折通過大段西皮原板、二六和流水快板展示她傲慢自負、誇奢鬥富的一面和悲天憫人,仗義疏財的另一面。“其”唱腔特點當是舒展流暢,活潑跳蕩,能在連番四五次的流水板中強調趕板、躲字、頓挫、起伏,應運用半音,休止、切分音的技巧,造成鮮明而新穎的節奏感與韻律美,恰如其分地表達角色的心情。

“東角樓”奇遇鎖麟囊一場,是薜湘靈洪波浩劫後與人為奴悲慘境遇的重要一折,這裡有一大段二黃慢板,“她”唱腔是幽咽、悲愴、低迴婉轉,尤在幾大段的拖腔處,能嫻熟而恰當地駕馭音量的高低、虛實、平展、崎嶇與斷續,休止及控制偷氣、裹氣技巧貼切自然地體現出角色內心複雜之活動。

“大團圓”一場有連續西皮二六板,“薛湘靈”唱的層次亦鮮明,錯落有致,在行腔用嗓中揉進喉腔與鼻腔共鳴,拖腔處處迂迴盤繞,強音、頓音運用更應頗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極其符合角色喜出望外、歡快愉悅的心境。

此劇主人公的唸白強調噴吞吐咬的音律與韻味,且極富感情色彩。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她”的水袖功夫,善於訴諸是透、擺、甩、揚、撩、旋並加進抖肩、聳背、顫臂、扭腕等技巧和舞蹈身段,烘托“薛湘靈”這一角色情緒與意念的變化。

看罷程派(藝術家)演員所表演的《鎖麟囊》,才方能悟出“其”精湛造詣與藝術魅力所在,其突出特點透過唱唸做舞等技巧揭示主題和對人物的刻畫。使廣大戲迷觀眾時時處處獲得美的享受。

京劇《鎖麟囊》運用形象思維方法,它的主題是嚴肅的。同時它告訴了我們的是:樂善好施者必因果德報。並揭露抨擊了命由天定,富貴在天的宿命觀點,且嘲弄為富不仁者和對勢力小人的鞭笞。





國粹繁榮絢麗日


《鎖麟囊》是京劇程派名作,也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的代表作,始創於1937年,由著名的劇作家翁偶虹先生編劇,主要講述了一個富家小姐,因當年仗義助人,最後得到報恩的故事。

登州的富家女子薛湘靈出嫁,在途中忽然遇到了大雨,隨行的侍從將花轎抬到春秋亭裡去避雨。薛湘靈在轎子裡聽到有人在啼哭,原來是貧窮女子趙守貞在感嘆世態炎涼。

薛湘靈可憐她的貧困,將自己的鎖麟囊以及囊中的珠寶錢財,全部都送給趙守貞了,並且沒有留下姓名。趙守貞得到饋贈後感激不盡,想著有朝一日一定要好好報答。

在六年之後登州突發大水,薛湘靈與家人失散,流落到了菜州,在當地的大戶盧家當傭人。有一天盧家的小公子盧天麟,將球拋到了平日裡夫人不許擅入的小樓上,他不敢上去取,便讓薛湘靈去取球。

薛湘靈上去取球的時候,發現了當年贈給趙守貞的鎖麟囊,被供在了樓上,不禁悲嘆不已。原來當年的她贈送鎖麟囊的對象趙守貞,就是現在的盧夫人。

趙守貞發現薛湘靈的情緒後,對她加以盤問,也得知了薛湘靈就是當年的救命恩人,於是和薛湘靈結義金蘭,並且幫助薛湘靈尋到家人,使他們一家幾口團圓。

《鎖麟囊》是部非常優秀的作品,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直到今天,程派藝人仍然經常演出這個劇目。在京劇劇壇上,是一顆常青樹,當代程派青衣,基本上都演過這出戏。

這個作品其實最想宣揚的,還是“善有善報”這個思想。如果當年薛湘靈沒有幫助過趙守貞,到後來就不會被趙守貞回報。而我們人生也差不多,有時候不經意間做的一件事,很可能到後來都會反哺於自己。


魏青衣


這部戲曲創作年代比較久遠,是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應程硯秋之約而作。主要講的是富戶之女薛湘靈和貧女趙守珍因結婚當日花轎遇雨,同在春秋亭避雨,薛聽到趙在轎內啼哭,問清緣由後,薛把自己的鎖麟囊(一隻裝有珠寶首飾的錦袋)贈予趙,未及互通姓名,雨停各自離去。六年後大水,逃難時薛與家人失散,獨自漂流至萊州,遇搭棚施粥的盧員外在為幼子天麟招保姆,便應聘到他家做了保姆。一日陪天麟遊戲,孩子把球拋入小樓,薛為其拾取,猛見樓裡放著自己結婚當日贈出的鎖麟囊,不覺哭泣,後盧夫人知道了,問之緣由,這才發現薛媽就是當年贈自己鎖麟囊的人。遂結為金蘭之好,薛也一家團聚,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開始寫薛小姐挑選嫁妝時,連囊上圖案不好看都要重新去買,鞋上的鴛鴦都要一隻戲水的,一隻要飛的,表現出其嬌貴。而在避雨時,能體會他人難處,說出“憐貧濟困是人道,哪有個袖手旁觀在壁上瞧”,並解囊相贈。她在自己人生高峰之時還能保持著“她為飢寒我為嬌”的清醒,是難得的,是她的善良,也是她的智慧。正是這樣,富而不嬌,在低谷之時,她更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正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在此並不是說因果有報,那是非常狹隘的。只是說,人到什麼時候,保持善良與清醒,才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這是薛湘靈應得的幸福,更是世人值得借鑑的智慧。





火焰鳶尾


其實我覺得除了善惡有報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性吧,所以,一度和時代那麼不協調,早早被禁,曾經聽過被改的面目全非的錄音,趙守貞,沒要鎖麟囊,碧玉不是丫鬟是幫人家看小孩的,薛湘靈是去做家庭教師的,但還是沒堅持演幾年。其實這是很簡單的故事,薛是個有些嬌縱的大小姐,所以嫁妝千挑萬選的,可是薛老夫人說:“薛良偌大年紀,你要體諒他些才是”,就不讓在換了,還是善良的,所以,後來才會“分我一隻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而且,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真當家了也許就不會傾囊相贈 ,這個女孩始終是善良的,否則不會落難都打粥了,還把粥送給老人。老夫人是寬厚的,趙守貞呢,雖然後來環境變了,也變挑剔了,可還是善良的 ,不然不會舍粥了。兩個丫環有些勢力,可也有善良的地方,梅香偷偷收下了王青買來手巾(這個真心不怨薛小姐啊,買個白手巾),碧玉也指導薛媽哄小孩不是個容易的事。最討厭的是那四個醜演的勢利眼。


五月


最簡單直接的道理就是“善有善報”。薛湘靈出嫁的時候贈送了貧家女孩一個“鎖麟囊”,沒想到6年之後,這枚小小的香囊,竟然成了自己“認明身份”的信物,盧府的薛媽原來就是當年的恩人,於是盧福夫人與薛湘靈義結金蘭,這無疑是最符合觀眾們對於善的信仰。

另一點,有沒有做人不要太傲嬌的警示?表面上看是有的。大家閨秀出嫁,處處顯示出小姐的傲嬌,刁蠻、任性,對於嫁妝要一一過審。然而到第二折《春秋亭》的時候,薛湘靈的真正品性才體現出來了,當丫鬟長著主人財大氣粗對同在春秋亭躲雨的趙守貞耀武揚威的時候,薛湘靈是怎麼做的?她的反映制止,體現在最熟悉的一段唱詞裡,“憐貧濟困是人道,你不該人前逞驕傲”,且並還很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我正富足她正少,她為飢寒我為嬌。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所以,薛湘靈的“公主病”,其實更像是一種淘氣的表現。

再者,這個故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六年的時間裡,薛湘靈和趙家女直接來了一個身份大逆轉,薛家因為遇到水災而成為落魄戶,而趙守貞的丈夫盧員外呢,卻風風光光,還不忘兼濟百姓,發賑災糧。這可以理解成命運的無常,也可以理解為善的傳遞。

這出戏,最為感動我的,其實是薛湘靈在樓上見到供奉的“鎖麟囊”的時候的一段水袖,並不是因為耍的多麼好,而是因為它將“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盡,滲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的這種一股腦的複雜難言的情緒全部表現出來了。這一刻的感受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似曾相識的,那種嚐盡酸甜苦辣、心中喜怒哀樂的混沌的情感,化作了一串動作,與觀眾是情感上的溝通。


不止看戲


《鎖麟囊》是一部古裝戲曲篇,通過薛湘菱出嫁遇雨春秋亭避雨贈囊告訴人們善心必得善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時光如夢,人生無常,貧富並非天定,只要努力爭取,一定會有收穫。還有就是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是做人的大道之行,當記取。




依林


《鎖麟囊》是一部精典名劇。她是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的代表作品。程硯秋是四大名旦之一,和梅蘭芳齊名。《鎖麟囊》自從1937年問世以來,廣受歡迎,歷久不衰。


《鎖麟囊》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故事。說是富家女子薛湘靈出嫁途中,幫助了貧窮女子趙守貞。六年後,薛湘靈落難,偶然碰到了趙守貞。而趙守貞已經是大戶人家的盧家夫人了。於是,趙守貞和薛湘靈金蘭結義。趙守貞還幫助薛湘靈找到了家人。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這部戲,其實是講了一個道理,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鼓勵人們棄惡從善,多做好事,都做好人。中國人是善良的,是勤勞勇敢的,幾乎所有的美德都可以在中國人的身上看到。中國人都相信好人必有好報。確實,在文學作品中這種題材有大量的描寫,給我們提供了榜樣的力量。但“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骨感的”。人們常常看到的是“好人無長壽,賴人活不夠”。其實,因果報應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在生活中很難落實。



最後,不管怎麼說,京劇《鎖麟囊》這部戲,確實是難得的好戲。她給我們以啟迪和教育。我們祝願她能長勝不衰的久演下去!




盛廣學雜家雜論



經典就是這樣

在時光打磨中釋放著耀眼光芒

一個鎖麟囊

連接起兩個風雨新娘

同情也是人性芬芳

演義出這一段慷慨“解囊”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善良求證著善良

芬芳馥郁著芬芳

貧窮不是永遠的魔障

富貴也會轉過身來被現實考量

學會欣賞

藝術把靈魂的魅力照亮

關於輪迴也是一個生動課堂

人心總有溫暖的陽光


荷聲茹夢


鎖麟囊這部戲在1937年,劇作家翁偶虹應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先生之約寫成的,解放後,五十年代演的很火,成為程派經典劇目。這個劇抨擊了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真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劇情大概是貴門女薛湘靈,與貧民女趙守珍同一天出嫁,路上遇雨在春秋亭,避雨趙守珍想自己家貧出嫁寒酸,看薛小姐出嫁豪華,不忍哭泣,薛小姐問清原由,不忍唱道: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並贈送裝有珍寶的鎖麟囊,資助趙守珍婚後富足。六年後發大水逃難,薛小姐與家人失聯,到趙守珍和盧員外的為難民所設粥鋪吃粥,被收留當阿姨看麟兒,為小孩找沙包時看到供奉的鎖麟囊,哭泣時被女主人發現,互為相認,結為姐妹的喜劇。

這齣劇另一個思想是要人們互相幫助,困難時助人,將來會有好報的,勸人積善的。這出戏唱腔優美,體現程派的美聲京劇,又有程派絕話水袖功。最為喜聞樂見的名段西皮二六《春秋亭》,二黃慢板《一剎時》是噲炙人口,聽得人如醉如痴。我在京劇票社伴奏,最喜歡這幾段,我主要彈三絃,如那個票社缺什麼我就帶什麼樂器去,如大阮,中阮,月琴。我們有機會會在一起玩票,或在民樂團一起奏樂歡樂!


多彩人生12503827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