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古往今來,我國一向都是人才濟濟,在中國古代就有很多能人異士,憑藉著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取得了大成就,被稱為該行業上的“一聖”,其中有一位被後世稱為“藥聖”的人,是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時珍了。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他出身於醫藥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醫生,在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李時珍自然也十分熱愛醫學。但是,李時珍的父親認為當時醫生的地位不高,要去當官才能功成名就,因此堅持要他去考科舉,不希望他再學醫。無奈李時珍並不喜歡,對科舉考試並無興趣,多次應試不中,後來也便更堅定了自己的愛好,毅然棄儒學醫,更加專心地鑽研醫學。

為了能夠更加深入地研究醫藥學,認識到不能光靠書本上面的知識,不僅要讀那萬卷書,更不能少要去走那萬里路。世界非常廣,有一大堆未知的事物,只有走出去,打開自己的視野,才能獲取更多知識,總待在一個地方就太狹隘了。於是乎,懷揣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李時珍上路了。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他穿上草鞋,揹著裝藥的筐子,深入深山曠野,他每每到達一處地方,都會進行詳細的調查,他會虛心地向各個人物諸如農民或者漁夫請教問題,為了瞭解藥物的特性,甚至不顧自身危險,親自觀察試驗那些可能會危害自身生命的藥物。這種敬業精神真是令人欽佩!而他這說走就走的旅程確實為他帶來了許多的收穫,受益匪淺。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他在研究藥物時,會先參考已有的醫書,還會通過文獻考查醫藥知識的歷史,再結合自己遊歷得來的經驗、知識和調查結果,在後來編寫了著名的醫藥書,它提取了其他醫書中的好的部分,修改了錯誤的地方,還補充了其他醫書從未記載的藥物。這本醫書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是重大深遠,對中國的藥物學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為什麼會想到要自己編寫醫書呢?這是因為在他行醫期間,他查閱那些醫書時,在書中發現了不少的錯誤,藥物種類也不全,於是他下定決心要自己編寫一本醫書。

寫書過程中,他參考了很多部書籍,可經常出現藥名混亂,搞不清楚藥物的性狀,這令他頭痛不已。究其原因,就是某些作者沒通過實際調查,直接抄其他書籍的內容,導致藥物出現各種不清楚、混亂的情況。這可是救人的醫書,怎麼能有這麼多錯誤,有時一些錯誤犯了無異於殺人。這也是使他萌發到外面走走、“採訪四方”、親自深入進行實地調查這個想法的源頭。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李時珍認真編寫醫書,不讓錯誤的信息誤導醫生,也是體現了他的醫者仁心。當然這醫者仁心更體現在他的行醫過程中。李時珍行醫數十年,常常免費幫窮苦的老百姓看病。比如在他二十歲那一年,有一個地方發水災,災情嚴重,原先人們生活的地方成了一片汪洋,人們流離失所。李時珍聯合父兄,盡心盡力地救護那些病人,搶救回了許多人。

外面世界那麼大,李時珍也想出去走走

李時珍醫者仁心,在行醫當中,發現了醫書上的問題,當即下定決心要重新編寫一部醫書。而且他深刻明白實際調查的重要性,便不計勞苦的奔赴各個地方實地考察,甚至親自觀察試驗,甚至不惜涉險,終於為後世留下了這一部醫藥學著作,不僅對本國影響深遠,還被傳播到其他地方去。達爾文也因為這本書受益匪淺。世界這麼大,李時珍出去走了走,依靠努力完成了醫藥學著作,我們也應該出去外面世界走走,看看又能收穫到什麼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