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棺材出殯絕對不能落地,百歲老人說:不是迷信

死亡,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但古人對此卻非常的忌諱,認為只要提到相關的字都會帶來厄運。在古代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草寇,死後都裝進棺材找個風水寶地埋葬,就算沒有棺板也用草蓆捲起來。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出殯時棺材是絕對不能落地的,這是為啥呢?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道理呢?

從古至今,棺材出殯絕對不能落地,百歲老人說:不是迷信

在歷史上最著名的出殯就是清朝的嘉慶帝,嘉慶帝本來身體就不太好,但在夏天清帝有一個傳統,那就是移居熱河省的承德避暑山莊辦公。而60時的嘉慶帝在該年夏天移居“行宮”後突然暴斃,這消息傳回京城,太子、權臣無不震驚。根據史書記載,共有8000人為其抬棺,目的就是保護棺木屍體以及路中換人,絕不允許中途將棺板放在地下。

從古至今,棺材出殯絕對不能落地,百歲老人說:不是迷信

而另一個著名的出殯就是諸葛亮。眾所周知,他死於北伐中,還留下了七星續命燈的傳說;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生前就叮囑後人以及手下,自己死後的墓穴不能大,能放下一棺材就行了,也不要陪葬品,下葬時穿著平時的衣服便可。這樣做很明顯是為了斷了盜墓賊的心,以圖安息。

從古至今,棺材出殯絕對不能落地,百歲老人說:不是迷信

而且諸葛亮下令自己死後不要厚葬,4個人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就可以了,繩子在哪斷就埋在哪。諸葛亮也如此,繩子斷了就地埋,中途也沒有落地。但古人為何堅信棺材出殯時絕不能落地呢?有人認為是“慈棺落地為不捨,兇棺落地為不甘”,當然就有點封建迷信了。

從古至今,棺材出殯絕對不能落地,百歲老人說:不是迷信

但有的老人就不這麼認為,湖南的一百歲老人曾說:很多人以為這是迷信,其實不是,或者說一開始是現在不是;墓葬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早已深入人心;棺材出殯不落地成為世人遵守的古規矩,既然是規矩怎麼談得上是迷信。搞出迷信了不是棺材不落地,而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