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戀屍症性格是指操縱慾極強以至於心理扭曲變態的性格。為什麼說希特勒有這樣的性格特徵呢?一個理由是他極為殘忍卻又暈血,他下達命令屠殺了無數人,但他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殺人,而是認為自己在進行一項事業,他本人是缺乏暴力能力的,但他卻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暴力傷害。另一個理由是他性格虛偽,喜愛美好的事物但又不喜歡太聰明的人,他周圍的軍官護衛都是標準的美男子,他的妻子是個漂亮卻不聰明的玩偶一樣的女人。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據記載,希特勒的父母是善良的、穩定的,並且十分正常而又絕非破壞性的人。但他們卻生出了未來的“魔鬼”阿道夫·希特勒,這如何解釋?

從嬰兒期到6歲(1889年~1895年)


這個小男孩,似乎是母親眼中的寶貝。她縱容他,讚美他,從來不責罵他,他做什麼都不會錯。她所有的關懷、興趣與喜好都集中在他身上。這個小男孩的自戀和消極被動可能就是這樣養成的。他不用努力就可以成為了不起的孩子,因為不論他怎樣,母親都讚美他;他什麼事都不必做,因為母親把什麼都照顧得好好的,讓他滿足。父親由於工作環境的特殊,又很少有空在家,更加強了這一傾向。男性權威所能提供的良好平衡,他一概缺乏。又由於這個小孩不太健康,母親就格外擔心他,而這種擔心又增強了他的消極被動性與依賴性。

6歲的時候,希特勒的這個階段結束了。有幾件事情使這個階段得以告終。

最明顯的是在希特勒5歲時,他弟弟的出生。從古典心理分析的觀點來看,這件事尤為重要,這使他不再是母親最主要的奉獻對象。事實上,這樣的事件往往有健康的影響,而不是創傷性的影響。它往往減少了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因而也就減少了消極被動性。一般人認為,希特勒這時必然因為嫉妒而痛苦,資料卻現實希特勒在他弟弟生下來後這一年間,過得很快樂。這主要是由於他父親在林茲就任新職位,可是家人顯然不願意帶著新生兒搬家,便有留在帕紹整整一年。

希特勒6歲的時候,這種天堂般的生活突然中斷。他父親這一年從稅務局退休,舉家搬到蘭巴赫附近的哈菲德,而希特勒必須上學了。他發現,“生活突然被侷限在狹窄的活動空間裡,要求他負責任、守紀律。他第一次收到有系統的、堅定的強迫,要他於其他人一致。”

在人生的第一期結束之際,這個孩子的性格發展是什麼樣子?依照弗洛伊德的學說,戀母情結的兩個特徵都在這個時期得到充分發展:對母親感到性吸引力,對父親則含敵意。資料似乎肯定了弗洛伊德的假設:希特勒深深戀著他的母親,而對父親則有敵對的態度;可是他沒能夠化解這種戀母情結,沒能夠認同父親,形成超自我,以此來克服他對母親的依戀;由於母親又給他生了一個“敵人”,他覺得她背叛了他,因此他從她那裡撤退了。

不過,這種弗洛伊德式的解釋會產生一些嚴重的問題。希特勒5歲時,如果弟弟的誕生對他是一個創傷,使他與母親的感情聯結破裂,以恨與憤怒取代了原先對她的“愛”,為什麼他還過了一年那麼快樂的生活呢?他母親與他父親的關係似乎缺乏親密和溫度,如此,我們能夠認為,他對父親的恨是由於他戀母式的敵意使然嗎?這是否可以理解為對一個要求紀律與責任的父親的敵意?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如果採用前面討論過的惡性亂倫假說,這些問題似乎就可以找到答案。依據這個假說,我們的解釋是:希特勒對母親的固著,不是5歲小孩子對母親溫暖的、愛戀的情感;他一直是冷漠的,沒有突破他自戀性的軀殼;對他來說,母親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人,而是土地、命運與死亡的象徵。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瞭解,弟弟的出生為什麼並沒有使他從母親那裡撤退。事實上,如果他對母親從來沒有親密的情感,我們根本不能說他“撤退”或不撤退,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接近她。最重要的是,後來當希特勒的戀屍症開始顯露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他早年這種與母親關係的惡性亂倫中找到起源。這個假說也可以解釋希特勒為什麼從來沒有與母親形象的女人戀愛過,為什麼與一個實際母親的聯結被取代了,而變成了與血、泥土、種族的聯結,最終變成了對混沌與死亡的聯結。德國成為母親的核心象徵,母親—德國的固著是他要將母親(德國)從毒物(猶太人)中救出的基礎。但是,在更深的層面上,他長期壓抑的慾望是破壞母親—德國,他最後似乎證實了這一惡性亂倫的假說。

希特勒與他母親和母親形象的女人的關係,與絕大部分“母親固著”的男人不同。這些人與母親的聯結要溫暖得多,強烈得多,也可以說,真實得多。他們強烈地想接近母親,把什麼事情都告訴她,是真的“愛著”她(“愛”一字在這裡純是嬰兒式的)。以後,他們容易愛上母親形象的女人,也就是說,他們常常被這樣的女人吸引,以致與她們發生愛情,或和她們結婚。但是,希特勒對母親從未感到這種吸引力,至少在5歲以後沒有如此,而且5歲以前也可能沒有。在童年期,他整個的樂趣就是跑到外面去與男孩子們玩士兵或印第安人的遊戲。他對母親沒有多少興趣,而且也不在乎對她有沒有興趣。

希特勒的母親知道這一點。庫比斯克的報告提到,她曾告訴他,她的兒子沒有責任感,把少量的遺產隨意浪費;她對小女兒有許多責任,但“希特勒並不把這一點放在心上,就好像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似的,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母親生病以後,他對她的不關心又表現得很明顯。1907年1月,醫生診斷她患了癌症,這個病使她在同年12月就去世了,而在9月他還去了維也納。母親為了顧念他,把自己的病情說得輕一些,他就相信了,並且不肯會林茲一趟,來看看她究竟病成什麼樣子,而事實上不論是在時間還是費用上,他回去都不成問題。他從維也納極少寫信告訴母親有關自己的情況,因此她非常擔心。根據史密斯的說法,他接到母親死亡的消息時才回到家。而在庫比斯克的報告中,這一段卻不同。他說,當母親的病況已經讓她起身無力的時候,她要希特勒回來照顧她,因為那時候只有他一個人可以回來。他11月底回來,照顧了母親約三個星期,直到她去世。庫比斯克會所,當他看到這位朋友擦地板,為母親做飯,非常驚奇。希特勒甚至要他11歲的妹妹答應母親,以後在學校一定好好用功學習。庫比斯克用充滿情感的筆調來描述希特勒對母親的態度,想讓人相信他是多麼愛她。但是,他的證言在這一點上是不可信的。因為希特勒一向會利用這種時機來製造最好的印象,他幾乎不能拒絕母親在這時對他提出的要求,而且扮演三個星期的孝子,也不算太長的時間。庫比斯克描述的希特勒的仁慈與體貼,與希特勒對母親的整個行為是相悖的,因此不能很讓我們相信。

希特勒的母親在他心目中似乎從來不是一個真正的人,讓他用愛戀或溫柔的情感對待過。她只是一個象徵,象徵著保護他、讚美他的女神,但也同樣象徵死亡與混沌的女神。同時她又是他虐待性的控制對象,當她不肯完全受他左右時,他就勃然大怒。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從6歲到11歲(1895年~1900年)


從大體上來看,希特勒五年的小學生活比我們預料中的要好得多。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們已經說過的一些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學校中注重實際的環境。他大概比一般男孩的平均智力高一些,而由於他的家庭背景比較優越,老師們對他也比較好,他沒有經過多少努力就在班裡名列前茅。因此,學校的功課沒有對他構成挑戰,他那叛逆與適應兩者調和得非常微妙的體系,沒有受到打擾。這段時期結束之時和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惡化,不過有些現象是不良的:他沒有克服他早期的自戀,沒有更去接近現實,沒有發展出任何積極的興趣,卻給自己建立了幻想式的自由與權力領域。小學生活的幾年,沒有能幫助他超越剛進小學時的階段。但是,他表面上的衝突很少,而且似乎把自己調整得相當好。

少年期和青年期:11歲到17歲(1900年~1906年)


從希特勒進入中學到他父親去世這段時間,對他的惡性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1903年,他父親去世,這三年中重要的決定性事件有:(1)他跟不上中學的課程;(2)父親堅持要他做公務員,他為此與父親發生衝突;(3)他越來越沉迷在遊戲的幻想世界裡。

如果我們把已知的資料小心檢查一下,就會得到正好相反的結論:(1)他功課不好,有好幾種原因,我們馬上要談到;(2)他想做藝術家基本上是合理化的藉口,因為凡是需要努力、需要嚴於律己的工作,他都不能從事;(3)他與父親的衝突並不只是因為他不肯做公務員,而是因為他拒絕一切實際的要求。

在中學這幾年,希特勒越來越遠離現實。他唯一強烈的興趣是與外面的男孩子游戲,在這個時候他是領袖,是發號施令者。這種遊戲對於9歲~11歲的孩子來說,固然很普遍,但到了中學還沉迷在裡面,卻是少有的事了。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當時的情況:他15歲時所行的堅信禮(confirmation)。一個親戚好心地安排了一個小宴會來祝賀他,但希特勒為此而發脾氣,態度很不友善,等他有機會脫身的時候,立刻跑走和孩子們去玩戰爭遊戲。

這些遊戲有幾種作用。它們使他得到做領袖的滿足,使他確信靠他的說服力就能使別人跟著他跑;這些遊戲擴充了他的自戀,而最重要的是,把他的生活中心放在幻想中,促使他更遠離事實,遠離真實的人、真實的成就和真實的認識。他沉迷於幻想的另一個表現,是強烈的喜歡卡爾•梅(Karl May)的小說。卡爾•梅是德國作家,寫了許多虛構的關於北美印第安人的小說。希特勒從來沒有放下過卡爾•梅。他十幾歲的時候看這些書,二十幾歲時還在看。他也從來不隱瞞對卡爾•梅的喜好。卡爾•梅的小說必然與他的打仗遊戲有關,是他沉迷於幻想的一種表現。在某年齡段讀這種小說固然合適,但長大卻還沉迷在裡面則表示逃離現實,是自戀的態度,這種態度以一個主體為中心:希特勒——領袖、戰士、勝利者。

一個鮮明的形象顯露出來:一個高度自戀、從現實退縮的人,在他來說,幻想比事實更真實。當我們看到希特勒16歲的時候就已經這麼沉迷在幻想生活裡,不禁會提出一個問題:這個脫離現實的夢想家如何能夠使自己變成歐洲的霸主——即使只有片刻?

學校功課失敗,是希特勒的第一次失敗與屈辱,以後還有好些類似的事情發生。這樣的假定大概是可信的:這個失敗大大增強了他的輕視與憤恨,輕視和憤恨使他失敗或看到他失敗的人;假如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他的戀屍症在他的惡性亂倫裡已經發端,則他這種對人的憤恨也很可能成為他戀屍症的開端。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父親希望他做一個公務員,這很可能是真的,但父親並沒有採取激烈的手段逼迫兒子,而希特勒又沒有像他哥哥在14歲時一樣離家出走——一種獨立且正面與父親抗衡的表示。希特勒只是更加調整自己,更退縮到他自我的世界裡去。

為了提起希特勒的興趣,克拉拉又做了一次努力。她給他錢,讓他去維也納四個星期。母親想喚起他對某種實際事情的興趣,這絕不是權威性的要求,甚至可以說幾乎是精神治療學上的一種辦法,可是希特勒的反應卻如此消極。這顯示了他對父親的要求所做的反應,也同樣是消極的,不僅表示他不願做公務員,而且表示他是一個脫離現實的、飄蕩的男孩,在反抗一個代表現實與責任的人。這才是他與父親衝突的核心,而不單是他不喜歡做公務員,更不是他同父親的“俄狄浦斯式”(戀母)的對立處境。

我們描述了希特勒在學校的懶惰,不肯認真做事,不肯繼續學習。少數讀者會問:這些有什麼值得強調?現在輟學的中學生很多,其中許多都埋怨學校功課的陳腐,他們計劃去過自由的生活,不受父母或其他權威的阻撓。然而他們不是戀屍性的人,他們許多倒是代表著真正愛生的、獨立的、坦白的人格。有些讀者甚至會問,對於希特勒在學業上的失敗我所做的批評,在精神上是否太保守?

我的回答是:(1)輟學的人當然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每種輟學的人我們都得從他們特有的視角去看;(2)希特勒年少時和今日不同,那時輟學的人極少,沒有多少例子可以讓他跟從,所以輟學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3)更重要的是希特勒的特殊情況:他不僅對學校的功課不感興趣、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任何事情他都不肯努力去做——年輕時如此,後來也是如此(後來他學習建築時,也缺乏努力)。他懶惰,並不是因為他滿足於享受生活而不想達到其他特別的目標,因為事實上他充滿了強烈的權力野心,他又有著特異的精力,他非常緊張,幾乎不能享受安靜的樂趣。這與絕大部分輟學的人是不相同的。而像希特勒這樣的輟學生,如果具有強烈的權力慾,同時又對任何人都沒有真切的情感,就構成了真正嚴重的問題——事實上,是嚴重的危險。

一個人對某些事務不感興趣,對另一些事務感興趣,或者對學校的功課完全排斥,卻去做其他一些事,這是一回事。但完全逃避責任,不肯做認真的努力,卻是另一回事,因為那是成長過程上的一種失敗,只責備社會無濟於事。如果有人把遊手好閒認為是革命者的特色,就大錯特錯。努力、獻身與毅力,是充分發展的人的基本本質的一部分,革命者亦不例外。不同意我此說的年輕人可以想想幾個人物的人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羅莎•盧森堡——他們都具有兩種重要的素質:勤奮工作的能力與責任感。

到了維也納不久,希特勒立即到藝術學院報名,參加一年一度的考試。顯然,他相信自己一定會被接受。希特勒在維也納已經住了一年,沒有做什麼認真的工作,兩次申請入學都失敗了,可他仍舊裝做即將成為偉大藝術家的樣子。可是,儘管他這般假裝,這一年他必然感到了失敗。這個失敗比他在中學的失敗更嚴重,因為那時他還可以解釋說他是為了要成為藝術家,可是現在,他做藝術家都已經不成了,再也不能以此為藉口了。他以為他會在藝術領域成功,但正是在這裡,他被拒絕了,而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責罵教授、社會,以及整個世界。他對生命的憤恨一定更強烈了。他的自戀必然比第一次失敗時更驅使他脫離現實,以保護自己不被它擊碎。

兩年半前,他抱著成為大藝術家的信心到來維也納,而現在卻變成了無家可歸的遊民,渴望有人給他一碗熱湯。他既看不到任何前途,又不願意做任何努力來維持自己的生活。確實如史密斯所說:“他以無家可歸者的收容院為家,是宣佈了徹底的失敗。”

這個失敗不僅是藝術家希特勒的失敗,而且是驕傲而衣著考究的中產階級希特勒的失敗他對於低階級人民原先只有輕視,現在自己變成了一介遊民、棄民,他屬於社會的渣滓之群。即使一個不甚自戀的中產階級分子,這種事情都會讓他感到強烈的屈辱,何況是希特勒。但他有足夠的忍受力,沒有被這個環境擊垮,因此這個環境一定增強了他的力量。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了,他沒有倒下去,出來的時候就會變得比以前頑強,而他的自戀也沒有被打破。現在,他要向所有的“敵人”復仇,來掃除他的屈辱,奉獻他的生命,去證明他自戀性的自我圖像不是幻想,而是事實。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極端自戀的人,在遭到失敗的時候所發生的情況,我們已經討論過,如果我們還記得,便比較容易瞭解希特勒的發展。極端自戀的人遭到打擊以後通常是無法復原的。由於他們內在的主觀事實與外在的客觀事實完全分裂,他們便可能變成精神病人,或患上其他嚴重精神疾病。希特勒的失敗是步步加深的:中學,在維也納藝術學院遭拒,做了遊民。每次失敗都更深地傷害到他的自戀,使他的屈辱比以前更重;而越是失敗,他越是沉迷在幻想裡;他越是憤恨,就越是渴望復仇,而他從惡性亂倫發源出來的戀屍症也越發嚴重。大戰的爆發似乎把他的失敗宣告結束,可是卻帶來新的屈辱:德國的戰敗與革命的勝利。這次機會使希特勒得以把他個人的失敗與屈辱轉變為國家與社會的失敗與屈辱,而這種轉變使他可以忘記他個人的失敗。這一次,失敗和受屈辱的不是他,而是德國;為德國復仇並拯救德國,他便為自己復了仇,為德國雪恥,他就為自己雪了恥。現在,他的目標是要做一個偉大的政治煽動家,而不再是偉大的藝術家。他終於找到一個他真正具有天賦的領域,因此也找到一個成功的真正機會。

至此,我們都沒有充分詳細的資料證明希特勒的行為中有強烈的戀屍症傾向,我們只看到適合這些傾向發展的性格背景:惡性亂倫、自戀、冷漠、缺乏興趣、自我放縱和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而這些都必然會導致失敗與屈辱。

有些讀者可能會問:我們還需要去證明希特勒的戀屍症嗎?他的破壞性豈不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是的,希特勒的破壞行為是非常明顯的事實,不用證明。但是,破壞性的行為並不必然是破壞性、戀屍性性格的表現。拿破崙為了他個人的野心與虛榮,毫不猶豫地驅使士兵犧牲,他是戀屍症者嗎?歷史上許多政治與軍事領袖都曾下令進行大規模的破壞與毀滅,他們都是戀屍症者嗎?當然,凡是下令進行破壞或原諒破壞行為的人,都暴露出他的心已經堅硬到某種程度。然而,由於動機與環境的關係,即使一個並非戀屍症的將軍或政治領袖都可能下令做嚴重的破壞行動。在我們這本書裡,研討的重點不是行為,而是性格。範圍更縮小一些說,問題不在希特勒的行為是否有破壞性,而在於他是否被強烈的破壞性激情所推動,而這種激情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希特勒對契瓦可夫斯基說的話特別有趣,“我們正要毀滅猶太人。他們再也不能像1918年9月9日那麼僥倖了,算賬的日子到了”。他沒有做任何合理化的解釋(諸如猶太人對德國是一種危險等),卻把他真正的動機揭露出來:他要向二十年前一小撮猶太革命分子所犯下的“罪行”復仇。他對猶太人虐待性的恨意,他在黨會後對最親近的同事的談話中也顯露出來:“把他們從所有的職業中趕出來,趕到猶太區去。把他們用圍牆圍起來,讓他們死得其所,讓德國人看著他們死,像看著野獸一樣。”

希特勒認為,猶太人在毒害雅利安人(Aryan)的血液和靈魂。要想了解他這種想法與戀屍情結的關係,我們必須看看希特勒另一件極關注的事:梅毒。在《我的奮鬥》中,他說梅毒是“極重要的生存問題”之一。他寫道:“許多年來,有一種與政治、倫理和道德汙染相平行的毒害,在毒害國體的健康,其可怕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大城市裡,梅毒開始越來越蔓延,而肺結核也在全國導致大量的死亡。”(A.Hitler,1943)

這不是實情,肺結核與梅毒並沒有像希特勒所想的那麼嚴重,但這是戀屍症者典型的幻想:他恐懼穢物與毒物,怕被它們汙染。戀屍症者覺得外部世界是汙穢的、有毒的。他的這段話便表示出這種感覺,並且也是對外部世界的防範。他對猶太人的恨意可能是這樣來的:猶太人是外國人,外國人是有毒的(像梅毒),因此外國人必須被掃除。他認為猶太人不僅毒害血液,而且毒害靈魂,這不過是他原始觀念的進一步表現。

希特勒常常開的一些玩笑,也顯示出他的戀屍症傾向。他吃素,卻仍舊用一般食物招待客人。斯皮爾說,“如果餐桌上有肉湯,我可以確定他會說這是‘屍體茶’;如果有小龍蝦,他就會說,他祖母死了以後,親戚們把她丟到河裡,來誘捕甲殼魚類;如果餐桌上有鱔魚,他就會說這種魚最好用死貓作誘餌來誘捕。”(A. Speer,1970)

戀屍症—還原真實的希特勒—希特勒變態性格的心理動因|心理諮詢

我們曾經提到,戀屍症者的臉上有一種聞臭的表情:希特勒正是如此,這可以從他的許多照片上看得十分清楚。從他照片上看來,他從沒有開朗地笑過,他的笑是一種得意的假笑。希特勒的另一個戀屍性特徵是無趣。他在吃飯時的談話是最徹底的例子,表明他的缺乏生機。在上薩爾茨堡(Obersalzberg),午飯後他與同黨走進一間茶室,那裡有茶、咖啡、糖果。“在咖啡桌上,希特勒特別喜歡做沒完沒了的獨白。他的話題大部分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大家表面上雖然裝做在聽,實際上都心不在焉。有時,希特勒自言自語就睡著了。大家開始小聲聊天,希望他能準時醒來趕上吃晚餐。”(A. Speer,1970)然後他們一同回屋裡去,兩個鐘頭以後吃晚飯。晚飯後會放映兩場電影,之後他們往往做一些關於電影的瑣談。

從午夜一點開始,有的人已經禁不住打呵欠了。但是,在這種社交場合希特勒繼續以單調而無趣的空洞拖延一個多小時,直到最後,愛娃•布朗和他說了幾句話,得到允許上樓去了。希特勒會繼續站立著演講一刻鐘左右,然後向大家道晚安。那些留下來的人則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往往用香檳與白蘭地愉快地暢飲,驅散數小時令人窒息的倦怠。

希特勒曾有一句話把他的虐待性和戀屍性一同表現出來:“他們(即群眾)所要的,是強者的勝利與弱者毀滅或無條件投降。”(A. Hitler,1943)虐待者只要人投降,唯有戀屍症者才要人毀滅。“或”這個字,把希特勒性格中虐待的一面與戀屍的一面連接在一起。但從記錄上我們看到,他的毀滅欲比屈服欲要強烈。


他的性格中還有另外三個密切相關的特徵,就是他的自戀、他的退縮態度和情感缺乏(他沒有任何愛、溫暖或同情)。

他的自戀是最容易看出來的。極端自戀者的種種典型特徵,他一一具有:他只關心他自己、他的慾望、他的思想、他的願望;他沒完沒了地談論他的觀念、他的過去、他的計劃;世界只在做他的計劃與慾望的目標時,才是真實的;別人只在有益於他、有利於他時,才有重要性;他對任何事情永遠比任何人都更知道。對自己的觀念與計劃的這種確信,是強烈的自戀的典型特徵。

和他的自戀相關的,是他對任何人或任何事都缺乏興趣,除了他自己,他只關心對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對其他任何人和物都冷漠疏遠。在他的整個歷史中,我們找不到一個人可以算是他的朋友。他唯一的朋友是他的狗和一個他既不愛又不敬卻完全加以控制的女人。

性格分析顯示,希特勒是一個退縮的、極端自戀的、與人沒有內在關聯的、不肯接受嚴格訓練的“虐待性—受虐性”與戀屍症的人。

摘自 |《人類的破壞性剖析》

【美】弗洛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