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教你如何逆天改命?學會運用情緒經濟

我不是最早提出情緒經濟的人。

今天好幾位客戶來公司交流喝茶,讓我分享點什麼,我無意中分享了一個新名詞:情緒經濟。

同事問我是哪裡憋出來這樣一個新名詞,我裝了一個逼,我說我原本就是做新經濟研究的商業模式專家,任何可能與新經濟沾邊的商業行為在我眼裡都是新模式,我這個人,天生好奇心比較重,除了長得醜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缺陷,我在想,如何發揮我的情緒價值呢?也許就是讓大家對我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好奇,這樣就能展現我的情緒價值。

有好幾次我發現,我在跟陌生朋友喝酒的時候,陌生朋友往往會對我說:我看這位兄弟一言不發,肯定是位高人。我說為什麼,對方往往會回答:只有明白人才不會刻意表現自己,這就是高手。

當然,更熟悉的人,會對我說,你能不能不要老是玩手機呢,這對我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啊,很多時候我在應酬的桌子上玩手機,我在酒吧的卡座上玩手機,在電影院也忍不住玩手機,在電梯裡也忍不住玩手機,手機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習慣,一種依賴。

網上有一個段子,形象的比喻了現代人的一種病態,說古代人們吸鴉片,現代人玩手機,其實原本我們跟古人也沒什麼區別嘛。除了窮,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病,叫手機病,低頭族就是這麼來的。

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比父輩優秀,事實上只是一種自我安慰,我們一定要給手機貼膜,就跟父母一定要給遙控器帶套是一樣一樣的。

有病的市場,就有藥,這就是需求,這就是價值,當然,這個市場可以被任何宏觀的詞彙概括,可以被有點學識的人拿來做無謂的研究,比如社會學,經濟學都可以很好的去研究手機這個現代科技文明的產物。

事實上我認為這是一種價值,一種情緒價值。

更專業來說,這可以發展為一門新的概念經濟,具體點講就是:情緒經濟

為了更好的展現這篇文章的原創性,我沒有去查詢過多資料,避免查到一大堆雷同的信息之後沒辦法做自己。

事實上第一次知道這個詞彙,是在看有關抖音的一篇商業評論文章,裡面寫到,現代人都得了一種病,情緒病,抖音正是吃透了這一點,利用高情緒價值的段子,瘋狂肆意傳播,最終讓大家都中毒似的離不開這個app。(其實這句話可以更好的表達,為了文本更好通過審查,沒有提到一些敏感字)

第二次知道這個詞彙,是看龔文祥的微博,原文如下:

鄭一:教你如何逆天改命?學會運用情緒經濟

我認為萬事萬物最終都有一個很好的邏輯關係和表達順序,很多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生意做不起來,人格魅力低下,都與這個詞有關係,那就是情緒價值沒有塑造到位。

用更傳統的詞來講,叫情商,或許從腹黑和鬼谷子的角度來講,情商的反義詞,應該叫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不僅不會運營自己的情緒,更無法運營他人情緒,從而導致無法遵循社會情緒,無法掌握市場情緒,最終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我們的夢想和理想灰飛湮滅。

比如在世界盃的總決賽現場,如果不是四個意外的不速之客闖進球場,如果不是裁判的"情緒"發揮,如果不是------是否克羅地亞隊就能迎來機會,法國隊就能倒戈?

又或者說,賽前教練的謀略和佈局"情緒"如果能再重新佈置一下,或許結果就能發生改變,比如用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所有的成功都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貿然冒險或許換來更惡劣的結果,比如能否學一學法國和俄羅斯在面臨強大對手的時候,採取保守防守的策略,打到加時賽,甚至是死防先打個0:0,歷史告訴我們打到0:0也許有更佳的獲勝機會,因為概率學告訴我們,原本成功概率高的隊伍長時間久攻不下,成功概率低的隊伍的贏球概率就能隨著時間演變越來越高。(我不懂概率學,也沒學過統計學,數學賊差)

情緒經濟的魅力,在於能夠小中見大,洞見事物本質。

澳大利亞在n年前,兔子肆虐,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00億隻,政府為了殺兔費盡了心思,最後仍達不到好的效果,中國人可能會好奇,澳大利亞人,不吃兔肉嗎?

事實上澳大利亞不僅人吃兔少,也沒有狼和鷹這樣兔子的天敵。

最後是一位生物學家解決了這個歷史問題,據說他發明了一個病毒,植入一隻兔子,再互相傳染,很快百分之九十的兔子都因為疾病死亡,新兔的成活率也大大下降,從而有效遏制了兔子的瘋狂繁殖。

這像不像一則寓言?像不像互聯網時代的"病毒"。

事實上"情緒"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也是一種巨大的經濟價值,法國贏得世界盃之後,滿大街的打砸讓人不解,抖音火爆之後,各種孤陋寡聞的新鮮事顛覆了人們的三觀,經濟現象的背後往往包容著社會的醜陋價值觀。

因此,國家"情緒"也正在積極發揮正能量,因此我們能在各大改過自新的短視頻app上看到各種正能量的情緒。

這就是國家的情緒價值:情緒也是可以有主旋律,也是可以被宏觀調控的。

個人能否利用情緒經濟的現象來改變自身現狀,從新經濟學角度講,我認為有幾個比較大的市場機會:

1.內容產業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個人內容創業者,自媒體創業者,文字圖片搬運工,將迎來新的個人創業機會。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比如一個不會寫稿,普通話又差,長的又醜的人,如何在互聯網上展現自己,事實上已經有人通過長的醜成功了,但現在不行了,因為這屬於為了成名惡意炒作,以前我的課件裡有一則案例:就是通過吃屎,不要臉,罵人,等惡意炒作的行為也可以爆紅,但現在隨著"國家情緒""法律情緒"的介入,這類行為將被封號。

推薦大家去看兩部新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先看這一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情緒病",再去看"邪不壓正",總結一下該如何發揮自己的正向情緒。

總結完之後,大部分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個新的內容定位,比如:修板凳的小師傅,疊衣服的小能手,生活中小百科,美食分享小村姑。

我的親身感受是,以前家鄉賣不出的茶葉,現在供不應求,新茶上市的時候,朋友圈100元一斤,但是在沒有4g普及之前的家鄉,往往是茶葉10元一斤都難賣,都是拿來送人或者自己喝,這就是"手機情緒"帶來的經濟價值!

2.網紅經濟將更多元,更細分,更融合。

以前的網紅段子手,知乎大號,豆瓣青年,主播,雞湯博主,或多或少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因為現在終於可以逆襲親身上陣了,而且模式比以前更輕,只需要15秒視頻可以搞定。根據我的個人經驗,我認為抖音最終會成全一批雞湯博主的淘金夢,在任何時代,人們都缺乏溫暖和夢想,雞湯永遠是內容行業最大的市場。

3美業,大健康,美食,生活旅遊領域將迎來新的流量紅利。

美顏+微整,是新經濟時代的兩大殺氣,任何人都需要,事實上我為了拍好抖音,畫過一次妝之後,我覺得人生從此迎來了巔峰,那種突然變帥的體驗真的很好,內心會萌發復購的衝動,所以大批的化妝賬號能快速圈粉,尤其彩妝市場在近兩年隨著短視頻的普及,得到了巨大發展。

各種勵志段子,減肥故事,坐飛機去完成心願的雞湯故事,充斥著我們的手機屏幕,這裡面有兩類人可以找到機會,第一種是胖子減肥逆襲成身材苗條的女神,第二種是瘦弱猥瑣男通過健身半年逆襲成彭于晏的裸體。

美食賬號運營更簡單,按著舌尖的中國來複制一個短視頻版本的就可以了,最好再加上相似的配音或者配曲。

旅遊賬號更簡單,每個地方,每個城市都有宣傳片,剪切幾張經典的,編輯成視頻,配上煽情的文字,就是一個牛逼的旅遊賬號了,偶爾再來點攻略,就會各種小廣告接到手軟,沒準未來還會接到城市形象宣傳大使的合作,這一點參照公眾號的發家史,很多區域性的公眾號發財,原因就是覆蓋了區域化的本地生活類精準人群。

對於普通屌絲單身狗來說,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價值,挖掘自己的情緒第一桶金?我覺得除了多參與高情緒價值的經濟熱點行業之外,還應多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多跟情緒氣質高,氣場強的人做朋友,先融入,再突出,後雕塑

至於一哥我,待我大功練成之後,我的夢想是寫一本"論情聖的自我修養",或者是開一個付費社群,開發一套付費課程,開始圈地賺錢,這絕對是一個新概念經濟的炒點哦!

知行鄭一,十年互聯網品牌從業者,新經濟模式研究專家。這是我2018年迴歸自媒體的第四篇文章,也是我個人的第65篇分享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