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孕妇小腿抽筋可试试针灸

小腿抽筋在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腓肠肌痉挛是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后会自动缓解。缓解后,多数如常人,只有少数存在局部压痛。其痛楚难以名状。这是很多准妈妈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妊娠3个月以后,多在夜间和寒冷季节更容易发生。就其诱因西医认为主要是怀孕后孕妇体重明显会增加无形中就会使双腿的承受负担加重,如果再走得太多、站得过久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或睡眠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堆积引起肌肉痉挛。再一个是孕妇膳食中钙及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缺乏足够的太阳光照使钙的缺乏,从而增加了肌肉及神经的兴奋性引起肌肉痉挛。第三就是寒冷因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夜间血钙水平比日间要低而在夜间引起肌肉痉挛。

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孕妇小腿抽筋可试试针灸


孕妇小腿抽筋应该归属于中医的“足挛急”;“脚转筋”;“痹症”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该症的出现乃妇女妊娠后由于精血养胎会使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下肢又外受风冷寒湿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宜补肝血,舒筋脉,温经脉,祛寒湿。令孕妇取患肢在上的侧卧位并将膝关节以下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承山、足三里各1.5寸,施以小幅度捻转手法有酸麻胀感出现后,接着将中间剪有小圆孔的硬纸片由毫针针尾套于针柄上平放于针刺部皮肤上,取长约1厘米的一段纯艾段插于针尾部用线香由其底部点燃,令艾段自燃成灰后取艾灰后再取一段纯艾段如前法插于针尾部点燃施温针灸,如法每穴施温针灸5至10段艾段后起针。每日一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足太阳,……血气皆少则转筋。”指明了本病的病位居足太阳膀胱经,方中所取承山穴别名鱼腹;肉柱;伤山;鱼肠;肠山;鱼腹山;玉柱;鱼腰穴。不但是足太阳膀胱经穴同时也是小腿抽筋时症做部位,在此处针灸符合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近部取穴”原则,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畅气血使局部血运得到改善痉挛得以消失。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又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具有理上、理中、理下三焦,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两穴配伍共奏补气养血,舒筋活络之效,一般情况下连续针灸7至10就会有明显效果。


职业的缘故,业余时间写了些针灸相关科普小文章,有些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中医药》等报刊;百度文库、网易博客、针灸中国网等公开发表。从学术交流角度考虑汇集于此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治依据。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版权归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医生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