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其他穩定幣也沒有從USDT的崩盤中受益。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最近,在USDT崩盤事件的刺激下,穩定幣“新貴們”陸續登場。

高盛、比特大陸支持的Circle正式發佈了USDC,火幣推出了穩定幣綜合解決方案HUSD,OKEx則一口氣上線了包括TUSD、USDC、GUSD、PAX在內的多個穩定幣。穩定幣一時間百家爭鳴,空氣裡瀰漫著一絲幸災樂禍的味道。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10月15日,USDT價格遭遇閃崩,14時50分,USDT一度跌破0.92美元,報價0.9168美元,24小時跌幅達7.45%。眾多新發行的穩定幣開始想要伺機取代,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市場的不信任是會傳染的。

作為傳遞數字貨幣價值的橋樑,穩定幣的存在有其價值,但現階段,還沒有一種穩定幣能夠真正做到穩定與信任的平衡。投資者並不愚蠢,卻恐怕也只能選擇將就。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我們為什麼需要穩定幣?

“穩定幣”是數字貨幣的一種,但與比特幣、以太幣等不同的是,它可以通過錨定法幣和加密資產等手段維持幣價的相對穩定。例如USDT與美元的匯率就維持在1:1左右,這與曾經的“金本位制”相似,即Tether公司每發出1個USDT,就會有1美元存在銀行賬戶中。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穩定幣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數字貨幣世界與法幣世界的衝突。如今數字貨幣市場已有近千億美元的市值,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主流法幣能夠直接連接數字貨幣,人們主要還是以BTC、ETH等主流幣作為交換媒介。

但主流數字貨幣也存在價格不穩定的問題,這對數字貨幣市場乃至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都會形成阻礙。例如在跨國匯款中,某人使用BTC進行轉賬,結果在轉賬進行期間BTC價格發生了變動,由此造成的損失或許比WesternUnion或PayPal收取的手續費還高。

而穩定幣其實就是擔當了法幣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橋樑作用,在上述存在時間差的交易場景中,穩定幣可以更好地保障持幣者的財產安全。當然對投資者來說,穩定幣還有更現實的用途,目前很多交易所都不支持法幣直接兌換數字貨幣,需要一個穩定的數字貨幣作為兌換的中間件,另外當幣市波動劇烈時,穩定幣也可充當“避風港”。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穩定幣或將陷入集體信任危機

雖然穩定幣的需求存在,但當前無論是USDT還是眾多穩定幣新貴,都難以達到投資者真正的期許,即同時具備穩定與值得信任的屬性。

1.USDT崩盤的可怕在於,它並非無名小卒

USDT在整個穩定幣市場無疑是龍頭老大的地位,除了成立時間早,其流通市值及成交額也遙遙領先,這也正是此次崩盤影響深遠的原因。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2.矮子裡挑將軍,USDT仍是“最穩定”的穩定幣

如果從歷史幣價的浮動來看,在發行超過1年的穩定幣中,USDT也是年化波動率最小的數字貨幣。因此,作為穩定幣當中的“標杆”,本輪崩盤後對投資者信心造成的重創也是不言而喻的。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3.USDT暴跌後,其他穩定幣也無法安好

如果進一步分析各穩定幣的價格變動,可以更加確信,穩定幣的信任危機並非危言聳聽。在比較USDT崩盤前後7個交易日各穩定幣的價格浮動後,發現除bitCNY外,其餘穩定幣前後7個交易日價格均無顯著差異。換句話說,其他穩定幣並未能從USDT的崩盤中受益,投資者寧可選擇其他避風港(如比特幣)或者退出,也不傾向於選擇相同類別的幣種。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穩定與信任只能是“魚與熊掌”?

USDT與其他各類穩定幣的前後價格表現說明,穩定幣整體的市場信任度很低,而根本原因在於,目前幾乎所有穩定幣,都是在穩定與信任之間尋找某種妥協。

1.三類穩定幣的風險

1)法定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為了實現幣價穩定,這類穩定幣採用的辦法是與法定資產錨定,USDT就是其中的典型。然而,這類穩定幣在解決價格浮動問題的同時,犧牲的是數字貨幣本應具有的去中心化屬性。

究其本質,USDT其實是一種私人債券。與國債相比,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國家信用與公司信用的差別。再加上一些發行穩定幣的公司信息不透明,投資者的信任度自然更低。

2)加密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這類穩定幣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錨定,並利用交易機器人來維持期望關聯,從而維持幣價與美元的相對穩定,典型代表是MakerDAO的DAI。

DAI完全存在於區塊鏈上,改進了前一類穩定幣由於中心化導致的信任問題。但由於錨定的加密貨幣本身具有波動性,相比法定資產型穩定幣,這類幣的價格仍然不夠穩定。

3)無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這類穩定幣相當於一個“算法銀行”,無需任何抵押品,系統可以通過算法增發、銷燬貨幣得以控制貨幣價值,去中心化程度也最高。

然而,在加密貨幣價格直線下降時,這類算法銀行可能陷入死亡螺旋,加上對此穩定機制的知識門檻較高,也帶來信任風險。相比前兩者,這一類穩定幣的浮動也最大。

2.可見的未來並沒有穩定幣的完美替代品

那麼有沒有一種穩定幣可以兼顧穩定與信任?最近,隨著GUSD這一受美國政府監管的穩定幣出現,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再次成為行業焦點。

但是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或許與大家期待的穩定幣有些不一樣。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以研究所名義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法定數字貨幣系統只是局部採用了“分佈式記賬”,其中記賬節點由央行和商業銀行組成,而信息登記的功能由央行完成。區塊鏈技術只不過通過在局部分佈式記賬、信息上鍊便於溯源、橢圓加密保護隱私等方面。

這種系統本質上仍是中心化的,與人們期待的穩定幣不是“同一物種”,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會支持與其他數字貨幣的兌換。(參考:核財經《解讀央行法定數字貨幣:不是你們想象的穩定幣》)

也許短期內,緩慢成長的數字貨幣行業只能選擇將就並不完美的穩定幣。穩定幣有關穩定與信任的矛盾,其實只是整個行業矛盾感的縮影。一方面構建去中心化的信任依舊令人嚮往,但另一方面,行業發展的程度卻還無法證明它優於中心化的信任。

原文標題: 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伺機出動,結果都是青銅?

乍看是王者結果是青銅!USDT崩盤後,一大波穩定幣“全軍出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