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要说秋天最让家长头疼的事,莫过于“秋季腹泻”了……十个宝宝八个中招,上吐下泻还发烧,十天半个月不见好!这可怎么办?

妈妈们别着急,下面为大家讲解《让人闻风丧胆的秋季腹泻,到底怎样应对和预防》

什么是秋季腹泻?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概念:好发于秋冬季节的腹泻疾病。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流行季节:9月~12月,其中10月至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发病遍布世界各地,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最易感染人群:6个月至2岁婴幼儿,成人中也有爆发流行病例。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主要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经过我们的手和口,另外还有一个途径是经过呼吸道空气传播也会导致秋季腹泻的发生。

秋季腹泻的病因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

除了传染源以外,和宝宝自身的胃肠道抵抗力也有很大关系:几乎所有宝宝在五岁之前都会有一次轮状病毒感染,它是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之一。

严重感染轮状病毒,容易造成脱水性腹泻,需要宝妈们注意。

秋季腹泻的症状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1、起病急。

2、初期常伴有不同程度发热(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有轻度呕吐,胃肠道不适,24小时内出现腹泻。

3、大便每日会高达数次至十余次,大多呈稀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脓血。

注意:腹泻次数较多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治疗。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是良好的。迄今没有特效药治疗,抗生素治疗更没有效果,反而损害孩子的肠道。

临床治疗重点:调整饮食,预防纠正脱水,防止酸中毒。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少食多餐。

轻中度脱水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ORS。

中重度脱水患儿: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补充液体

☆ 补充液体:

1、保证液体摄入是预防纠正脱水,防止酸中毒重要关口。

2、耐心频服,一点一点口服补液。

3、不能以任何饮料代替补液。

☆ 补充液体方法:

1、米汤+盐(米汤500ml+精细食盐1.75g(1/2啤酒瓶盖))

2、糖盐水(水500ml+白糖10g+精细食盐1.75g煮开)

3、ORS液(口服补液盐)

调整饮食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少食多餐,鼓励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坚持母乳喂养。

要素饮食。

合理用药

☆ 微生态调节制剂: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保护作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

☆ 肠黏膜保护制剂: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作用(蒙脱石散)。

☆ 锌剂: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酶的合成与激活、创伤愈合等(氨基酸螯合锌)。

秋季腹泻的护理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宝宝状态观察:神志、精神状态、面色、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有无脱水现象,以及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大小便情况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别忘记保留一些新鲜大便及时送医院化验,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看医生:3天内不见好转;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

脱水

☆ 根据重量计算人体内水分约占60%。正常人通过水分补充体液,通过出汗、流泪、排尿等排出体液,保持体液平衡。

☆ 当体液不足,即“脱水”时,出现哭时无泪、口腔干燥、尿色深黄,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

☆ 脱水是渐进过程,分为轻、中、重三度。

宝宝脱水过程观察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 体重迅速减轻,轻度脱水:体重减轻3%至5%;中度:体重减轻5%至10%;重度:体重减轻10%以上。

☆ 尿量减少。

☆ 前囟门、眼窝凹陷,轻中度脱水眼泪减少,重度脱水哭而无泪。

☆ 口干口渴。

☆ 皮肤弹性下降。

如有上述脱水症状,或体温持续升高、精神萎靡、腹泻频繁、面色苍白,须立即到医院治疗。

护理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

☆ 居家隔离消毒,用过的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 护理宝宝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 每次便后温水清洗臀部,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

秋季腹泻的预防

宝宝“秋季腹泻”咋办?听听医师的建议~

☆ 疫苗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适龄孩子接种疫苗,可最大程度获得保护以防患病。

☆ 防止食物、餐具污染。

☆ 注意孩子双手清洁。

☆ 户外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