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要說秋天最讓家長頭疼的事,莫過於“秋季腹瀉”了……十個寶寶八個中招,上吐下瀉還發燒,十天半個月不見好!這可怎麼辦?

媽媽們彆著急,下面為大家講解《讓人聞風喪膽的秋季腹瀉,到底怎樣應對和預防》

什麼是秋季腹瀉?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概念:好發於秋冬季節的腹瀉疾病。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流行季節:9月~12月,其中10月至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發病遍佈世界各地,沒有明顯的區域性差異。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最易感染人群:6個月至2歲嬰幼兒,成人中也有爆發流行病例。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主要傳播方式:主要是“糞、口”傳播,經過我們的手和口,另外還有一個途徑是經過呼吸道空氣傳播也會導致秋季腹瀉的發生。

秋季腹瀉的病因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人類輪狀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因。

除了傳染源以外,和寶寶自身的胃腸道抵抗力也有很大關係:幾乎所有寶寶在五歲之前都會有一次輪狀病毒感染,它是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原之一。

嚴重感染輪狀病毒,容易造成脫水性腹瀉,需要寶媽們注意。

秋季腹瀉的症狀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1、起病急。

2、初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發熱(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樣症狀,有輕度嘔吐,胃腸道不適,24小時內出現腹瀉。

3、大便每日會高達數次至十餘次,大多呈稀薄、稀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無膿血。

注意:腹瀉次數較多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時治療。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預後是良好的。迄今沒有特效藥治療,抗生素治療更沒有效果,反而損害孩子的腸道。

臨床治療重點:調整飲食,預防糾正脫水,防止酸中毒。母乳餵養的嬰兒可繼續母乳餵養,少食多餐。

輕中度脫水患兒:給予口服補液鹽溶液ORS。

中重度脫水患兒: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及酸中毒。

補充液體

☆ 補充液體:

1、保證液體攝入是預防糾正脫水,防止酸中毒重要關口。

2、耐心頻服,一點一點口服補液。

3、不能以任何飲料代替補液。

☆ 補充液體方法:

1、米湯+鹽(米湯500ml+精細食鹽1.75g(1/2啤酒瓶蓋))

2、糖鹽水(水500ml+白糖10g+精細食鹽1.75g煮開)

3、ORS液(口服補液鹽)

調整飲食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少食多餐,鼓勵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

堅持母乳餵養。

要素飲食。

合理用藥

☆ 微生態調節制劑: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重建腸道天然保護作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等。

☆ 腸黏膜保護製劑:增強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蒙脫石散)。

☆ 鋅劑:維持生物膜的完整性、酶的合成與激活、創傷癒合等(氨基酸螯合鋅)。

秋季腹瀉的護理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寶寶狀態觀察:神志、精神狀態、面色、四肢溫度、脈搏等變化;注意有無脫水現象,以及脫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大小便情況觀察:大小便次數、量和性狀,並認真做好記錄。同時別忘記保留一些新鮮大便及時送醫院化驗,為疾病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看醫生:3天內不見好轉;腹瀉次數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發熱;明顯口渴;糞便帶血。

脫水

☆ 根據重量計算人體內水分約佔60%。正常人通過水分補充體液,通過出汗、流淚、排尿等排出體液,保持體液平衡。

☆ 當體液不足,即“脫水”時,出現哭時無淚、口腔乾燥、尿色深黃,囟門凹陷、尿量減少等。嚴重者,出現心跳加速、血壓變化、休克甚至死亡。

☆ 脫水是漸進過程,分為輕、中、重三度。

寶寶脫水過程觀察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 體重迅速減輕,輕度脫水:體重減輕3%至5%;中度:體重減輕5%至10%;重度:體重減輕10%以上。

☆ 尿量減少。

☆ 前囟門、眼窩凹陷,輕中度脫水眼淚減少,重度脫水哭而無淚。

☆ 口乾口渴。

☆ 皮膚彈性下降。

如有上述脫水症狀,或體溫持續升高、精神萎靡、腹瀉頻繁、面色蒼白,須立即到醫院治療。

護理

☆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空氣流通。

☆ 居家隔離消毒,用過的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圖書等)都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 護理寶寶前後,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 每次便後溫水清洗臀部,再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被糞便尿液浸漬而出現“紅屁股。

秋季腹瀉的預防

寶寶“秋季腹瀉”咋辦?聽聽醫師的建議~

☆ 疫苗接種(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適齡孩子接種疫苗,可最大程度獲得保護以防患病。

☆ 防止食物、餐具汙染。

☆ 注意孩子雙手清潔。

☆ 戶外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