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聯手轟炸台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1937年,日軍全面入侵中國,一時間狼煙四起,生靈塗炭。在中華民族最艱難的時刻,國際社會和愛國華僑華人紛紛伸出了援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飛虎隊”以及駝峰行線。其實,早在飛虎隊援華之前,還有一支國際志願航空隊選擇和中國人民一起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它雖然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它就是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從1937年到1941年,四年時間裡,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採取輪換形式,4年間蘇聯總共派遣了3665人參加中國抗戰,其中包括1091名飛行員,此外還有2000餘人的機械師、工程師等各類航空輔助人員。最多的時候,有8支航空隊在中國參戰,最少的時候也有2支。在這四年裡,中蘇兩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049架,炸沉日軍艦船70餘艘。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1937年12月1日,志願航空隊的兩個大隊先後抵達南京,時值日機正瘋狂空襲南京,蘇聯飛行員一到機場,馬上就投入戰鬥。 當天下午,志願隊飛機升空攔截來犯敵機,打響援華第一仗。在激烈的戰鬥中,志願隊大顯神威,一舉擊落敵機3架,贏得首次勝利。但飛行員安德列不幸墜機犧牲,成為血灑中國藍天的第一名蘇聯飛行員。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從此以後,蘇聯航空隊四處出擊,戰績彪炳。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中蘇空軍曾聯手轟炸臺灣松山機場,導致其癱瘓一個月之久。

1938年2月初,駐武漢的中國空軍司令部改到一份情報,情報顯示日本海軍航空隊在臺灣松山建立起了一個大型基地,近期將從德國和意大利送運一批新飛機。這批飛機採用集裝箱海運而來,在松山機場進行組裝,然後馬上將投入到中國戰場。中國空軍司令部馬上向援華蘇聯航空隊求援,希望能夠與蘇聯聯手,打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援華蘇聯志願航空隊同意派戰機與中國空軍一道完成這個任務。然而,困難卻很多。從漢口到臺灣的松山機場,直線距離達到了1000公里,而蘇聯的SB-2轟炸機的最大航程只有980多公里,達到了轟炸機的極限,而中蘇空軍沒有任何一款戰鬥機能夠擔負護航任務(航程都不夠),這就意味著,SB-2轟炸機將在敵人機場上空“裸奔”。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按照計劃蘇聯志願航空隊將出動48架轟炸機從漢口起飛後,將保持4100-5500米的飛行高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節小燃油,而中國空軍將出動12架轟炸機從南昌機場起飛,兩支隊伍將在福州機上空會合。轟炸結束後,返回福州機場加油後,回到原先駐地。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1938年2月23日7日整,做好了一切準備的蘇聯航空隊魚貫升空殺向臺灣方向,由於有薄霧遮擋,飛行員的能見度不到2000米,機艙內溫度計的讀數顯示氣溫只有4攝氏度。在高空飛行不久,缺氧的初步症狀,如脈搏加快、頭昏、瞌睡等,開始出現了(沒有氧氣面罩)。當飛過福州機場時,卻意外地沒有發現中國空軍轟炸機。

原來,由於飛行經驗太少,中國空軍轟炸機編隊從南昌起飛後,在距臺北20分鐘航程處,遇雲無法辨識目標,只得折回,十分遺憾。蘇聯志願航空只得單獨行動。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當領航員伊凡·布魯斯科夫透過雲層縫隙看到目標時,他發現松山基地中,戰鬥機整齊地排列成行,機庫與巨大的儲油罐延伸到機場的盡頭,裝滿飛機零件的灰色大箱子擺得到處都是,狂妄的日寇甚至沒有做任何偽裝。SB轟炸機在3000米高度投下第一批炸彈,這些炸彈落到那片機群中,綻放出復仇的烈焰,有2架日軍戰機發現情況不妙,試圖冒著紛落的炸彈起飛,卻被炸個正著。隨後的第二波爆炸把儲油罐也掀到了天上。

中蘇聯手轟炸臺灣機場致其癱瘓:蘇志願航空隊戰績彪炳卻名聲不顯

轟炸機群共投下280枚炸彈,並在敵人反擊之前撤出了戰鬥,順利降落在了福州山地機場,加滿油後再次起飛返回漢口基地。

松山機場在空襲中約有40架日軍飛機被摧毀(也有資料稱炸燬12架),大量飛機部件在包裝箱內就被徹底摧毀了,10棟營房、3座機庫和可使用三年的儲備物資與油料被付之一炬,松山機場在一個月內無法使用。為此,日軍基地指揮官被勒令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