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参涨价更严重,货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在北方沿海人们有从冬至开始至明年的立春,有每日进食一颗海参的习惯,据说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月末是深海海参开始捕捞的季节,这两天虽然是小量的海捕,但从新参160元一斤的价格中可明显感觉到,今冬的海参价格将有明显涨势。随着捕参工作陆续展开,海底参源整体情况会逐渐清晰,大的品牌海参加工、销售商们的加入,市场将进一步白热化,预计今年海参货源将严得短缺。

比海参涨价更严重,货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高温的自然灾害是今冬参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夏辽宁多地高温达历史极限突破了40度,海参主产区90%海参死亡,养殖受灾面积达9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惊人68.7亿多元。虽然高温后的几个月中一直没有海参价格的波动走势,是因为高温前一些大的品牌加工商、销售商已大量收购、囤积一些无法度夏的海参,用来加工、库存充足。

比海参涨价更严重,货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我国的海参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养或棚养海参、底播海参两种。池养或棚养海参生:是将海水围堰起来,形成大的海水池子,一般水深比较浅,大的池子有上百亩,小的棚养为多,这种方法便于对海参的成长环境、饵料投食等管理,能加速海参的生长,但近乎封闭的养殖环境使得海水流动差,海参抗生存能力弱。底播海参:几乎是天然放养状态下的半养殖模式,是将海参投放在广阔的海底,使之自然生长,人工无法进行管理喂养,收获时由潜水员潜入水底捡捕,这种养殖海参成活率、回捕率都十分低,产量十分小,但海参生存能力强,品质好。但目前来讲90%的海参养殖都选用“池养海参”的方式,而此次高温侵袭的恰恰是这些池养海参,虽“底播海参”没有被高温波及,但产量实在是太小。

比海参涨价更严重,货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2018年海参产量大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占市场10%份额的底播海参根本无法填补市场需求,另外,底播海参本身的价格就高于圈养海参一倍以上,底播参也有相对高端成熟的客户,所以对于添补圈养参空缺的市场来说能有多大能力还很不好说。对于后期市场走势,我认为,经过2018一夏,池养或棚养海参的参渔民仍会心有余悸,毕竟搞海参养殖投入巨大,全球气温逐年升高对以后的池养或棚养参的发展不利,适应辽参生长的养殖海域又十分有限,随着年关将近,各大海参品牌销售商出货力度的加大,各大品牌商手中囤货的减少,市场看涨情绪将持续增加,海参货源面临短缺,预计短期海参价格会继续走高中长期来看不会有明显的回落。

比海参涨价更严重,货源将面临严重短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