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如果说哪一家企业能诠释中国金融业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的话,那一定是中国平安。然而在翻看平安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却鲜有人把重点聚焦到平安这家企业上,更多的人选择对其创始人马明哲一探究竟。

和中国平安一样,马明哲从来都不曾缺少曝光和关注,他的一句话往往都会成为舆论的热点,保险界形容他“不是人,是神”;金融界又称他是“未来时”——如果想知道未来金融业要发生什么,去看看马明哲在干嘛就知道了。

马明哲都做了什么?成立中国首家地方保险公司;随后进军综合金融夺得全牌照护身符;继而杀进互联网,左搂阿里右抱腾讯,分羹互联网红利……2018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为624.05亿元,同比增长43.7%,相较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164.23亿元,同比增长34.1%的业绩优势明显;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里,平安位居29,而中国人寿落后平安13个名次,位居42,国寿“寿险一哥”地位岌岌可危。

然而马明哲的野心显然并不仅仅止于此,他正在试图开拓一个更大的乌托邦……

从2006年开始,中国平安进入了发展快车道。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金融机构几乎过着“躺着就能赚钱”的好日子。在2010年时,各个银行、保险机构赚钱赚得手抽筋、赚得“很不好意思”时,马明哲却说,金融产业“非变即死”,因为互联网时代来了。

彼时,中国互联网业尽管发展迅速,但都还未对金融业发起直接冲击。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虽然交易量巨大,也不过是转账的工具,然而马明哲从中看到了它对金融业的威胁。

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2013年底吸储达1853亿元,超过一些中等银行几十年的发展规模。随后,阿里巴巴陆续推出蚂蚁花呗等小额贷款业务,百度、腾讯、京东、万达等企业进一步跟进,和P2P等互联网金融的涌现,对银行业形成了强烈的挑战,以至于银行业不得不联合起来,借用监管部门之手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打压。至此,人们方觉马明哲有“先见之明”。

面对新对手,马明哲称“平安是互联网金融的‘小伙伴’,要向互联网巨头多学习”,在这样谦逊的态度加持下,马明哲左牵马云、右搭马化腾,创立了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当时有业内人士评价,“在互联网保险公司中,众安在线有传统保险经验优势,在传统保险公司中,他又有互联网科技优势,有绝佳优势。”

2017年9月28日,众安在线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被冠以“金融科技领域第一股”。虽然,其间经历了一些质疑与波折,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企业,众安保险发展总体稳健。其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51.4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6%,位列全国财险市场第13位,较2017年末提升5个名次。

在日常谈话中,金融领域之外的,除了互联网,马明哲最喜欢聊的是“科技”,凡是与金融相关的技术及公司,他都感兴趣。同时,他还喜欢投科技公司,甚至一些短期看来“无利可图”的金融公司。平安先后投资了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科技、平安好医生等四家科技公司,经过多年的“等待”,如今均进入了“收获期”。

据平安集团2017年财报,截至2017年末,陆金所资产管理规模达4616.99亿元,管理贷款余额达2884.34亿元,净利润逾50亿元。平安好医生虽然未实现盈利,其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11.23亿元,增长150.3%,9月10日如期实现IPO,估值高达88亿美元,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国内最大的独角兽公司。金融壹账通,截至2017年末,已为468家银行、1890家非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全年征信查询量超9亿次,同业交易规模破10万亿元,估值达78亿美元。平安科技也于2018年初完成首次融资,融资规模11.5亿美元。

连同陆金所在内,四家科技公司估值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据胡润研究院重磅发布的《2018第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榜单中,陆金所、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好医生、壹账通均榜上有名,成为明星“独角兽企业”。其中,陆金所更是以超过100亿美金的估值,成为13家“超级独角兽”中一员。因此,马明哲多了一个身份“独角兽专业户”,让很多投资人跌碎了“眼镜”。

四家科技公司对马明哲来说,可谓“小试牛刀”,他还有更大的“谋划”——智慧城市。在以互联网科技企业为龙头的“智慧城市”领域,平安的“画风”诡异,但一点不突兀,在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任正非等人眼里,平安是值得重视的对等玩家。然而,对于BAT,马明哲却说:平安的对手不是BAT,而是未来。

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这些年,平安依靠庞大的保险业务,围绕医疗、交通、养老、环保、安防、教育等板块,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平安将以数据库为依托,构建一套智慧城市云,升级城市服务,这被外界解读为是马明哲应对和抢占智慧城市的“蓝图”。

2017年6月30日,中国首个“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正式在广西南宁上线运行,上线以来,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1.29亿元,成交溢价超过20%,获得了当地企业的好评。这仅是中国平安“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范例。

除了帮政府和企业“管”钱外,平安“智慧城市云”还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方面服进行了突破。2018年“五一”期间,基于平安智慧交通拥堵治理解决方案的深圳东部景区预约通行项目上线,深圳交警对大鹏景区试行“预约通行”,平均车速较2017年同期提升51.5%,事故警情和拥堵警情分别比2017年同期下降94%和93%。

鉴于全国“寿险老二”的地位,平安自然放弃不了“管”病的企图。在重庆,平安科技通过逾2000万份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以及自身相关数据,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发了流感、手足口病两种传染病预测模型和慢阻肺智能筛查模型。其中应用流感、手足口病预测模型,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均达到86%以上,高发季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以上案例仅是平安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初级试水,在平安内部,马明哲瞄准的是ABCD——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Cloud)、大数据(Big Data)等高科技。“我们每年将收入的1%投入到研发当中”,平安科技首席专家王少军透露,这样已经坚持了十年(从平安科技成立至今)。

8月21日,马明哲在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上透露,将利用多年积累的金融和医疗科技,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赋能、助力。截至今年,平安在AI+安防、AI+医疗、AI+教育、AI+娱乐、AI+农业、AI+环保等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尽管平安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但是,从目前的布局来看,马明哲似乎更重视“科技”。而且,在他的口中,科技似乎代表着平安的未来。

与同城的任正非一样,马明哲一直有很强的危机感。他说,“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因此他经常在研究,在学习。平安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马明哲几乎是第一个进去研究的人。平安银行前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曾这样评价他:“我们这种人看事情是看风险和困难,他看到的世界、想到的事情,是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

所以,马明哲不是“未来时”,只是他比别人更善于思考、更善于学习,因此往往能走在行业的前头。或许,对平安来说,这是最大的幸运。

本文有删减,若需《中国职业经理人》原文本阅读、商务合作,请联系本社

曹女士:023-65356251 手机:185-2398-6739

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推动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

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行建造中国职业经理人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推广培育中国职业经理人新文化和社会生态环境

为职业经理人服务 为企业服务 为会员服务

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中国平安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欢迎关注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官方微博获取最新资讯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