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QE終於來了!究竟想要拯救誰?

中國版QE終於來了!究竟想要拯救誰?

本週一,中國央行突然發文稱,為改善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人民銀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現決定在此基礎上,再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發揮其定向調控、精準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民企的信貸投放。

而在同一天,央行還發布一篇文章稱,為響應此前國常會指示,將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受此利好影響,A股市場當日也出現了罕見的大幅上漲行情。

對此,國內專家表示,2018年以來,央行三次降準,然而由於金融體系結構不平衡導致了總量性貨幣政策帶來的短期流動性變化對不同部門的影響不同,大中型企業獲得的間接融資支持力度明顯好於小微企業。當總量性貨幣政策無法達成政策目標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可致力於更有效地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央行通過再貸款方式向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提供部分初始資金,這也並非是如西方國家那樣的“量化寬鬆”(QE)。主要差別在二個方面:一方面,央行的這次再貸款和再貼現,重點為了支持民營企業,乃是結構性貨幣政策。要遠比歐美國家的量化寬鬆更有精準性、針對性。

中國版QE終於來了!究竟想要拯救誰?

另一方面,央行目前並沒有在信用債市場上直接購買任何企業債券,而是設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給民營企業發行信用債提供擔保增信。此舉有利於提高投資者對民營企業信用債的投資意願。

特別是那些暫時遇到經營困難,卻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含量的民營企業。從長遠來看,這些民營企業極具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如果按照市場對民企融資態度盲目“一刀切”,這也是非理性的。

今年以來,央行通過再貸款和再貼現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 3000 億元,以單獨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這當然不能算是“大水漫灌”,而應該是“定向灌滴”。同時,央行通過定向寬鬆的方式,給信用債市場提供隱性擔保,以解決民企因信用危機而導致的融資難問題,這樣做法與西方國家的 QE 有較大差別,只能算是中國版 Q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