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打分曝光劣幣,「RatingToken」想要「淨化幣圈」

通過打分曝光劣幣,「RatingToken」想要“淨化幣圈”

加密貨幣世界的入場者正在激增,極速擴張的行業帶來大量投資機會的同時,也意味著行業內魚目混珠與濫竽充數帶來的高風險。

對於大多數“韭菜”來說,當前繁雜的代幣市場中,絕大項目身處早期的不確定性、項目方與投資者之間存在的信息失衡、以及辨別好壞項目存在的技術壁壘,都提高了投資決策的難度。而對於交易所來說(尤其是中小型交易所),為保證交易安全,避免不靠譜幣種雷區,在初篩時期的測評上也要投入不少人力。由此,項目評級機構應運而生。odaily星球日報此前採訪的項目評級項目RatingToken,以“淨化幣圈”為口號,想要基於自身技術實力,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一方面以更可視化、直觀易讀的圖表方式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決策參考,一方面則以實時監測代幣情況的方式服務交易所與投資機構。

面對C端,該評級網站主頁提供優質項目排行榜、爛幣榜、糖果榜、智能合約檢測四項功能。

  • 排行榜

就排行榜(優質榜、爛幣榜)來說,RatingToken基於項目白皮書、項目進度、團隊構成、投資機構、技術實力、 經濟模型、社區熱度、合約安全等多個評分維度,通過模型自動計算來得出項目分數,以0-5的值呈現在前十與末十的排行榜中。在評分維度權重上,RatingToken將社區熱度(社群活躍度)為評判一個項目的最重要指標;第二維度為團隊,即團隊自身實力、技術與行業經驗以及關係資源;第三維度則為技術實力,即智能合約有無漏洞有無安全隱患;另外,項目投資方也值得參考。

通過打分曝光劣幣,「RatingToken」想要“淨化幣圈”

  • 糖果榜

就糖果榜來說,RatingToken則通過機評與人工確認細節的方式,在優質項目篩選出單位價值高收益率的空投,以榜單形式呈現。另外,針對當前空投地址被別有用心者惡意篡改為私人地址的行為,糖果榜也附贈鏈接教導“ 薅羊毛”的正確打開方式。

通過打分曝光劣幣,「RatingToken」想要“淨化幣圈”

  • 智能合約檢測

而就智能合約檢測來說,當前以BEC、SMT、EDU為代表的代幣智能合約相繼出現漏洞,使得合約安全逐漸引起公眾重視。

針對此類痛點,RatingToken面向C端上線其智能合約查詢檢測功能,用戶可粘貼其合約地址查詢漏洞等級與數量。面對B端,則上線智能合約實時監測功能,據技術負責人張文君介紹,針對一個項目,團隊基於自身以太坊的節點,實時解析當前區塊,第一時間抓取合約,根據合約地址、合約種類(ERC20、ERC223、ERC721)進行二次分類,再次掃描,分類為低、中、高危漏洞,再向C端客戶進行預警,即“監測—解析—掃描—報告”四個過程。

通過打分曝光劣幣,「RatingToken」想要“淨化幣圈”

當前市場上評級機構有TokenInsight、DPrating、SphnixRating等,評級標準與評級表現形式各不相同,相比起同類競品,技術負責人張文君認為,RatingToken存在以下優勢:

1、技術優勢,RatingToken的90%成員擁有大數據技術、自然語言分析背景;

2、自身競爭特色,一方面專注評級廣度,追求最全幣種;另一方面對於幣圈諸多小白來說,直觀、快速、易讀的信息擁有一定市場空間;

3、評級中立客觀,一方面依託區塊風豹實驗室品牌,不依靠評級變現;另一方面每日自動更新項目排名,從機制上杜絕買榜行為。

據技術負責人張文君介紹,目前RatingToken已覆蓋5700+個項目,以海外項目為主。除其官方網站之外,該項目已與該實驗室旗下的數字貨幣移動錢包SafeWallet、Dapp瀏覽器、加密貨幣行情軟件CoinMaster形成產品矩陣,RatingToken將作為一個品牌和內容方,內嵌至其他區塊鏈產品中;此外,其功能中的糖果榜單已單獨上線微信小程序“糖果獵人”;在資訊及行業洞察方面,其公眾號“獵豹區塊鏈研究中心” 則定期發佈技術乾貨及深度評級報告。

項目團隊成員數量50餘人 ,其中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研發人員佔比90%以上。研發總監張文君原為金山毒霸安全專家,瀏覽器內核引擎專家,現區塊風豹技術負責人。首席科學家Hsien-De Huang為國立臺南大學博士,人工智能專家,區塊鏈資深專家,在AI Village發表了多篇區塊鏈技術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