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蘋果公司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那麼爲什麼要外掛別家的基帶?蘋果公司真的做不出自己的基帶嗎?

飄絮181736728


蘋果公司研發能力強大,為什麼就做不出自己的基帶芯片?題主大概以為研發基帶芯片比研發CPU、GPU容易多了。真實情況恰恰相反。

稍加了解會發現,基帶芯片一點不簡單,分為五個子塊:CPU處理器、信道編碼器、數字信號處理器、調制解調器和接口模塊。

每個子塊完成的功能不少,比如看起來很簡單的信道編碼器,主要完成業務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編碼、加密等,其中信道編碼又包括卷積編碼、FIRE碼、奇偶校驗碼、交織、突發脈衝格式化。

而要實現這些複雜功能,各公司都有自己的編碼,雖然是一行行代碼,但也有知識產權,享受專利保護。

使用這些功能,就必須向知識產權方交專利授權費。每一樣功能都交,基帶芯片功能複雜,結果專利授權費對手機廠商來說就像山一樣沉重,海一樣深。

以一臺400美元售價的4G手機為例,LTE基帶芯片的成本只有10——13美元,但要交的專利授權費卻高達54美元。具體見下圖:

當然,基帶專利授權費好賺,但由於通信設備需要進行大量電磁測試,因此需要時間沉澱、經驗積累和大量資金投入,才能

獲得專利特別是核心專利。

簡單說,基帶行業是一個看資歷的行業,專利大戶往往都有悠久的歷史,高通在1988年發佈基於OminiTRACS衛星的數據通訊系統,摩托羅拉更不用說,大哥大就是它發明的。

時間、人才和資金是通信行業的三個坎,三個都翻過了,你才有資格叫板老大。在這個行業,光有錢是不行的,跌倒吃土就是分分鐘的事。

這方面最好的前車之鑑就是英特爾。

英特爾對手機市場垂涎已久,但由於後知後覺,2011年才收購英飛凌的通信芯片業務,切入基帶芯片市場,結果英特爾至今在基帶芯片領域損失了170億美元,分析師估計未來每年還會損失25億美元。

今年時來運轉,英特爾成為iPhone的唯一基帶芯片提供商,結果又遇上手機信號不好,是不是要背鍋還是未知數。

英特爾的小心臟已經成了下圖的樣子:

以英特爾芯片巨人的身份,在基帶芯片領域尚且跌得鼻青臉腫,蘋果去的話,恐怕只會跌的更慘。地主家再有錢,但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不能胡亂敗家吧。

“隔行如隔山”,我想聰明的庫克還是懂得這個道理的,因此外掛供應商的基帶,省錢、省時、省力,還省心,比自己研發好太多了。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每日獲取新鮮、有態度的資訊。


魔鐵的世界


蘋果公司並不熱衷科技創新,它只是個創意公司,善於整合已有技術,底層研發能力並不強。

這個說法是不是跟您對蘋果公司的認知完全不一樣?其實我的說法才是真相,您之前的認知是虛假的。

蘋果並不熱衷於科技創新,其底層技術多是買的,例如通信技術就主要靠知識產權轉讓,但同時又強硬地拒絕了諾基亞、愛立信、高通等幾乎所有專利持有者的權利主張,甚至不願意談判磋商,更熱衷於打官司。

知識產權官司打起來又非常複雜,結果總是能讓蘋果不交或者少交專利費,蘋果變為了電信業最可怕的“專利惡霸”(Patent bully)。

Acacia公司因專利被侵權而起訴蘋果42次。 諾基亞在美國起訴蘋果公司侵犯了諾基亞32項專利權,在亞洲、歐洲和美國等11個國家發起了針對蘋果的40樁專利訴訟。

蘋果同時以專利侵權為由與三星展開了世紀之戰。美國的Public Knowledge和電子前沿基金會等組織,還有硅谷大量的高科技公司,都對蘋果濫用自身專利權,但又幾近瘋狂地反對其它企業專利權的行為非常不滿,紛紛加入到反對蘋果的行列中,美國最高法院就接到了6份支持三星的非當事人意見陳述。

蘋果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專利惡霸,它並不熱衷於科研,甚至國際著名的電子科技展會也從不參加,利潤是其唯一追求目標。蘋果公司的科技研發投入不到5%,而華為和三星的投入是15%,高通的科技投入更多。

回到題目中提到的基帶,蘋果從來就沒有研發能力,之前用的高通方案效果不錯,但現在因為利潤考慮而換成了英特爾方案,並被廣泛詬病。但這沒關心,人家的利潤是賺到了。


奧卡姆剃刀


基帶是手機中比較特殊的一項,它是一臺手機的根本,因為沒有基帶,手機就沒法打電話和上網了。

如果不收購一些基帶廠商,那麼蘋果做不出也不可能做出基帶。基帶的所有核心技術都在各大通信設備生產商手中,比方說高通,愛立信,諾基亞和華為。基帶是一個傳承性非常明顯的芯片,現在的基帶還需要使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技術。而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蘋果根本沒有接觸過移動通信。2G,3G和4G的研發也和蘋果沒有一點關係,2G誕生於1990年,3G在2001年就商用了,而4G在2008就基本完成了研發。



英特爾之前也沒有生產基帶的技術,他們在收購英飛凌的基帶業務,並得到Via的CDMA授權之後才能夠生產基帶,蘋果沒有收購過任何基帶企業,因此想要生產基帶是不可能的。

可能有些朋友會問為什麼三星能夠生產基帶,實際上三星一直都有通信設備部門,他們的基站設備在韓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40%。


看球人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雖然蘋果公司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但是它還真的做不出自己的基帶,強大的公司也不是萬能的。實際上,在通信業裡的蘋果一直都是非常菜鳥的公司,別看它的手機賣的利潤最高,但是實際上蘋果的手機的通信性能一直是最爛的,也是通信業公認的。

蘋果本身是一家軟件公司,如果從硬件的角度而言,他是一家電腦公司而不是手機公司。

實際上,如果不是當年的摩托羅拉手把手的教會了蘋果公司做手機的話,蘋果公司現在依舊只是生產他的蘋果電腦而已。

現在的手機基帶生產廠家只有華為、高通、聯發科、三星、因特爾,實際上因特爾本身也是收購了一家做基帶的公司,曲線取得了技術和專利授權,所以才可以生產手機的基帶。至於這個基帶的性能到底如何,大家自行體會吧。

就通信的專利而言,現在主要集中於華為、中興、高通、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傳統的通信巨頭手中。如果蘋果真的開始自己收購公司研發芯片的話,專利費就是它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坎,收起來未必比外掛其他的廠家便宜。通信業的公司早就眼紅蘋果的高額利潤了,如果蘋果開始做基帶,通信業的集體反彈就是蘋果難以承受之痛,還不如買別人的基帶給手機外掛省心省錢。

總而言之,別看蘋果現在這麼強大,但是如果說基帶研發生產,它現在還真的沒有這個實力,如果他收購公司自己做基帶,通信專利的缺乏就是它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問題,蘋果的通信基礎還是太薄弱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現在擁有完善手機基帶的廠商有高通、華為、聯發科、三星、英特爾……但是這幾家中除了高通,其他廠商的手機基帶裡的CDMA網絡制式以及延伸基本都跟高通專利脫離不了關係。

蘋果在其需要網絡通訊的設備上或研發或收購搞定了很多非網絡通訊模塊的其他核心硬件設備生產製造。但基帶卻是蘋果最大的軟肋,這最大的原因就是蘋果非通訊業起家而且在手機SOC的佈局有點晚。

蘋果手機芯片從A5開始自研之路但手機處理器裡重要的基帶卻只能通過外掛基帶實現通訊,在同時間隔壁家的安卓陣營很多處理器都是內置基帶。

蘋果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但唯獨缺乏時間。通訊基帶研發何其艱難,需要和處理器整合,需要測試兼容性穩定性,投入大週期長。別說蘋果公司通訊基礎薄弱了,蘋果老對頭三星也一樣,即使在通訊技術上有所積累但基帶上同樣受制高通那麼多年才搞定全網通。華為即使是依靠通訊起家但在手機基帶搞定全網通也才三幾年時間。

蘋果即使需要研發基帶那麼現階段也只能通過收購或者其他通訊商專利授權,拿到了入場券後還需要時間把基帶和處理器完好整合,中間時間不知道有多長但不會很短。

雖然說擁有完備內置基帶的SOC才叫真SOC,但蘋果顯然也不急現在一時。自主基帶是蘋果以後必須要的,現階段蘋果也要保證自己的利潤來獲取投資者信任,目前市場上可選擇的基帶供應商也比較多,除了因為“吸血”而交惡的高通還有英特爾和聯發科(三星和華為可能因受制於高通專利合約不能外售基帶)可以選擇,並不是沒得用所以時間比較充裕。

蘋果的手機信號差是很多人公認的,但是能用對吧?能用就對了。


IT數碼大排檔


都是國內自媒體帶的。這個世界上,能從硬件到軟件,從桌面到移動,完全完整建立起自己獨立系統的,還有誰?

為了個系統,國內花了多少錢?為了出個cpu,國內又花了多少錢?這都不是什麼公版cpu,開源系統!

基帶核心是專利授權,蘋果能敢和高通幹架,只能說其和intel手中也掌握有大量專利,足夠擺脫高通的糾纏。而且如果intel能趕上來,對整個手機行業都是大利好,畢竟手機行業忍高通這個大惡霸很久了。


默認空白無效


真的要去研發基帶是吃力不討好的做法,要繞開專利壁壘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與其花了鉅額資金最後發現是個死衚衕,還不如老老實實花錢買授權,在其他地方發力呢


永暗滅世


術業有專攻,再強大波音也是拼裝商。


美贊宸


蘋果並非沒有開發基帶芯片的能力,問題是蘋果為什麼要費力費時開發?蘋果自行開發CPU、GPU和NPU那是因為他對當前手機核心處理硬件水平的不滿意。雖然手機的重要功能是通訊,但隨蘋果iPhone推出,手機越來越像一臺微型電腦。手機的主要使用場合已經發生根本變化,這與蘋果的貢獻分不開。

當前高通的手機基帶芯片水平是很高的,要不是蘋果與高通鬧翻,蘋果不會採用intel芯片。不排除未來蘋果自行開發基帶芯片的可能!前提條件是intel芯片水平與高通差距較大,無法達到蘋果要求。


三觀之機


自己做基帶啊也要看成本的,自己研發需要避開那些基帶廠的專利,繞不開還得給專利費的。。再加上研發需要好多錢!買別人的基帶給點錢也就給吧。。比研發便宜多了!其他的錢接著研發CP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