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2012年有一起周克華的案件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整個審理過程當中,有一些幹警發現周克華的作案手法和1983年震驚全國的“二王案件”極其相似。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二王案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動警力最多的案件(近3萬人)。二王是指兩名姓王的兄弟:王宗坊(老大)、王宗瑋(老二)。1983年2月12號跑到瀋陽空軍463醫院盜竊小賣部,被醫院保衛部發現了,把兩人帶往保衛處,這個時候老大王宗坊癲癇發作,王宗瑋找準機會開槍殺了3個人,帶著王宗坊跑了。這一逃跑跨時7個月,5次逃脫警方追捕,打死打傷18人。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哥哥王宗坊打小就喜歡小偷小摸,弟弟王宗瑋是轉業兵在東北機械廠當工人,他也喜歡偷盜,偷的是子彈。二王作案的子彈就是王宗瑋在部隊偷的,槍是在瀋陽大北監獄偷的54式手槍。厲害了,槍和子彈都能偷到,人才啊。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二王為什麼7個月才抓到呢?一是當時全國各地的警力資源太稀缺,每個地方也就幾個警察,上戶口都忙不來,即使知道消息也沒有人能去包圍抓捕。二是火力原因,二王手中有4把54式手槍,當時民警的武器說起來你都覺著好笑,還是閻錫山時期仿造的盒子炮和54式手槍整整隔了兩三代差距。三是通訊,當時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方法,負責二王事件的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文不管走到哪都揹著10幾斤重的電話。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警力、武器、通訊都不行導致二王逃竄多地。二王坐火車南下逃竄發現警方已經盯住他們了,二王沒辦法在湖南衡陽跳火車跑了,跳火車的時候老大王宗坊受傷了。兩人就近找了一家診所,敲開門自己治傷,又找了一家民宅也是撬開愛裡邊休息。第二天民宅主人發現有人撬門報警了,這時警方才知道二王跳火車了。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由於信息不發達,類似的事情發生很過很多次。就是因為二王事件,公安部才決定實行聯網報警機制,也就是現在的110,如果沒有二王事件,110可能會晚好幾年才會出現。不只110是因為二王事件提前出現,懸賞通緝令也是因為二王事件第一次出現,83年以前根本就沒有。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二王一共流竄7個地方,分別是瀋陽、北京、鄭州、武漢、衡陽、江陰、廣昌。最後在江西廣昌被抓獲,當時搜山的一位甘姓武警戰士踩到王宗瑋才發現他們,經過槍戰王宗坊被擊斃,王宗瑋重傷,幾個小時後身亡。

首次懸賞通緝令下發,促使聯網報警機制的產生,“東北二王”事件

二王為什麼會越走越偏,是因為父母的溺愛。二王父母是普通的老師,極其寵愛二王,就是二王和別的孩子有什麼糾紛,不管對錯都認為二王是對的。過分的溺愛就是二王成長過程中小偷小摸也不教訓幫忙隱瞞,這個案件最後兩人還因包庇罪入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