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当前,中国成人装市场的增长空间因市场逐步成熟而缩小,企业都渴望在小朋友身上挖掘出更多的商机,国内童装市场将迎来更大的爆发期。

今天和大家介绍了这头“小猪”也抓住机会飞上天,但这头小猪不是在风口上吹上天的,而是靠自己长上翅膀飞上天的。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小猪班纳服饰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童装企业,15年前叫“华新服装厂”,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服装加工企业,年产值也只有几百万元。

现在,公司每年销售1100多万件,专卖连锁店1500多家,位列中国三大童装品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及亚、欧、美洲等地区。

它快速成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法宝?

1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

公司创始人张良义跟许多勤劳的香港人一样,赶上了改革开放回莞创业的热潮。他创业的基础,源自于17岁迁居香港后半工半读的打工经历。从印花工人、跑单业务员到代理商,直至1988年才在东莞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厂。1996年,他又成功转型创建了“小猪班纳”童装。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我从最初一个根本不会做生意的人,到后来做加工、做品牌,再到现在的小猪班纳,能这么一路走过来,其实也没什么,可能就是因为我这个人不服输。”采访中,张良义慢悠悠地说着,口气平和,却透着倔强。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讲起了1991年最难熬的经历。

1991年,张良义经历了人生中最难过的日子:一位还未结清1000多万元货款的大客户卷铺“走佬”(失踪逃跑)。当时,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晴天霹雳,张良义处于崩溃状态。不是因为自己没赚到钱,而是把供应商800多万元的货款赔了进去。

1000多万元的货款泡汤,张良义还要背负800多万元的欠款,仅靠自己东拼西凑远远填补不了欠款的数额。供应商天天上门追款,张良义度日如年,寝食难安。苦苦挣扎一个月后,张良义如实向供应商们坦陈自己的困境,并承诺三年内分期偿还800多万元欠款,他还恳请供应商在业务上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随后,张良义过起艰苦的还债日子,他身兼跑单、裁床、卸车、搬运等数职,厂里的大小事务亲力亲为,就连吃住也呆在东莞的厂里。终于,他用勤奋兑换了对供应商的承诺,在欠债的第三个年头把所有债务还清。

2 坐在街边蹲点考察市场

经历了“欠债”风波后,张良义更加坚定一种想法:生意越做越大,张良义心里却感到越来越不踏实:做加工,总要受制于人;生意好坏,自己无法控制,只能指望别人多发些单子给自己。就在还债的那几年,他一直细心观察市场的空白,筹划转型。

他琢磨着要改变这种现状,创立自己的品牌。

那时候,张良义的服装厂正为香港一家大品牌做加工,他便从中学习,发现这个品牌的专卖店销售模式做得十分成功,值得借鉴;再去考察市场,又发现当时大多数服装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大多挤在批发市场里,而童装几乎就没有哪个品牌通过专卖店销售。他断定,童装市场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1995年,张良义请来设计师,筹划转向童装发展。1996年,他创立了“小猪班纳”品牌。

这年5月1日,“小猪班纳”第一家专卖店在东莞石龙镇开业,轰动一时。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创业初期,自己开专卖店没什么理论知识,只是靠“土方子”选址。当年,他在汕头街边蹲点考察了一个多月:看中哪条街就先记下这条街上店面内所售服装的价钱,然后坐在街上蹲上七八个小时数客流量,估算出店面一天的流水账。

两个月后,第二家专卖店亮相汕头。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店面迅速崛起……随后,张良义以自营连锁结合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将“小猪班纳”发展成1500多家连锁店的规模。

3 拍动漫电影,打造儿童快乐王国

在其他童装品牌还在竞争价格、款式、渠道时候,小猪班纳率先走在前路,开始进行品牌价值的输出。

动画片《小猪班纳》的热播,让小伙伴们耳熟能详,可爱、淘气而顽皮的小猪班纳风靡一时。这将动漫与服饰完美演绎的背后推手正是“小猪班纳”。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系列动画片《小猪班纳》自2012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后,陆续在全国近300多家电视台热播,漫画、图书、舞台剧等相关文化产品也不断推出。在此基础上,由系列动画原版人马打造的同名大电影《小猪班纳之梦想大帽险》在2015年暑假登陆大荧幕热映。

小猪班纳是童装行业内第一家拍摄动漫的传统企业。谈到小猪班纳投拍动漫的初衷时,张良义说,从服装行业来看,小猪班纳还是传统企业,而国内童装面临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品牌的打造必须有突出优势。此后,小猪班纳无意间注意到动漫衍生品领域,作为小猪班纳品牌营销的一个方向,小猪班纳开始与动漫制作公司合作拍摄动画片。

出人意料的是,动画片的播放受到了幼儿等群体的推崇。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后,通过小猪班纳的形象,品牌和目标消费群体就像产生了情感交流,品牌形象真正推广给了受众,逐渐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

动画片剧情上除了基本的轻松搞笑之外,更有亲情、友情方面的儿童教育。《小猪班纳》动画片充分融入了小猪班纳品牌“快乐可以很简单“的价值观,动画片的开播,大幅度提升了小猪班纳品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引领童装行业发展新模式。

小猪班纳目标不仅仅是做童装,而是打造整个儿童快乐王国,大电影是打造这个王国过程中的一个脚步。同时,这探索和尝试的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品牌不老,只有人老。做品牌,做童装,就要永不服输。

如今创业,不再像当年“勇字当头”大胆摸索就能成功。要想在创业的弄潮中挖掘一桶金,首先必须熟悉创业项目的运作和管理经验。如果你能在企业里独当一面,学会了别人的运作模式,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基础,那么,你去创业吧。这是张良义对创业者的忠告。

近两年,受上游纱线、染色等环保限产影响,服装面料内销和外贸市场都愈发艰难;加之,当前中国成人服装市场的增长空间因市场逐步成熟而缩小。服装面料行业正面临着成品库存积压、供应管理低下、市场反应迟缓等弊病。

在内销外贸增长缓慢的市场下,杀出一匹黑马——童装。2016以来,随着“两孩”政策落地,中国新生婴儿人数与0-14岁人口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必将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童装行业目前行业没有绝对领导品牌,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竞争加剧,将步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新风口已至。

童装市场:蛋糕很大!运动品牌集体失眠!

2017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796亿元,到2020年国内童装市场规模将突破3269 亿元,国内童装市场将迎来更大的爆发期。国内童装企业和童装市场的发展及竞争情况也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近年来,国内外知名运动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361°特步、匹克等纷纷进军童装市场,加码童装业务板块。中国童装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童装面料:下一个掘金的纺织版图,手慢无!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愿意为孩子花钱了。今年儿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对1968名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50.7%受访家长常不顾经济实力为孩子花钱。甚至有童装面料商笑称:做童装,不需要考虑成本!可见,消费者对于童装质量要求高于价格。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随着“80、90后”父母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消费者对婴幼儿童服饰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童装行业进入由低端向中高端消费转移的成长阶段。业内人士认为,童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新风口已至。

童装电商:童装进入"淘时代",年销售破亿元

伴随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母婴电商、母婴社区围绕儿童经济的生态构筑如火如荼,爆发力量不可小觑。截止2018年3月,仅淘宝一个平台上就已经有1700名设计师开设了童装店。过去一年中,每月平均有2900万的消费者,选择在淘宝购买童装,25-34岁的人平台主流购买人群,重复购买高达60.46%,并且19-24岁母婴用户占比也在上升。

客户“走佬”扛下800万债款,他靠卖童装年赚数十亿,连开1500家店

据不完全统计,从1岁至12岁,中国城市家庭的孩子人均消费50双不同鞋类,外衣60套,内衣80件,帽子20顶、袜子70双,手套30副,围巾20条,全年服饰的总消费最低3万元,最高10万元,年平均值大约在3~5千元。

疯狂增长的数字背后是“童装市场”庞大需求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