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多年前,名士蔡邕得罪了宦官,更被放逐到了朔方(今天內蒙古杭錦旗北),過著懷才不遇的日子。

日子望不到頭,蔡邕決定回洛陽。

一路上,老百姓們流離失所。

一路上,起義口號延綿不絕。

而他早已看破紅塵。

過去,他頻頻上奏,切中時弊,被整慘。

現在,他教學子女,反倒逍遙自在。

前幾天一根琴絃斷了,小女兒問他:“父親,是不是第二根絃斷了。”

他大驚,確實是第二根弦。

他果斷弄壞了第四根弦。

“這次是哪根弦?”

“第四根。”

“哇塞,這女娃娃天生通音律呀。”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從此,蔡邕的生活中多了另一種苦悶:教導女兒學音樂,讓她讀典藏竹簡,全能天才淪為家庭教師。

多年後,好消息終於來了,“董卓主政,您可以上任了。”

上任三天,官升三級,蔡邕喜上眉梢。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蔡邕在他朝中工作,真的好嗎?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們大權在握。

劉備,曹操,孫權等地方豪傑羽翼還未豐滿,而董卓就是一把大火,燃盡東漢最後的氣焰,激起英雄們的憤怒。

黃巾起義後,董卓不服上頭命令,擅自把持兵權。

他闖進宮中,將漢少帝和陳留王兩個小娃娃擄走。

他毒死太后,成為朝政的實際控制人。

從此之後,他開始縱容手下燒殺搶虐,無惡不作。

老百姓都恨死他了。

但蔡邕看來,這都不是問題。

在這種人手下做事,要比在漢靈帝手下逍遙多了,不是嗎?

一邊是懷才不遇,一邊是官升三級。

無動於衷,那都是假的。

朝中,他受人尊敬。

家裡,他有無數人登門造訪。

當然,

很多人踏破蔡家的門檻,不是因為蔡邕,而是因為蔡文姬。

她年滿16歲,才貌雙全,正是嫁人的好時候。

蔡邕想來想去,“河東衛仲道家的小公子,如何?”

蔡文姬說,我願意。

剛嫁過去,她就發現仲道家的小公子經常咯血。

他愛寫文章,寫著寫著,血沾滿手絹。

他聽她譜曲,聽著聽著,血滴滿手心。

一年不到,小公子病逝了。

蔡文姬心想,“我很愛他,願為他守寡。”

愛搞迷信的婆婆佔著自己家世顯赫,來了這麼一句:

“你來了一年啦,娃娃都生不出來,我兒子肯定是你剋死的。”

蔡文姬倒抽一口氣,收拾東西,回了孃家。

回孃家,算是驚世駭俗之舉。

讀了班昭寫的《女戒》的女子,都不敢這麼做。

只有蔡文姬,心高氣傲,說回就回。

她還是喜歡在父親身邊,讀讀書,練練琴。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父親也不是永久的保險箱。

董卓執政三年來,暴虐成性,民不聊生。

司徒王允忍不下去了,最後關頭,他一刀砍了董卓。

蔡邕一看,感嘆道,唉,上司就這麼去了。

這句話不知怎麼地,傳到了王允耳朵裡。

“蔡邕恐怕也是董卓餘孽,死了還支持他,關起來,聽候發落。”

蔡邕下獄後,蔡文姬痛哭不已。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蔡邕立即想到一個下策,在他臉上刺上紋身,把他的雙腳砍斷,怎樣都行,他只求保命,因為他不能死,他有大事要做,他得修漢史。

王允冷笑一聲,“別學屈原了,學不來的,您就老死在獄中吧。”

董卓死了,蔡邕死了,王允上位,腥風血雨依舊。

老百姓每天都嚇得要命。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關鍵是東漢末年,邊境也不安分。

董卓作亂這幾年,匈奴人時常進城來趁機亂搶一通。

蔡文姬失去丈夫,又剛剛埋葬了父親,之後便遇到了劫財劫色的匈奴人。

他們走街串巷,一家一家的查看。

闖進蔡文姬家時,看見的是這樣一方情景:

她孤孤單單一個人,家裡連個男人都沒有。

她性格小寡婦一個,貌美如花

“綁了她,獻給我們的左賢王。”

從此,蔡文姬成了新一代的王昭君。

一樣姿色出眾,一樣通曉音律。

一個民間版,一個官方版。

同樣,蔡文姬也遇到了驚世駭俗的愛情。

那年,她被擄到匈奴人的營帳中,由於語言不懂,她以音色示人。

左賢王聽完一曲,震驚了,看她的眼神從氣勢凌人瞬間過度到寵溺和仰望。

12年來,她與左賢王,生下了兩個孩子。

民間版的王昭君,果然不同於真正的官方版。

蔡文姬的爹爹以前有個小粉絲,曹操。

蔡文姬還是少女的時候,曹操就經常登門造訪,與老先生談天說地,遨遊於精神的疆域。

12年後,這位小粉絲名聲鵲起,雄霸一方。

某一天,他偶然想起蔡文姬,難過地哭了。

“不能讓我偶像的女兒流落在外啊,得把她接回來,給她找一個好人家嫁了。”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曹操的使者帶著禮物出發了。

與左賢王商談許久,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些金銀財寶都給你,蔡氏跟我們走。”

赤壁之戰失敗後,幾經整頓,曹操重振軍威。

他說一句話,鳥都驚得飛起來。

在北方,就屬他威望高。

左賢王不同意,但想想如今的曹操,只好忍痛割愛。

但有一個要求,孩子得留下來。

蔡文姬得知自己要回家了,欣喜又難過。

她帶不走孩子們,只好譜曲一首,以表想念。

這首曲子就是千古名作,《胡笳十八拍》。

回到家鄉的蔡文姬,已成中年婦女。

她自己對迴歸可能不覺得很特別,外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經研究確定,蔡文姬回來是震驚中外、撼動古今的大事件。

史稱:文姬歸漢,來自《後漢書·董祀妻傳》的歷史典故。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一切彷彿又回到了過去。

她的日子,像極了父親當年。

寂寞無依,談談琴,讀讀書。

無人照拂,作作曲,賞賞月。

曹操忙完政務,剛一聽說他偶像的女兒居然如此度日,聽不下去了。

“去,把屯田都尉董祀找來,寡人要給他娶媳婦。”

一生最後一次嫁人,竟然是曹操做主。

蔡文姬欣然同意,她覺得自己苦盡甘來。

可是好日子過到第二年,董祀犯事了。

曹操的幾個手下快馬加鞭,抓住了他,正要處死。

蔡文姬急的不得了。

她顧不得天冷,披頭散髮跪在曹操的府門外求情。

她總覺得自己流落異地多年,早已成為卑賤之人,董祀不會是想拋棄她才這麼胡來吧?

她不敢多想,只希望丈夫活著回來。

曹操正在家裡舉辦宴會,手下湊著他的耳朵說,“蔡文姬跪在外頭,給董祀求情。”

曹操笑了一下,“以前,各位與蔡邕都是舊相識,他女兒回來了,想不想見見?”

大夥紛紛點頭。

蔡文姬打著赤腳走進來,剛一見到曹操就立即跪下。

她邏輯清晰,發言感人,周圍人像聽戲一樣,想起了當年的偶像,抹著眼淚嗚咽起來。

曹操說,“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文姬說,“您的馬房裡,良駒千匹,能人如樹林一樣密密麻麻,只要您肯派出一個人。最不可能的事,那個人也一定能做到。”

曹操親自批赦免文書,又讓人將頭巾和鞋襪交給蔡文姬讓她穿上。

曹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

他果然是有目的的。

曹操問她,“聽說你家有書千冊?”

文姬回答,“戰亂之中都被毀盡,我倒是能背出400多篇。”

曹操準備讓十個人去蔡文姬家做記錄。

她猛地抬起頭來,不用,您給我一支筆,我一個人就能默寫出來。

最後一秒破功,讓之前的感動顯得有點假,董祀的事也像策劃好似的。

蔡文姬回到家,作兩首《悲憤詩》洩憤。

把遭匈奴搶擄走,與孩子分別,再次入漢的經歷都寫了。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不久,董祀歸家。

經歷生死,他突然意識到文姬確實是個好姑娘。

有她,才有自己這條命。

於是對她是百般照拂,看她的眼神也從看中年婦女變成了寵溺和仰望。

如果說前者是曹操的故意策劃,最後這一局恐怕是無意為之的終極意外。

蔡文姬見他變了一個人,心情也暢快許多。

在夫妻恩愛和睦的氣氛下,她默寫出一篇篇典藏名作。

曹操收到後,挺高興的,頭也不怎麼痛了。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蔡文姬一生三嫁,才子,匈奴和小兵。

顛沛流離多年,看似最不般配的幸福,最終卻成了最長久的一段。

董祀也開始隨著她讀書寫字,過平靜日子。

到這裡,才明白古時為何總推崇才女。

才女不同於美女,色衰愛馳對她們而言,只是一句無聊的狼來了。

--END--

蔡文姬:她是絕世才女,得三任丈夫寵愛,連曹操也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