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別人的瓜田澆點水

給別人的瓜田澆點水

戰國時,梁、楚兩國接壤,邊境上設著哨亭,哨亭裡的士卒都種了片瓜。就是這片瓜田,引發了一場矛盾衝突。

事情是這樣的——兩國種下瓜以後,梁國這邊辛勤管理,瓜長得旺盛,楚國那邊疏於管理,瓜長得“憔悴”。兩片瓜田相距不遠,對比鮮明。一天,楚國縣令來視察,看到梁國的瓜田一片茂盛,楚國的瓜秧萎黃不堪,把亭長訓斥了一番。亭長受了訓斥,很是惱火,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他帶著士卒潛入梁國境內,把梁國的瓜田毀了。

第二天,梁國士卒發現他們種的瓜蔫了,近前一看,原來瓜蔓被扯斷了。猜到是對面楚國士卒們乾的,群情憤怒,要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去把楚國的瓜田也毀了。

梁國這邊的縣令叫宋就,他聞聽此事,說:“你們把楚國的瓜田毀了,他們又會報復,如此冤冤相報,何時能了?我倒有個辦法,楚國的瓜疏於管理才長得不好,你們以後潛入楚國的瓜田。幫他們澆水、施肥,他們的瓜長好了,自然不會再嫉妒你們。”

梁國士卒雖不情願,還是按宋就的吩咐做了。不久,楚國士卒發現他們的瓜越來越好,偷偷觀察,原來是梁國士卒暗中幫他們管理。他們很羞愧,把此事報告給縣令,縣令報告給楚王,楚王聽了也很感動,派人帶上厚禮到梁國,感謝梁國寬宏大度,願意跟梁國結為友好鄰邦。

就這樣,一片小小瓜田,先引發一場矛盾衝突,後又成為兩國友好的契機。

給自己的瓜田澆點兒水,人人都會,給別人的瓜田也澆點兒水,就未必人人情願了。

有些人朋友遍天下,總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有些人所到之處干戈四起,遍地狼煙。後者經常奇怪前者:他們人緣怎麼這麼好?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不過是給自己的瓜田澆水時,也給別人的瓜田澆點兒水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